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谈话,不妨再等一等

我们班上有个孩子,经常乱发脾气,还对老师发脾气。一生起气来,就背起书包走。对同学和老师的劝告,毫不放在心上。我一接班一年多来,他已经发过很多次脾气。

有一次门卫师傅满校园到处找他。那个时候是在三年级,影响很差,我把家长请来了。孩子的爷爷说是他一手带大,宠惯了孩子,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情况。老人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了,可是也没有办法。在几次和家长交流和沟通后,家长也承认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缺失。积极的配合学校教育。
到了四年级,对于这个孩子,我也发现了他的一些变化。比如作业的质量越来越好。作文也开始写了,虽然写的不是很好,但至少应该算合格了。有一次作文还被我评了96分的高分,发给他一个学校能量币。不管孩子的作文是不是完全由他自己写的,但是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巨大变化我已经很高兴了。
孩子平时和同学相处,都没有什么问题。在课堂上,如果学习态度认真的话,性格也很开朗。可是一旦触犯到他的一些底线,就会莫名其妙的发起脾气来。
就在今天数学课上同样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数学课前早读的时候,因为他没有认真的去背书,被班干部点名罚站。结果孩子不服从管教,背起书包摔门而去,丝毫不理会后面数学老师的呵斥和呼喊。
我在办公室接到学生的报告之后,并没有急着冲到班上去找他,而是让全班同学安心上课。来报告的学生走后,我也没有立刻去找这个学生。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我已经习以为常。我在办公室里一边批改作业,一边在想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孩子这么大了,怎么这个脾气还是没有改掉?而且以前和家长沟通过几次孩子的情况,每次家长都会把孩子带回家单独进行教育。如果这次不问清楚理由,再简单的打电话让家长把孩子接回家去,恐怕家长心里或多或少也会对老师有些意见。
对于这个孩子的这种“惯常”行为,一时半刻肯定是纠正不过来的。
【和孩子谈话,不妨再等一等】可作为老师,面对这个情况,我到底能够做什么呢?我决定跟孩子进行一个深度的沟通交流。想清楚之后,在快下课的时候,我到校园里去找学生。
空荡荡的操场,空荡荡的校园,在室外根本找不到一个学生的人影。教学楼上教室里飘荡着老师讲课和孩子们回答问题的声音。我相信这个学生此时他应该很孤单的呆在某个角落里吧。
大半个校园都找遍了。在校园的一个楼梯拐角,我远远的望到了一个学生的身影。当我走进的时候发现他又不见了。他在故意躲着我。算了算了,回办公室吧。这样找下去肯定不是办法。
坐在办公室里,我一边跟同事诉说着刚刚的一切,一边又在想到底应该怎么处理。下课了,紧接着做完课间操后,我叫几个同学去校园里把他找回来。十分钟之后,在三个同学的“带领”下,他终于回来了。三个同学,两个在前,一个在后,中间就是他。
我把他叫进了办公室,让其他人回教室上课。他的神情已经有了几分惧色,可能他害怕再次被请家长。“刚才你去哪里了?”
“就是老地方。”原来他每次都会呆在那个角落里。
“刚才老师去找你,你看到我了吗?”
“看到了。”
“看到了,你还躲起来。你在跟老师玩捉迷藏。”我说得很严厉。他的眼圈开始发红。
“自己一个人待在那里,感受怎么样?”我又改变成了平静的语气。
他沉默着不知道怎么回答。
“一个人玩的挺开心,是吗?”我说。他摇摇头,眼圈红红的。看来他心里很纠结。
“你愿意待在教室里上课,还是愿意继续自己一个人呆在那里玩?”
“上课。”
“想上课,可以。但你至少要遵守课堂纪律啊。刚刚在课堂上发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又让你‘出走’了?”
他长久的沉默,眼睛里含着泪花。
在这样等下去估计也没有什么结果。“是不是因为早读没有把书读好,课代表罚你站起来。”
“不是。”
“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他不回答。
“是不是因为早读没把书读好,老师说了你。”他否认之后,还是不回答。
“既然不是班干部,也不是老师,那到底什么原因让你出走呢?老师想知道你心里的想法,你有话直接说。”
长时间的沉默和等待。谈话进入一个僵局。
“现在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待了,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你站到一边去考虑,想清楚了再过来回答我。第二,你现在立刻回答,说完之后就可以回去上课。”
他的嘴巴动了动,但终于开口了,眼睛里的泪花已经忍不住了:“早读的时候,那段课堂笔记我根本就没抄到。我不知道读什么,就没读。”
“那课堂笔记怎么又会没抄到呢?”
“上节课我被罚站了。”看来他觉得自己比较委屈,鼻涕眼泪全出来了。我在桌子上抽了一张纸巾递给她。
“被罚站?肯定又是违反课堂纪律了吧?”对于我的质问,他没有否认。
“看来你发脾气,是事出有因的。以后遇到这种事情要好好的跟老师说。不能这样发脾气直接走人。这样子,大家根本就不知道原因。不仅都不理解你,反而还会觉得你是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坏学生。”
他一边撷干净鼻涕,一边点点头。接下来就是跟数学老师道歉,回家写检讨书,家长签字。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事后我反思,以前对这个孩子莫名其妙发脾气的现象,我怎么就没有多想一想呢?我总以为原因就是孩子不遵守纪律,不懂礼貌,不尊重老师,一时任性。可是我完全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如果说在低年级孩子发脾气走人的话,完全是不熟悉学校规章制度,可以理解。但是到了中年级,还这样频繁的出现这种行为,而且在家长积极配合教育之下。孩子的心里应该是有改正之心的。
或许有些孩子可能不善于言谈,一旦被别人误解,自己又不能及时辩解,就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动。而这些行为,违反常规,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如果当老师的只是简单的凭经验去判定和结论,不仔细去详查拷问缘由,那么教育“这个孩子”的道路就越走越远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