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从来不是你炫耀的资本。
恍然间,进健身房快两年了。
去年夏天的时候,我在上写过一篇《健身已经不是我解决人生问题的工具了。》,以记录健身十五个月以来的心得。
文章图片
在结尾处,我写道:
“自己健身的时间还太短,很多东西领悟得还太浅,说了那么多,都是我缺乏经验的主观感受。写这一篇就当是为记录一下当下吧,不知道以后回顾时会有什么异同。
“总之,当下,健身已经不是我解决人生问题的工具了,它已经成为了一种人生态度。”
现在,又过去了五个月,或许是时候更新一下了。
(一)没什么坚持不坚持的
就像我之前写到的那样,健身于我而言,依然不是一件“坚持”下来的事情。
所谓“坚持”是需要“毅力”来作为能量来不断补充执行的任务,而对于同样一件事,“毅力”是易耗品,并且这个过程是加速的。
健身,不是犹如提着一桶水的机械坚持——过了某个节点,它会成为习惯——若有幸在毅力消磨殆尽之越过这个节点,就不需要所谓“坚持”了。
和前十五个月没有什么大不同,“去健身房”,在我的潜意识里,依然是一种习惯式的主动。
它依然和看书、学习、练琴、写作,甚至吃喝睡一样稀松平常,是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其他事物上投入之前,我会考虑这些‘必须成分’是否会受到压缩,我愿意用舍弃其他机会的成本来维持它们,而不是相反。”
(二)健身,会有什么变化?
五个月以来,我积攒了更多的经验,在此期间,我还参加培训考取了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我学会更加系统化地训练,肌肉线条也比之前更加饱满,对肌肉的发力感受和控制力有了更显著的进步,对自己运动能力与身体状态也有了更全面更细节化的了解、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掌控力。
文章图片
健身之后有什么变化吗?很多人这样问我。
身材曲线会变更匀称更好看,身体抵抗力会变得强一些,每天精力或许会更充沛一些。哦对,还有,每天会少掉一个小时。差不多就这些吧,没了。
健身,不会让你立即变得更自律,更优秀,不会让你真正逃避生活里的痛苦,不会让你马上找到对象,也不会让你拥有不生病的体质,更不会因为你会说一句莱维贝贝就让你变得高人一等。
这,就是我这几个月以来的心得。
(三)你,凭什么就有优越感了?
为什么呢?
自从接触健身以来,见过太多,太多有着莫名优越感的人了。
见过那些天天在健身房每做一个动作都要配合着咆哮各种英文粗口的,发音不标准不说,我挺好奇这些口里能蹦出一个个完整的单词的人,发力时的呼吸要怎么控制;
见过乱扔哑铃恶狠狠地砸到地上,素质跟高速开夜车打远光灯的没什么两样;
见过那些朋友圈里天天不发其他的只发自拍打卡发新入健身装备以及鸡汤的,在自我感动中不断砥砺前行;
见过那种觉得自己练得还可以就成天diss没有训练痕迹的:“你划船(拉背)就这点重量啊。”某次,见到健身房里一个体型庞大的体脂怪对一个新手这样说道,前者一脸鄙夷的怪笑;
见过以健身至上,以至于对生活对他人熟视无睹的——不关心家人,冷落伴侣,荒废学业,消极怠工,却从未将自己的行为和“颓废”一词联系到一起的;
也见过结合这些特点于一身并自认为是健身的坚定信仰者,并引以为豪的。
文章图片
何必呢。
(四)何必呢,只是生活而已啊
我说过,当健身成为习惯,它和看书、学习、练琴、写作,甚至吃喝睡一样,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也只是稀松平常的一部分而已。
就像书里不一定有黄金屋颜如玉,终生学习不一定让你走上人生巅峰,练琴从小练到大、喜欢古典乐不一定会让你更高雅,坚持写作不会让你思想境界骤然提高——健身也不是让你获得优越感的理由。道理,都一样。
那晚和龚老师聊到这个。
他说到,一个健身博主发过一个投稿,一个女孩说她男朋友整天健身,啥也不干,天天就喊着耶巴蒂。
“这有啥意思?这样的健身完全没有意义啊。”他说。
“健身是为了健康,锻炼自我意志,让自己成为岗位上更棒的自己。”
“嗯。”
“就好比所谓健身的看不起那些身材邋遢,不修边幅的油腻中年人。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生活的进步,是这些油腻中年大叔拼出来的。”
“不对集体做出贡献,怎么好意思去享受集体带来的好处。”
“大概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优越感吧。”我说。
(五)国内外健身发展,差距在哪里?
