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的结构化

金字塔原理
不得不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精简、高效的表达十分重要。可往往想像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逻辑混乱,甚至是想到哪说到哪,这无疑给沟通和表达增加重重阻力,更甚至会限制我们的发展,等于变相被剥夺“展示权”。
那如何才能在沟通、思考、解决问题时,做到突出重点、逻辑清晰、主次分明呢?这就需要掌握好结构化思维,首推阅读《金字塔原理》——有人戏说这是一本写作书,李笑来也分享过“教写作就是教思考”,其实梳理清楚思考逻辑,也就能处理好写作表达。本书作者是巴巴拉·明托,副标题写着“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这也是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
概括本书中的“结构化思维”,是按金字塔从上往下分为塔尖、塔身、塔基三部分,这个垂直由上而下的方向,就是“金字塔原理”的纵向结构。另外还有一个横向结构,指的是塔身内部和塔基内部的逻辑平行关系。
金字塔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写作、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时,要像金字塔的两个结构一样:整体上垂直把握纵向结构,由大到小、突出重点;具体内容部分,则把握横向结构,突出层次性和逻辑性。
当我们从金字塔顶端的核心观点开始,沿着纵向结构,自上而下的表达,然后再平行沿着各个分支按横向逻辑,把内容一层一层呈现,这不仅能让我们的思路清晰,也会让别人更好的理解这些内容。
金字塔原理的结构化
文章图片

纵向结构策略 就是要结论先行,然后以上统下。
工作生活中,大家既没有充分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听啰嗦的慢慢道来,所以就要先说结论,然后再到依据、示例的往下展开,在最后如果能简单回顾总结结论,也将会更好。
比如汇报工作或者写文章,先把想表达的观点、结论(塔尖)展示出来,依照上一层的内容对下一层内容的总结概括,展开的部分是支撑观点的原因、依据、理由(塔身),或是更下一级对塔身的支撑依据(塔基)……
如此由上而下,总分式的摘出一、二、三来,这肯定比先说一大堆事实,然后等着别人来猜自己想表达什么更具有条理性。
需要注意一点,先说结论也需讲究方法和技巧,如果没头没脑的上来就摆出结论,则会显得很突兀,所以要包装一下,找个由头或用一些引导句子,因为这么做既是铺垫,也能引起对方的兴趣。
做好铺垫和引导有四个关键:背景、冲突、疑问和回答,这个顺序不是完全固定的,根据实际情况能自由调换。可以是开门见山的方式,先说答案,然后说背景,再说冲突和疑问。也可以是由背景开始,突出冲突,得到疑问,最后到答案。更还能是先给出一个问题,然后说背景、冲突,最后得出答案。


横向结构策略
就是表达过程中的横向逻辑、并列逻辑。
对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归类分组,保证每组的内容属于同一范畴。对相关连性内容进行归纳分组,既方便我们自身表达和说明,同样也能让他人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这会减少跳跃和散乱的印象。
在归类分组时,要遵循“逻辑递进”的原则,对每组具体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分解、拆分、排列。逻辑顺序的具体分类比较多,常见的有三种:时间顺序(比如过去、现在、未来,事前、事中、事后等);结构顺序(比如从整体到局部的分解,由总到分的罗列);程度顺序(比如写作,先审题再确定中心思想,然后由中心思想拆解出全文提纲,最后成文)。
同样需要注意一点,在做归类分组和排列顺序时,有一个MECE法则,指的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相互独立”要求拆分的子问题要没有交叉,“完全穷尽”要求拆分的子问题要尽可能周密和面面俱到,不能有遗漏。当然,完全不遗漏只是理想状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来细分就行。
金字塔原理的结构化
文章图片

最后 可以看出本文中的“纵向结构策略”和“横向结构策略”就属于横向结构展开,它们是分类不同但又同性的策略。而这两部分之下内容,又都是以纵向结构,先摆观点再进行深入说明。
最后总结一下本原理的结构化:金字塔纵向结构策略的“结论先行和以上统下”让我们突出重点、层次分明;金字塔横向结构策略的“归类分组和顺序排列”,使我们的内容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金字塔原理的结构化】如此我们就可以做到逻辑清晰的写作、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了,更重要的这会让我们的展示更容易被别人看懂、听懂,以达到沟通精简、高效的目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