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单元的教学组织形态变革(读写共生到任务写作)

2020年3月30日听张忠诚老师讲座记录
习作单元的教学组织形态变革(读写共生到任务写作)
文章图片
一·习作单元教学现状分析 (一) 新统编教材至建国以来第一次出现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一共有8个。每个单元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向写作学习要求,完成一个写作任务,致力于解决学生写作的困难和问题,力图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阅读h与表达相脱离的现状,实现读写共生 。
【习作单元的教学组织形态变革(读写共生到任务写作)】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设置《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阅读欣赏,习作练习平台聚焦学生写景写作,解决学生如何写清楚,如何写具体,如何写出变化,达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习作教学目标。怎样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教师做的不再是之前简单的“分析阅读”——评改作文时“怨妇”的做法,而是需要深度研读教材,阅读有关作文教学的书籍,进行作文学习,所以说:写作教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教学工作。
(二)新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编排特点是课文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概括提炼实现目标,解决写作问题的关键写作知识,建立相应的写作图式,阅读介入写作,积累写作范式,写作语言。“交流平台”梳理和归纳本单元的习作方法与策略,也就是关键写作知识。“初试身手”是运用关键写作知识,进行片段练习或者写作实践活动。“习作例文”在于深化巩固关键写作知识,形成写作图式,为习作做准备。习作则是在任务写作情境下,运用关键写作知识,在新的写作情境下进行写作,形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实现写作图式的自动化运用。
整个习作单元,阅读贯穿其中,读写互相激活,共生。
张老师建议教好习作,要从研究写作理论入手,学习文学大家的写法,如叶圣陶,老舍等。因为任何实践行为的背后都是有理念在做支撑。
二·教学组织形态变革的两个基础 (一)设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评级的依据。学生写作的起点能力(学情),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本年段最为关键的写作课程目标,选取三者的交叉点,就是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准确定向教学目标后,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导向,建立相应的学习任务。有了准确的教学目标,习作单元教学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时首先要根据学情制定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目标,正确运用教材教参。
例如六年级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2·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这个单元的课文具有代表性的是《匆匆》《那个星期天》,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物的情感变化。人物的情感变化是在具体的描述中展现出来的,所以在写作中内容具体,是感情真实的基础。细致的描写中,行为动作是推动事件发展的动力所在。行为动作写作,在语言,心理,景物的配合下,从而把内容具体,抒发真情实感,有序推进。这才是我们教学中真正要关注的。
(二)开发关键的写作知识
1·作文教学的实质是在运用写作知识的过程中,把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继而能够运用形成的写作能力,进行自如地表达和交流。写作教学关键是在于“用知识”,要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知识。关键的写作知识是指导学生形成写作能力的步骤、路径、方法,也就是如何具体写的知识。
达成语文要素规定的教学目标,把概念转化为能力,开发怎样写的程序、方法、步骤、形成关键写作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学中最需要做的工作。
3·如何开发关键的写作知识,找到指导学生具体写作步骤、程序、方式呢?课文、例文,是写作单元规定习作的标准样式。它们的主要教学功能,是实现单元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完成写作学习目标的主要凭借。学生要在学习课文、例文中阅读、感知、分解文章中,定向积累语言、写作图式、范例、表达经验。教学前,教师深入解读它们,不仅可以了解写作内容,头脑中形成“文章是什么”还可以形成“文章怎么写”的知觉认知,抽象和概括出如何写作的程序、步骤,即关键写作知识。所以,教师课前对课文、例文进行深入解读,完全可以开发出关键的写作知识,找到指导学生具体写作的步骤、程序、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教师的解读教材能力都是基本功,是指导学生读写共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要素是:1·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从不同方面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课文例文是《夏天里的成长》《盼》。解读《盼》课文后,提取围绕中心写作的关键写作知识:一是围绕中心“盼的乐”,事例可以分为若干个阶段或者场景。主要的场景或阶段,再进行二次划分,制作写作大纲。一个事例,可以是一天结束,也可以是几个小时结束。二是,二次划分的场景,主要是通过突出人的行为写作,以及行为背后的心理,把场景或事件写具体。
三·教学组织形态变革:读写共生到任务写作 (一)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整合、读写共生
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因为教学功能不同,很多老师往往分开,单独教学,导致各个教学单元之间缺乏连续性,层递性。实际上习作单元的各个教学指向写作,为习作教学服务。关键的写作知识、典型的写作范式,不断放在课文中验证。学生在阅读中的定向积累,筛选思维结果,集中一个方向,不断积累写作图式,写作经验,交流平台对关键写作知识、典型写作范式,进行概括抽象。初试身手,是在尝试运用关键写作知识,写作范式进行写作,不断激发写作兴趣,完善写作图式,体现了写作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习作单元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接近于高中的学习任务群。在教学时,采用整合的思维围绕单元习作专题,抛弃传统的单课教学方式,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读写共生共长,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二)提取例文、任务写作
课例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要素:1·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所选 课文《搭船的鸟》教师从五种感官(看 听 摸 闻 尝)观察,关注变化,加入联想,让学生初步完成表格,完成一次写作大纲。 其次, 细致观察后,对表格进行填充,完成二次写作大纲。
(三)连锁训练,形成能力
总结:教好习作,1·掌握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2·用写作教写作3·懂写作,懂得什么是好文章,懂得好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4·多读书 ,读好书,提高教材的解读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少玩手机,多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