上学期在国外交换了三个月,也在UCD的学校健身房体验了三个月。
不得不承认,国内外健身发展进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且不说在那里健身房里见识到的身材和肌肉线条——的确,与国内平均水平相比,高出太多——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种发展趋于成熟的健身氛围。
每个人在用完器械之后,都会用旁边的消毒水和抹布把用过的地方擦拭清理干净;没有人乱摆放器械,用完一律归位;没有人会每做一个动作就大声咆哮一次;没有人霸占器械闲聊,或扣手机;没有人会长时间占用同一个器械;单独一人训练的人很多;横穿整个健身房一楼的十个深蹲硬拉架,旁边永远有一条整整齐齐等候的队伍。
大家都懂训练的基本法。"Excuse me, how many sets do you have?(请问你还有多少组?)"和"Thank you."是最常用的两句话。
在那里,见过深蹲一百多公斤的小姐姐,翻举六十公斤的小姐姐,引体负重四十公斤做组的,以及随便拉一个都可以直接打比赛的各路大神。
但是,几乎没有人的脸上写着优越感。
文章图片
或许是因为从小被普遍教育观念影响养成的习惯,或许是因为习惯了把健身当作一种如同起居作息一般再平淡不过的生活方式,或许是早已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铁馆里训练的他们,都仿佛每天来到图书馆学习一般——只是自己默默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事,而已。
(六)优越感,从何而来?
从接触健身开始,见过了身边种种怪象,我就开始琢磨:由健身产生的优越感,到底从何而来呢?
前年我还在博客特意为此写过一篇《奥赛选手的军备竞赛》。
起因是当时读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于是每每都会将尼采的超人-末人意象与我校健身房里的奥赛选手们联想到一起。
“到现在为止,所有生物都创造了超出自身之外的东西;而你们想成为这场大浪的阻碍升值重返时代而不是超越人类吗?猿猴对人类来说是什么?一个笑柄或者是一个让人痛苦的羞耻。”
“人类对于超人来说也是如此。”
在他的另一本《权力意志》中,尼采也借用过一个假想的联盟来表达类似的设想:
“国籍种族联盟,一个基于严格的自律基础、囊括哲学王意志与艺术家君主的贵族统治将会千秋外代地存在……将民主作为其顺从柔软的工具,把握住地球的命运,并因此成为生活于‘人’之上的艺术家。”
尼采一向是推崇等级制的,并相信未来的社会必然由更加森严的等级制所控制。
简言之即,他用一种假想的“人类更高级的存在形式”来描绘了这种社会的运作模式——“超人”凭借着自己毋庸置疑的等级地位,将“末人”当作统治工具,少数人掌控着多数人的命运。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由一家每股欧通讯剧透公司赞助的一组广告中,一群身体强壮、肌肉发达的运动员展现了超凡的运动技能,诸如沿着建筑侧面墙向上奔跑、从悬崖上纵身跳下万丈峡谷、在一栋栋魔调大楼的屋顶间跳跃等。
文章图片
重点在于广告最后闪烁出的主体字幕:“无拘无束”。
如同Leni Riefenstahl(1938年柏林奥运会纪录片《奥林匹亚》导演)塑造的荧幕形象那般暗示的,这种如尼采笔下超人一般的存在可以超越凡俗的道德规则约束。
如此文化主题鼓动着个体从无用的压抑的社会约制中解放出来——打破规则,无拘无束。
【健身,从来不是你炫耀的资本。】可是……
(七)力量,源于何处?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思考,从很久很久以前。“龚老师接着说,”力量,是外在还是内在。“
”因为健身了,有了强壮的身躯,就无所畏。那,难不成,没了这身肌肉,就什么也不是?“
”外在的锻炼对内心的提示是有的。但我现在觉得,外界刺激,是一个,但更主要的,力量的涌现,要从内心爆发……内在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
”内在的力量是指什么呢你觉得?“我问道。
”意志……就好比小时候看资治通鉴,读到安史之乱,那个时候各地守军十分艰难。有些将军,被敌人用锯子活生生地锯成好几截,但是将军没有求饶的,一边笑一边骂,承受酷刑。“
“或者是近一点,民国抗战时期。被俘的领袖将领,从容赴刑,不管描述的多残忍,没有妥协的。有些听着都能让人颤栗。”
”再或者,抗美援朝。美军至今不明白,为什么没打赢,山头都炸平了,地洞里的诸多战士,靠着一根萝卜撑下来等等,这些都是。他们也有共通点,背负责任、希望,或者荣誉等……“
记得《杀死比尔》里,最后Bill和Kiddo最后一次谈话的时候,Bill用漫威中超人的引子对Kiddo作了评判:
I'm calling you a killer. A natural born killer. You always have been, and you always will be. Moving to El Paso, working in a used record store, goin' to the movies with Tommy, clipping coupons.
