今天我已经做到最好了吗()

自从用了网易蜗牛读书,习惯了每天一小时的免费阅读时间,对阅读时间的流逝格外敏感起来。
【今天我已经做到最好了吗()】尤其是下方的倒计时,总是会提醒你还剩多少分钟,最好集中精力。
说到时间,是因为突然发觉最近两周来总是任由时间飞逝又无动于衷。大概因为心思不定,又产生了逃避心理。
之前对时间十分焦虑的我,在和催眠师对谈之后稍稍放松了。不能说没有舒缓神经的作用,但是也免不了多有懈怠。
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做事就很容易拖拖拉拉。原本一小时可以做完的事情, 往往拖了小半天。到了晚上回家,坐在床边一脸茫然。
这一天都做了什么?上了几节课?备课用多长时间?写反馈呢?课后有没有复盘?其他的时间有效利用的有多少?
一无所知。
还是打开番茄钟吧,在这二十五分钟内不做别的,把字敲完,整理出梗概,结束这一事项。
每天看手机的时间,都不知道有多少。总早上醒来上厕所开始刷朋友圈看推文,到上下班的地铁上时不时也会东看西看。但是说回来,也未必有什么增益。
反倒是最近看书看的入迷,一本本翻得飞快。对那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十分着迷,也改观了对自己的某些认识。
比如对人和人群的忌惮,内心深处对人的不满和恐惧。看书的时候不难发现,不论好坏,人物的故事总是十分有趣又令人寻味的。如果自己真的对人如此无好感,还会喜欢读他们的故事吗?况且,书本身就是人写的。
虽说仍然觉得作品比人更具有时效性,可以在历史中留存更为久远。但若没有人,它们也不会出现(外星等未知生命与文明我不了解,不在讨论范围内)。
美国的非虚构作家与采访人员盖伊·特立斯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他对写作的看法,其中第一条便是“与自身相关”,在题材选择方面写吸引自己、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故事。在非虚构领域,很多作品确实十分令人震撼,我想大多是因为相对真实和较为容易理解和感受。
他的另一条规则是“一次写一点儿,不给自己规定写作任务”,这猛一看有些懈怠的感觉,完全不像被大家所熟知的村上春树的那种风格。
毕竟在陪跑诺贝尔之外,村上君还以日日坚持长跑闻名。他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和《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可能很多人都没读过,但是却无数次被人拿来论证一定要“勤奋”和“坚持”。
特立斯对于这点也有自己的理由,说自己每天只是尽力而为,一个月只写一个句子也不在乎。而他要达到的程度是:“换做别的作家,或许他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我已经做到最好了。”
回顾自己每日的工作或学习的时候,我可以说“今天我已经做到最好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