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发疯文学、废话文学、梗…...Z世代的“语言面具”,你读懂了吗?

网络语言|发疯文学、废话文学、梗…...Z世代的“语言面具”,你读懂了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乌玛小曼 , 作者丨海海
为什么像琼瑶台词一般drama的“发疯文学”会火遍全网 , 让当代年轻人纷纷模仿?
为什么“说了跟没说一样”、毫无信息增量的“废话文学” , 会被年轻人喜爱有加?
为什么YYDS、“芜湖“等网络热“梗”此起彼伏 , 成为年轻人线上社交的口头禅?
最让人迷惑的是 , 这届年轻人还很“分裂” , 那些自称“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人 , 和在网络上拥有“社交牛逼症”、肆意创作“发疯文学”的人 , 很可能是同一群人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 , 任何新的语言现象背后 , 必定能折射出人们思维和心理的变化 。
如果说Z世代吸收信息的速度是毫秒级 , 那么网络语言现象的刷新速度也够得上“光速”了 。“XX文学”、梗、段子等现象的不断出现 , 其实就像一个个“路标” , 为我们深入了解Z世代的思维、情绪、心理提供了渠道 。
本文将以近期火热的年轻人语言“文学”现象为切入口 , 和你一起抽丝剥茧 , 发掘现象背后的心理需求 , 
【网络语言|发疯文学、废话文学、梗…...Z世代的“语言面具”,你读懂了吗?】距离Z世代多元、丰富的内心世界更进一步 。
“发疯文学”是Z世代的“语言面具”最近 , “XX文学”圈又添新成员 , “发疯文学”横空出世 。“发疯文学”是一种情绪激昂、极度夸张且原创性极高的文体 , 这一文体使用率最高的两个场景 , 一个是“催男友回信息” , 另一个是”催电商卖家发货“ 。这种在现实生活中十分罕见的表达方式 , 在网络中则被视为“得体的发疯” , 不按常理出牌的文案不仅引人发笑 , 还能达到让人“陡然一惊”、不敢敷衍的实用效果 。
网络语言|发疯文学、废话文学、梗…...Z世代的“语言面具”,你读懂了吗?
文章图片

可以看出 , “发疯文学”的背后 , 确实有一股浓烈的情绪在支撑 , 毕竟“男友不回信息”和“卖家不发货”都是年轻人现实生活中让人抓狂的事 。当年轻人不敢在现实生活中爆发时 , 网络就成为了一个完美之地——这里更宽容 , 这里欢迎另类 , 并且更加隐蔽和安全 。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层提出 ,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格面具 , 每一个人格面具都有适宜的情境 。Z世代从小就生活在现实和网络两个世界中 , 早已习惯真实世界与线上世界的“平行”存在 。但线上世界与真实世界相比 , 能为Z世代提供更多元化的空间 , 让他们得以展现出更丰富的人格侧面 。
同一个年轻人 , 在面对家人、朋友、恋人、同事和网友时 , 可能会使用完全不同的语言风格 。与父母、同事交流时 , Z世代遵循着常规的表达规则;一旦进入线上世界 , 与跟他们具有相同频率的人对话时 , 他们就可以放飞自己 , 换上五花八门的虚拟形象 。他们的语言体系是多元甚至割裂的 , 就像戴着很多个“面具” , 在不同的人面前 , 他们喜欢以不同的形象示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