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发疯文学、废话文学、梗…...Z世代的“语言面具”,你读懂了吗?( 三 )


网络语言|发疯文学、废话文学、梗…...Z世代的“语言面具”,你读懂了吗?
文章图片

又比如深受年轻群体喜爱的脱口秀表演 , 也是如此 。演员们用Z世代热衷的语言表达方式 , 或吐槽或反讽当下的社会热点现象 。他们用年轻人的口头禅“磕CP”来解读父母催婚 , 用鹦鹉学说话来反讽社会“内卷” , 这些题材以及其中包含的反讽情绪 , 无不是当下年轻群体的生活写照 。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观点 , 通过一种幽默的方式 , 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
网络语言|发疯文学、废话文学、梗…...Z世代的“语言面具”,你读懂了吗?
文章图片

“梗”是Z世代对待信息的“微观策略”打开Z世代聚集的B站 , 满屏飘过的YYDS、XSWL、JK小姐姐等词 , 让很多现实世界的“大人们”露出了老头看手机的表情 。而且随着网络“造梗”速度的加快 , 大量新梗层出不穷 , 弄清其背后代表的心理特征就变得愈发重要 。
Z世代“除了睡觉 , 都在线上”的生活方式 , 决定了他们每天都吞吐大量的网络信息 。他们以极快的速度接受、消化信息 , 留给每条信息的注意力即为有限 。网络研究结构的数据显示 , Z世代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只有8秒.他们的表达方式也受此影响:渴望用更浓缩、凝练的方式 , 表达最丰富的信息和情感 。
网络语言|发疯文学、废话文学、梗…...Z世代的“语言面具”,你读懂了吗?
文章图片

在极短时间内、用极简文字传情达意 , 被称为“微观策略” 。用通俗的话说 , 品牌想要传达的信息 , 最好能让Z世代“一口就吞下” 。《纽约时报》的丹·施瓦贝尔(Dan Schawbel)说过这样一句话 , “如果沟通不能在‘5个词+一张大图’的模式内完成 , 就无法成功吸引这一代人 。”
无数言简意赅、饱含情绪的“梗” , 正是“微观策略”的具体体现 。一长串的赞叹 , 不如四个字符“YYDS” , 赞美、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
结语“发疯文学”中蕴含的浓烈情绪 , 是Z世代在庸常现实之外的另一幅“面具”;“废话文学”更像是对家长、领导等人关于长篇大论的反讽;不断造新“梗”看似是偷懒 , 实则是Z世代对于极简、极短表达方式的渴望 。现象的潮流走了又来 , 时常更迭 , 品牌唯有真正东西现象背后的本质 , 才有可能真正获得Z世代的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