That's you, trying to disguise yourself as a worker bee That's you tryin' to blend in with the hive. But you're not a worker bee. You're a renegade killer bee.
And no matter how much beer you drank or barbecue you ate or how fat your ass got, nothing in the world would ever change that.
Bill 想告诉 Kiddo 的是,Kiddo 的本我是一个杀手,这是她无法改变的。她可以隐姓埋名,相夫教子,去尝试普通人的生活,但她内心中,杀手的本性不会改变。
三刷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由得去思考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改变才是本质上的改变?又有多少人,误把外在的改变,当作了本质的蜕变?
(八)优什么秀
前段时间自己琢磨出来一个理论。关于一个这几年听滥了的词:
“优秀”。
有时候是对我说的,有时候不是,有时候是真心赞叹,有时候是表面客套。
关于这个词吧,我想了想,大概是要分几个阶段的。
很多人处于第一阶段。他们在试图培养优秀的习惯,却并不能坚持多久。然而在每执行一次的时候,他们都会给予自己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好似自己通过这一次次断断续续的执行,就成为了优秀本身。
第二阶段,他们能坚持下来。但毕竟,习惯,依然只是习惯,生活方式而已。
处于第三阶段的人们,有几段值得回忆的经历,或许是自己今后想起奋斗过的岁月,或许是在绝望的深渊见过的风景,或许是在年华老去可以向后人讲述的人生故事。
到达第四阶段的标志,大概是做了几件了不起的事——也许是研发了一种药物,创办了一个品牌,成立了一个企业,建造了一个学校,撰写了一部作品。
第五阶段的人们或许已经让人感到有些望而生畏——他们似乎什么都会,学习能力非凡,在林林总总看似无关的多个领域里,都能看到他们精力充沛的身影,他们是拥有多重身份的佼佼者。
第六阶段,他们的优秀已经无需任何人,任何事去作多余的证明,他自己本身就是个logo。
最后一个阶段,历史记住了他们。
文章图片
(九)其实,我也是自己批判的一份子
说了那么多看似无关的无聊总结,其实就行想说明一点: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处于第一或者第二阶段,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由生活习惯而带来的优越感,无聊得很。
其实写这篇一部分也是源自对自己的反省。
在暑假那一篇里,我写过这么一段:
久而久之,整个人的观念都会因习惯而被自己所“坚持”的事物改变。
比如,自己曾经若见到肌肉线条分明的大佬只会心生敬畏,而前几天与一位健身多年的学长C聊到健身,我俩竟一致认为:“有训练痕迹简直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啊。”
我承认,自己当时在浅尝某个领域并有一点点成效的时候,也不免会沾沾自喜,并油然而生所谓的“优越感”。
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还是狭隘、偏激了。
“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我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着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
“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惭愧。
一直以来都很推崇胡适的“容忍与自由”的为人处世观,怎么到这里就忘了呢?
(十)健身行业的不成熟,不应只有一方背锅
都说国内健身行业发展起步晚,不成熟。以至于许多人对于健身不理解,缺乏常识性认知,普遍也不太接受健美身材的审美,大众对健美界也是满满鄙夷和恶意,甚至因此前段时间健身博主Lara殿的微博号被网管点名”传播色情“,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但,这样的”不成熟“,恐怕不仅表现在健身界之外的舆论,也存在于界内吧。比如,这种优越感,尤其是,作为业余爱好者的优越感。
文章图片
每个人的生活选择,身份职业,个人经历都没有高低贵贱,何况当这些被当作所谓”衡量尺度“的事情,远远不足以充当炫耀的资本,只是一项再普通不过的爱好,而已。
不要把自己做喜欢的事上升为优越感,就像,不要把他人做喜欢的事理解为秀优越一样。
健身如此,对于其他事,亦如是。
以上。
推荐阅读
- 一个人的碎碎念
- 我从来不做坏事
- 【欢喜是你·三宅系列①】⑶
- 是你,情愿
- 父母越不讲道理,孩子反而越优秀!说的是你吗()
- 从我的第一张健身卡谈传统健身房
- 孩子的未来,如何才是你想要的模样()
- 孩子的模样,就是你的模样!
- 当你伸手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你的错了。
- 30天健身笔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