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读书从记笔记开始

《一个人的朝圣》中,60岁的哈罗德·弗莱为了去看二十年未见的老友,踏上了越走越远的旅程,一直从英国的最西南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这场漫长艰难而有趣的历程中,哈罗德感受到走路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并非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这么简单。人们原本以为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都要困难的多,吃也是一样的,说话也是,还有爱。其实读书也是,你以为读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不是,就连最基本的走路、说话我们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本能的状态,自然而然的开始走,开始说。更何况读书呢?不经过任何形式的学习,又怎有理由确信自己会读书呢?如果你只是单纯的用眼睛看过,却不曾理解,不曾记住,更不用谈实际运用了,那就不是真正的读书。因为你即时读了很多书,书中的内容也不会融入你的身心或变成你的财富。那真正的读书应该是怎样呢?我们应该怎样让自己读过的书物尽其用,通过读书塑造自我呢?

高效读书从记笔记开始
文章图片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jpg
【高效读书从记笔记开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将有效回答以上问题。它教你利用一本随处可见的笔记本就可以完成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以备重读的全过程,使你每读完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不是一味的记忆书中的内容,而是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个方法简单有效,只要你坚持下去,你的读书生活会因它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从而更有意义。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的作者奥野宣之,一个日本学习方法论的培训师,在日本专门有教人学习的培训师。奥野宣之就是这种“学习方法的推广人”,他独创的信息整理书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很受欢迎,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奥野宣之认为阅读不仅是读书,还要掌握有效率、有主见地选书和购书的方法,更要多阅读、多参考那些记录自己无数感触的读书笔记,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其中的内容。为此,他将读书过程结构化,分为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步骤并将笔记本贯穿读书的整个过程,从而促进自己对书的理解,形成个人独到的见解。
一、用笔记收集和整理信息,找到真正想读的书 与想读的书来一场命中注定的邂逅,也需要平时的积累,只有从日常生活中取材,才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读书需求。奥野宣之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一本最普通的笔记本,完成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找到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 用笔记记录日常生活的灵感,这些灵感就和日后的选书息息相关。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隐藏着书籍的信息,可能是和朋友随意的聊天,也可能是在电影中的某个情节,又或者是逛街途中的某句广告语,所有这些不经意的想法,都可能成为我们选书的依据。
  • 用笔记掌握选书的主动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想要读书,却又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于是就会去书店逛逛,但很多时候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包装过渡的广告词迷惑,冲动的买下流行书或畅销书。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利用笔记本制作属于自己的购书清单,不管是电视广告、书评报道还是朋友推荐而得知的书名,你都可以记录在笔记本里,有了这份清单,去书店购书的时候你就拥有了主动权,而不会冲动性购书。
  • 用笔记收录感兴趣的内容。不管是报纸上、杂志上的书评,还是出版社和书店发布的信息以及与书有关的作家或名人的专访,都有可能藏着好书,只要你感兴趣,都可以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当你选书、买书的时候,这些剪报都会成为你选择的参考。
二、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曾在随笔中这样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读到尾。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境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某种程度上来说,读书笔记其实是一种倒逼机制。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你输入的质量也自然就会有所提升。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看你对一件事情是否掌握清楚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是否能为别人讲解清楚。读书也是一样,当你想着要讲解给别人听时,阅读就会格外专注,会不断的思考,就从被动的吸收转为主动的理解,不知不觉间对你书里的内容就理解的越来越深刻了。
最开始写读书笔记,我们可能都有困惑,就是无话可说。这个时候,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一句话”原则。不要追求完美,强求自己去写出逻辑清晰、文笔优美的长篇文章,我们只需要写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就好,哪怕只有一句话。比如,我在读余华的《活着》的时候,就会想到在读书笔记里写上这个人真的是太悲惨了。但是真正动笔的时候,又会想到这个人为什么悲惨?因为他一生坎坷,亲人先后离去,最后只能和一头牛相依为命。写着写着又想到,他最终悲惨的生活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时代的悲剧还是个人的命运?这样的人生还有意义吗?我们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本来也没什么话可说,但是当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的同时,你又会不断的思考,就这样更多的想法就涌现出来了,读书笔记就这样充实起来了。事实上,书写的过程,就是你整理自己想法的过程。所以即使你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没有什么可说的,也要提起笔写一写,说不定有惊喜在等着你。
通常一本书最重要的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因此读书应该有重点,找出其中最核心的内容进行重点阅读,而这一部分也是做笔记的重点。我们要在阅读时就要做好重要内容的筛选。奥野宣之建议实施如下筛选程序,分阶段把最重要的内容筛选出来:

