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好的时候我来了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进湘西边境有一座小城,小城名叫凤凰。这座城过于小了,以至于除了周边相近的地方,似乎难闻其名,而在那些大城面前,堪称“三寸之地”。但“凤凰”偏飞出了凤凰,沈从文一九零二年出生于凤凰。
少时难识几分字,自是不知沈从文。只是在父辈们闲谈时的只言片语中偶然听到这个词,觉得新鲜。年长几岁的兄弟识得几个大字,又是在好玩的年纪,喜欢胡乱解释他人的名字。比如“长林”解释为长大要成为树林,“鑫”解释为命里缺金……
“从文……就是喜欢读书吧!”
这番胡乱解释对于正值贪玩年纪的我们是难以理解的,读书这般无趣可怕的东西,怎么会有人喜欢呢?如此这般,便是觉得这沈从文无非是个“热爱读书”的怪人,将其抛之脑后,与伙伴们玩耍去了。
后来年岁长了些,成了别人口中的高年级生。偶然一天,在课本上看到了沈从文的文章,竟泛起了些熟悉感,大概这因为这个名字与记忆中的片段重合了。在为自己小时候的想法感到幼稚的同时,我也对这位“怪人”作的文章感到好奇。他的文字里有些什么,让它可以登上课本,登上那座殿堂。好奇让人沉迷,至此以后,我竟“陷入”到沈从文先生用文字构建的世界中去了。
“陷入”的久了,我也从那些唯美的词句中抬起头来,开始查阅大量资料,尝试去了解沈从文。我喜欢他笔下的文字。他的文字里有他的感情,他的热血,他的梦,还有他的归属。而见过最多的,则是他描绘的湘西,这个他的归属之地。湘西……这个出现了多次的名字,突然显得神秘了。人总是会对神秘的事物感到好奇,可湘西对于一个当时的高中生来说未免也太过遥远了些。探访湘西,便成了一个偶尔在脑海中蹦出来的荒唐念头了。如此而来,书,倒成了我了解他的难得的途径。
沈从文走出凤凰,离开湘西。迎接他的是整个中国、整个世界。这个从南方小城来的“乡下人”,不知何时起,开始成为北方作家的代表人物了。他待在北方,却仍用笔描绘着湘西,描绘着凤凰古城。那些他所见所闻的地方,他都用文字,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哪怕,与其他地方相比,他们实在是小的让人心疼。是啊,哪怕他的视野早就是中国大地了,却仍在心里留下了一块地方,承载着他的归属。
这是我了解到的,还未待我进一步深思时。我考上了湘西的大学,大概,这就是缘分了。踏上前往湘西的火车,铁道两边的树逐渐向后退去,旁座人闭眼在休息,我的思绪却已经比火车先到达湘西了。
“是不是……离边城越来越近了。”
突如其来的脑海中冒出了这句话,欣喜之余又有着几分慌乱。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终究还是要从文字世界中走出,来到我的眼前了。
“我好像来过这里,却又那么陌生。”
这是来到湘西后我的第一想法,然后笑了。这是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这山这桥这水,皆在文字里给我以印象。哪怕时间流转,那些留在文字里的东西,依旧直沁心底。我终究是可以近距离的接触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了。梦里的茶峒与凤凰,那里有花和青草地。和繁华大城市相比,它们总是那么的小,可终究是留在我心里了,心里一块小地方,承载着小时候的梦。
“年轻人,喝杯甜酒吧”
【在刚好的时候我来了】湘西,在刚好的时候,我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