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小群效应DAY13-王悦怡

摘要:

互联网从出现开始,就注定要连接人与人。从最早的网络论坛,到后来的人人网,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博、微信等产品,其实都属于社交网络,都是在执行“连接人与人”这一使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交网络的发展与人类发展类似,从开始到现在都是群居形态。
让用户和与他们相似的人在一起,让他们互相比拼。“相似的人”有助于增加阅读时长,并协助完成新用户的黏着和留存;“比拼”则能协助用户塑造自己想要呈现的形象,继而在炫耀和扩散的过程中吸引更多用户加入。
当发现一定比例的用户抵达成就最高点时,就设置一个新的成就最高点,让用户继续在前进的路上展开新的比较。而这个新成就点的门槛更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抵达。
思考:
社群成员之间互相模拟关系,毫无疑问会消除陌生感,使相互关系更加紧密。 不过,这仅仅是最基础的运用,模拟关系会协助社群爆发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模拟关系不仅仅是在成员之间,还可在海量成员和社群运营者之间搭建一架桥梁,协助每位粉丝和成员与社群运营者模拟一对一的强关系。如AKB48,过去明星与粉丝之间的不平等关系、陌生人关系,被模拟成了极强的家人关系。
【#读书笔记#小群效应DAY13-王悦怡】利益驱动和荣誉驱动像是两大最突出的攻坚力量,关系驱动和地域驱动更像是基础力量,兴趣驱动和事件驱动则多在内部发生强有力的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