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工作做不细()

“不错!小伙子做事情还挺细的。”

刚工作的时候,领导和老鸟们经常当着我这样评价。当时对于如此评价挺不以为然,难道我的优点就只有细吗?没发现我的逻辑和结构性也不错吗。
作为对比,很多同事也被当成反面教材,你看看那谁谁谁!
随着工作岗位和内容的变化,后来也常常用工作细不细来评价别人。
才发现,工作能够称得上“细”的人还真不多,他们也多是职场中的出类拔萃者。而另外的大多数,也是平庸的大多数,他们往往对此不屑一顾,总觉得凭自己本事去做那些细致的工作是委屈了自己。
如果你和他们共事,很快会发现他们所谓的本事顶多是耍耍嘴皮子,真不见得有多大的能耐。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总会忍不住想要吐槽。

他总是可以很好的控制好“范围”,能不多做就不多做,也从来不会有惊喜。逼急了,他就甩给你一句:就这点工资还想怎样?然后拂袖而去,留下一脸懵逼的你。
在各种细节上丢三落四掉链子,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回回都说下不为例,回回又都故技重施。
给他的任务,永远都是踉踉跄跄的完成,号称有十年工作经历,却错别字满天飞,段落排版也总是一塌糊涂。他的词典里永远都不会有把事情一次做对这回事儿,帮他擦屁股成了你的日常。转过身,他就跟人说你是如何苛刻、如何变态,如何没人性。甚至有时候还会通过别人来说情,让你别针对他。
“差不多就行”、“认真你就输了”,这类口头禅总是被他挂在嘴边,活脱脱一个玩世不恭的世外“高人”。


◇ ◆ ◇


【为什么你的工作做不细()】好吧,我知道很多人已经躺枪,估计他们过去没少被人吐槽。他们也纳闷:明明知道了问题还总是改不了,明明每次都足够细心了,为什么还总是出错?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上司和搭档语境里的“细”哪里是他们所理解的那个“细”?
无论创意多么精妙、架构多么恢宏、逻辑多么严密,最终呈现出来的都是一个一个具体而细微的结果,当这些结果叠加在一起时才形成了我们的业绩,同时也勾勒了我们的职业形象;大家各自为自己的结果负责,在节奏、质量、成本上彼此能够有机衔接,便支撑了团队整体的目标。
在这里,所谓的“细”有着丰富的内涵,几乎涵盖了职业化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综合呈现。
而当别人说你工作不细的时候,作为信息接收方,你的解读却是:哦,小事一桩,不就是不细心嘛,下次注意就行了。工作不细成了一个不痛不痒的一个小毛病。反馈的失灵,让你并不会真正重视它,导致内心深处缺乏真正改变的动力,于是改变也就无从谈起。


◇ ◆ ◇
?
导致工作做不细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往往把思考和执行、把整体和局部对立起来。人们天然的认为做整体的思考和创意,比起细节的执行更有价值、更有挑战,也更有意思。于是在思维方式上,往往倾向于忽略执行的难度,甚至很多人眼里做执行的低人一等。
但现实恰恰相反,那些口口声声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干大事的人,往往鲜有突出表现。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周遭,他们舌灿莲花、脑洞大开,往往为自己的某个创意无比兴奋,一到执行立马就瘪了。
事实上,创意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稀缺,更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每天都接收着大量的知识资讯,为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素材。当你跟人聊商业计划时,每个人都可以说上两句,一会儿建议你做平台,一会儿又建议你做分享经济,凡是他们听过的词儿,不管真懂还是假懂都一股脑儿往上招呼。如果你真听进去就麻烦了,因为这些灵光一现的想法,往往没有深入的思考,要么是人云亦云,要么只是一个半生不熟的概念。
对于能不能成事儿,创意只占1%,另外的99%是靠执行,我们必须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认知的拓展,对执行路径甚至最开始那个创意进行调整,有时候整个想法和模式都颠覆了。
产品设计中有个概念叫DFX,Design For "X",这里的"X"代表和设计相关的各个领域。比如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可制造性设计):好的设计要易于生产,不能给生产造成太高的难度。锤子手机T1的难产,问题就出在几乎完全未考虑DFM。许是受了乔布斯的影响,天生骄傲的老罗并没认为这是设计的问题,而以此作为面向“生产”的一场战争,他要敲碎生产部门僵化的思维。
T1的惨败不知道有没有给老罗一些反思,但作为旁观者我们要明白,好的设计一定是最有利于执行的,把生产折腾死了其实自己更惨。老罗只看到了乔布斯的固执,但他没看到即使在乔布斯时代,苹果也是玩平衡的绝顶高手,他们能将设计和各个领域的冲突绝妙的融合起来。
做咨询时,我们团队内部常常流传一句话“如果不能执行,战略就是狗屁;如果能执行,狗屁也可以是战略”。只有能落地的创意才是有效的创意。好的创意,必须对执行路径具有清晰的指示作用,而且有利于团队达成共同理解,还不能超越现有能力过多。毕竟我们得接受一个事实:能招到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不是普通人为啥还要跟咱干)。
当一个想法无法落地时,多数时候也不是你的团队素质太差,而是你的创意本身有问题,创意本身就包含执行高瞻远瞩更需要对执行路径和各种细节精熟于胸,有多少创新就得有多少严谨,有多少兴奋就有多少枯燥,有多少全局思考就有多少细节执行,世间万物都遵着循能量守恒的规律。
没有人天生就是干大事的,99%的人注定要平凡的度过一生。所以,仰望星空之余更需脚踏实地,用好的创意加上好的执行,把每件事儿都玩出花儿来,用一个一个微小的结果堆叠出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

不行的话,咱就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他一个亿……(具体做法参见《精益创业》)。


◇ ◆ ◇


还经常听人说,我天生就是一个粗心的人,娘胎里带来的。这是典型的破罐破摔,为自己的不思进取找借口。你看到的是人家考虑周全,每件事情都做的妥妥当当,但是没看到的是此前长期刻意的训练和积累,以及对每件事都力求完美的执着
你难道真的连个PPT排版都做不好?试问,你读过多少教程,看过多少案例,自己没事的时候做过多少排版练习?
说到底,工作做不细的原因还是在于对于周遭,对于自己缺乏责任心。只有当一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是自己的责任时,才会有动机想方设法去解决,而不是应付一个任务;只有他认为自己对某一类问题有责任时,才有动机通过刻意练习去补充技能,而不是待在舒适区里颐养天年;而只有他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时,才会把每一件工作都当成是作品,才会将不完美视为耻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