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运营,如何评估内容的质量()

作为运营,如何评估内容的质量()
文章图片
题图来源:pexels.com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如何去评估内容的质量呢?
通常,作为运营人员,我们最直观的反应就是:看数据,这是最直观的,PV、UV、CTR、阅读率、点赞率、转发率等。
但是,前段时间,在一次运营会议上,老大提出来,作为运营人员,如果仅仅以数据为标准,那和机器有什么区别,你能做的,通过「大数据」都能够做,而且做出来的东西,数据比你人工做的更高。
1.数据不是第一标准 通常来说,公司的管理层在做目标管理时,为了更好地促进业务发展,会将目标拆解为可量化的数据指标,尤其是运营,运营的KPI通常是拉新和活跃,这是以直观的数据就能体现的。
【作为运营,如何评估内容的质量()】这很容易导致运营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以提升数据为最重要的目标,去「制作」和「优化」内容。而有些提升数据的方法,和用户价值相悖,最经典的实例就是标题党的出现。
在一年多的运营工作中,我也常常掉入「唯数据论」的坑。
在内容推送上线之后,会反观本次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差异,想办法从其中找到规律,长期陷入这样的循环中,在制作内容的时候,就容易重心偏离,不再把给用户提供价值放在第一位。
数据会说话,但说的是真话还是谎话,是取决于运营人员的。张亮在《从零开始做运营》这本书中也提到过要避免唯数据论,需要将数据与其他因素结合,才能防止数据说谎。
2.用户价值放在首位 回到那次运营会议,同事回应老大说,如果不看数据,那我们如何去评估内容的好坏。老大只是说:我们自己看内容评估。
自己根据经验评估内容的好坏,对于一个在当前行业做了几年的人来说,可能不难,但对于新入行的小白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
我经验不够,暂时很难根据经验去评估内容的好坏,分享下我的几点思考:
1)制作内容前:思考用户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在制作内容前,首先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用户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比如,当我们写好一篇文章后,需要确认一个标题,而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标题?是让他们在5秒钟以内,就知道我们的文章主题是什么,是不是符合他们的预期。
这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文章的主题用10多个字表达完整,这是用户需要的;而不是首先考虑,写个什么样的标题,用户才会愿意点进来看。
2)制作内容时:在提供价值的前提下,提升数据
第一点其实是基本的运营观念,以用户为本,在此基础上,制作内容的过程中,多方位去提升数据。
比如,在第一点的基础上,我们想了两个标题,都能够完整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对内容有敏感度的人,基本能够判断哪个更好,而对于完全没有经验的人,可以用ABtest的方式去测试,观察两个标题的各项数据,如果这个过程中,能够收集到用户的反馈,便可综合数据和用户反馈一起。
3)内容上线后:综合观察内容数据和用户反馈
数据分析部分,获取历史数据,总结规律,找出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方法。
用户反馈收集难度大,周期长,我们的内容也可以发给身边不懂所在行业的朋友去看,但是用户反馈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代表全部,需要结合数据一起分析。
3.小结 要看数据,但不只是看数据。数据是一个参考的维度,但不是唯一的维度,通过数据能够分析出来的结论有限,也可能有偏向性,甚至误导性。必须要综合其他维度,才能分析出真相。
文章结尾,还是回到那次运营会议,我们老大说了一段话,我想我会一直记在心里:
用「大数据」的分析去做内容,可以更好地提升产品数据,那为什么还要运营人工来做呢?因为内容体现了产品的「价值观」和「人性」,这是通过机器无法去做的。
对自己的内容负责,因为内容体现了产品的价值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