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情归撒哈拉
文/何以今昔昨
文章图片
三毛曾说过,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
她似一颗繁星,在划过天空释放出灿烂的火花后,终归燃尽熄灭。
我眼中的三毛是一个从骨子里就孤傲、浪漫的人。
她敢于冲破世俗的羁绊,甩掉感情的枷锁,追求灵魂的安处。
她坚韧且柔美,能在疾苦的生活中发现小浪漫,能把一地鸡毛的生活过成诗与远方。
她感情丰富、细腻,能够洞察人们最深处的秘密。
她才华横溢,一生流浪过多个国家,会说多种语言。
她活的潇洒,却还是输给那无处安放的灵魂,最终选择把身体交还回去,身心合一,终归一处。
我看到了三毛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了她对人性的思考,看到了她对丈夫的真情,看到了她对亲人的责任,看到了她努力地活着。
可是她能量有限,她信守诺言,可她痛苦万分。我们应该原谅三毛的匆匆离别,应该为她的灿烂人生感到骄傲,毕竟,她是一个曾经对生命毫无眷恋的孩子,却完成了精彩的存在,卷面满分。
【三毛——情归撒哈拉】少年三毛命运坎坷,导致她得了抑郁症,这里不再详细赘述。我更愿意看到的是幸福的三毛。
要说三毛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在哪里,那一定是撒哈拉。因为撒哈拉有荷西,有爱情。
文章图片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来一粒沙,从此这世界上有了撒哈拉。
三毛的一生就像沙漠一样,看似荒凉却热情奔放。
在那个还未被文明覆盖的国度里,人们之间展现更多的是纯粹和本真,也许这也是三毛酷爱撒哈拉的原因。
这里,只有一天一地,除了爱人,别无他物,三毛爱疯了这种简单。
就是在这里,三毛与荷西结为夫妇,互为灵魂伴侣。
这里,人是真的好,也是真的坏,毫不掩饰地暴露出来。三毛也一样,她可以不加掩饰地做一切事情,没有人会对她指指点点,这让她感觉到前无仅有的自由和快乐。
疯狂地投入的喜欢的事情上,不被打扰。任性妄为,不被批评。
因为荷西可以包容她的一切,除了荷西,她也不必再去讨好任何人。
撒哈拉当地的妇女不知道自己几岁,不会识字,不知道孩子是怀孕来的。三毛就在当地开办女子学堂,教她们识字,教她们科学原理。
封建思想的妇女生孩子不去医院,三毛就利用书本学来的医学知识帮助妇女接生,给当地人治病。
碰到哑奴为养家糊口遭受转卖,她于心不忍,默默给钱施物、予以帮助。
尽管邻居一次又一次无理地跟她讨要东西,打扰她平静的生活,她却一再忍让,能帮就帮。
她好奇当地人洗澡的方式,花钱去“泉”(当地的澡堂)观看。当得知洗澡只是洗外面,还有洗身体里面的,她竟专门跑去海边看人家“洗里面”。
撒哈拉环境艰苦,物质贫乏,但三毛用拾来的旧物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小家。
三毛是善良的,那颗温柔的心足以治愈疾病和痛苦。
她对生命充满好奇,对生活充满热情。
她本是那坚韧的小草,顽强地活着,并且如此强大。
她更像一朵莲花,孤傲地绽放在那贫瘠的土地上,让人赏心悦目。
三毛的生命来到撒哈拉以后不再脆弱,反而更加坚强。
这一切都因有荷西的陪伴。荷西的爱像春天的细雨,温润而又悄无声息,让人感觉舒服,尤其是向往自由的三毛,她更是享受这种充分理解和沉默的爱。
荷西对于三毛不仅仅是爱人,更是活着的必要条件,是她精神的寄托,是她释放能量、普度众生的前提。
遇见荷西,是三毛最幸运的事,也是我们这些读者最幸运的是,他将三毛变得更加丰满、有血有肉,他让三毛愿意表达自己,才有了后来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才让我们有机会读到这纯粹的文字,感受这细腻的情感,才有机会更加了解三毛的一生。
三毛,是一个流浪在尘世间的奇女子。她耗尽半生时光,流浪几十个国家,就是为了找到一点点安全感。
我宁愿三毛一生漂泊在外,过洒脱的生活。宁愿三毛真是铁石心肠,不顾亲情地流浪。
但她不是,她为了让父母安心,为了完成作为女儿的使命,选择回国生活,尽管在外人看来,这是一种安稳的生活方式,但对于三毛来讲,却是住进了牢笼,不得自由。
她不愿意受世俗的束缚,但不得不选择被上枷锁。
她努力了,也尽力了。不能流浪,本就是杀死三毛了,没有荷西,活着更是一种煎熬,她的灵魂早在荷西死去那一刻随之安葬。
走进撒哈拉让三毛快乐,离开撒哈拉是快乐的三毛陨落的开始。
据说一个人生前在哪里留下最美好的回忆,死后就会把自己灵魂的点滴留在那里。
愿三毛化作撒哈拉里的一粒沙,一捧土,一片绿洲,再回到何西身边,继续流浪……
-end-
推荐阅读
- 急于表达——往往欲速则不达
- 慢慢的美丽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 2019-02-13——今天谈梦想()
- 考研英语阅读终极解决方案——阅读理解如何巧拿高分
- Ⅴ爱阅读,亲子互动——打卡第178天
- 低头思故乡——只是因为睡不着
- 取名——兰
- 每日一话(49)——一位清华教授在朋友圈给大学生的9条建议
- 广角叙述|广角叙述 展众生群像——试析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