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什么》学习笔记55

一、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二、译文

【《道德经说什么》学习笔记55】含德深厚的人,可比于刚出生的婴孩。蜂蝎毒蛇等都不会蜇咬他,猛兽不抓他,猛禽不攫取他。筋骨柔弱但小拳头握的很牢固,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生殖器会勃起,这是因为他精气充足。整天嚎哭但嗓子不会哭哑,这是因为他元气醇和。知道醇和、平和就是了解了道的规律、规则,了解这个事物规律、规则的人才是明智的,让我们的生命有益才是吉祥的,纵心任气,是强暴、强蛮的表现。强壮会趋于衰老,这不合于道,不合于道便会早早灭亡。

三、解读
1. 因为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浑身是红色的,所以叫做赤子。在本章中,赤子这个词比喻心地纯净、纯洁。
2.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按照道的标准来衡量,赤子心地纯净,无恃无为,是含德浑厚的一种表现。
3. 下边的“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都是从经验的角度来讲获得的感受。为什么毒虫不蜇咬小孩呢?因为小孩对动物来说一没有危险,二他也不会对动物做出侵犯性的举动。其实有时候蜜蜂落在我们脸上,也许只是为了得到一滴汗珠,以使所采之蜜凝固,可是我们主观上感受到危险之后一去打它,它受到威胁就会真的拿毒针来蛰我们。另外,虎狼这些猛兽也不把他叼走、老鹰也不会飞下来把小孩抢走。
4.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小孩的身体是最柔软的,但是他的小拳头却握的很紧固。(似乎想抓住点什么,但人在死亡之后,知道什么也抓不住,手就松开了。)“牝牡”本来指雄性和雌性的动物,但这个地方指的是男女。小孩刚出生不知道什么男女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很坚挺。老子用这样一个方式来告诉我们,说婴儿精气很纯、很多、很壮,“精之至也”,达到了一个最好的状态。“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小孩终日啼哭,但是嗓子却不哑,这是元气醇和、心气平和的表现。这一段把婴儿作为一个得道者的良好状态的表现讲完了,下边老子该阐述自己的观点了。
5. “知和曰常”,“常”就是规律、规则。谁能够像婴儿一样,气息平和、欲望平和,他就了解了大道的规律、规则。“知常曰明”,了解了这个规律、规则就是明智的。“益生曰祥”,让我们的生命有益,这就是一个吉祥的表现。这是正面,负面呢?“心使气曰强”,气息不平和,盛气凌人,纵心任气,就是强暴、强蛮,这不是一种好现象,也不符合道。
6. “物壮则老”,事物发展到顶峰之后,就会走下坡路;人到了壮年之后,就会逐渐衰老。“谓之不道”,老是以强壮作为目标,以强横作为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符合大道的。“不道早已”,既然不符合大道,那这个事情就不能持久,很快就会结束。
7. 始终处于婴儿的状态,能使人寿命更长,存活的更长久,但为什么后来很多人变得短寿了呢?那是因为他们脱离了大道,没有像婴儿那样“精之至”,“和之至”。所以人应该“知和,知常,益生”,而不应该使气,不应该“物壮”,否则如日中天的时候就会走下坡路。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所以,按照大道的方式来处事、认知事物,这样我们才能够明,才能够益,否则就会“不道早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