高效读书从记笔记开始
文章图片
分阶段把最重要的内容筛选出来.jpg
  • 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 重读: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 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可以用直线、波浪线、圆圈等方式对标记的内容进行区分。
    普通直线一般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
    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字、关键词、关键句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做好标记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做读书笔记了。奥野宣之独创“葱鱿火锅式”读书笔记,采用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的方式,既可以加深记忆理解,又可以使原创思想遍地开花。
比如:
○自杀者中有三分之二是因为抑郁 。
☆作者说,世界上的自杀者比在战争中死去的人还多。人类在战争年代会死亡,和平年代也会死亡,真是不容易。
摘抄部分用○表示,评论部分用☆表示,交替标在每个段落前,这样看到不同的符号就能明确的知道是作者的表述还是自己的感想。特别注意的是,摘抄要原汁原味的进行。
很多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那如果摘抄的文章太多了怎么办?首先要明确一点,摘抄是有侧重的,要摘抄让自己感到心动的句子或者能够带给你启发的内容。同时要严选文章来减少摘抄量,如果文章实在太长,那就选择段落、关键句或者关键词。
三、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读完书,做完笔记,就想要彻底领悟书中的精髓,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再次回顾书中的内容,进行重读。重读的效果不仅仅是加深记忆,还可以谱写自己与书之间特别的故事。正如奥野宣之所说“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个场所,那么读书笔记就是在这个场所拍摄的照片。在不同的时间去同一个场所拍照,拍出来的照片都会有所不同,而过一段时间再去看这些照片,对那个场所的印象也会发生变化。” 但是阅读原书花费的时间又会很久,一般没有几个人会花费同样的精力再去读一遍。这时候,读书笔记就派上了大用场,阅读读书笔记我们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达到重读一遍原书的效果。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充分的利用读书笔记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比如,我前一阶段一直在纠结买保险的问题,咨询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推荐的产品要么保费太高,要么保额太低。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大多都不了解。我就以“保险”为主题,阅读了几本书,并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搞明白了消费型保险、储蓄型保险、投资型保险的特点,综合保额、保费、保障年限等多种因素的考虑,最终为自己和家人选择了合适的保险。

高效读书从记笔记开始
文章图片
如何用读书笔记解决烦恼.jpg
奥野宣之更是以“工作和结婚”作为研究主题,阅读相同主题的三本书,运用“葱鱿火锅式”读书笔记法,通过不断论证和思考,反复修正假说,最终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读书笔记在头脑风暴时也能派上用场。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说:“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我们儿时的体验、上过的学、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朋友说过的话等等这些信息都能组合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创意。写文章时,我们总是觉得缺乏素材,这种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找出过去的读书笔记重读一遍,通常会有不少收获。
奥野宣之还提出读书笔记可以为新型企业的工作增添动力。他举例说到,读过《别以为自己永远是胖子》以后,很多人都喜欢通过逐一记录自己的活动来减肥,把这种减肥方法写在笔记本里,日后重读的时候加上另一个创意,比如网络服务、笔记本、空白日历,就能发明可以记录每天活动内容的新商品或新服务。
使用笔记本以后,书中的信息不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就会以各种方式帮助我们。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真正会读书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希望你也可以利用一本普通的笔记本开始真正的阅读生活,坚持下去,你的收获将会超出你的想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