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在不同类型公司中的地位

产品经理在不同类型公司中的地位
文章图片
大家好,我是说事一本正经、做事一丝不苟的B端产品经理吴彪。
今天的主题是实操干货【产品经理在不同类型公司中的地位】
商业模式这个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如果不太了解的话,可以到我的自媒体中翻看一下。这章主要想说的是,产品经理在不同类型的公司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主要是想帮助新手们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脾气的公司。
【产品经理在不同类型公司中的地位】我总结成六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在自有产品的大厂里,做比较核心的产品,比如腾讯有QQ、微信,用友有U8和易捷通,一般是几名产品经理负责一个产品,可能分成Web、移动端和后台,但是所有技术团队都是围绕着这一个产品来做,会非常专注,真的有机会经历从0-1的过程,从寻找痛点、用户画像到开发上线、AB测试、用户增长、商业化,只要时间够长,可能连给这个产品火化的都可以亲自体验一波。
第二种情况是在自有产品的大厂里,做创新产品,一般是项目小组制的,最大的特点是内部的不同项目在技术人员上是竞争关系。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可以提报项目,批下来后,需要各自去拉拢开发团队,公司里的技术大牛就那么几位,就会出现不同的项目组火拼抢资源的情况,抢资源和协调资源整合会是产品经理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当然,这种情况也可以像第一种情况中,经历产品的0-1。但是更多的经历没日没夜的战斗几个月,突然就被解散了,好不容易拼凑的团队,被分解到各个不同的产品线上。
第三种情况是在自有产品的中小公司。中小公司嘛,人数不多,一般直接汇报对象就是老板,老板一般是这个产品最大的产品经理,最大的区别是老板的出身,最多的是原来是做开发的,其次是做产品和做业务方面的,遇到的压力也会不太相同。如果老板是技术出身,开发团队一般是他直接掌控,产品在开发团队中的话语权会比较小,在团队面前如果被老板怼三五回,恐怕就很难在团队中处于主导地位;如果老板是产品出身,你基本的定位就是产品助理到产品经理的中间品,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打下手;如果老板是做业务或市场方面的,想舒服的话,就是在用户和需求方面多下功夫,取得老板的认可。无论哪种情况,凡事多汇报就对了。
第四种情况是在传统企业做互联网+的项目,但是他们小气至极,还用传统企业的思维方式来管理。一般是派一个外行的心腹来坐阵,先招上三五人,然后发现怎么还需要安卓工程师、IOS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今天一个明天一个,一算成本,算了,要么被边缘化,要么直接就不做了。在这种公司里,要求产品经理既懂业务和行业,又懂整个开发过程。一般来说,只要没有重大变故,团队的氛围都比较好。
第五种情况是在传统企业做互联网+的项目,这部分公司的高层目光深远,肯定同时也受到同行或互联网行业在挤压生存空间,所以做互联网化的意志坚定。他们财大气粗,很多的技术团队达到百人也在所不息。在这种公司中工作,也比较舒心,氛围比较轻松,只是节奏比较慢,很多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经理需要花一些精力在公司的内耗上。
第六种情况是在外包公司,分三种,大项目是项目经理主管多个产品线,也就是产品经理要向项目经理汇报,在银行、交通等等项目中比较常见;另一种是在数个小项目中,是一个产品经理+一名项目经理的搭配,共同负责一个项目,也算比较舒服;最后一种是一个产品经理同时负责多个定制项目,精力会非常分散。说实话,在互联网体系中,外包貌似处在鄙视链的最底层。这和外包公司的商业模式有关,而产品经理,最被诟病的是只有0没有1,只管生不管养。
以上六种,没有好坏,只有是否适合自己。
感谢您的观看,如果对产品经理有哪些问题,欢迎评论留言。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产品经理的故事,一定要关注哦~
我是产品经理吴彪,一个专注B端的老男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