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要的不是“聪明脑壳打架”

最近,看了汪曾祺先生写自己的老师沈从文,其中谈到了老师对他写作的一次指导,非常有趣。汪先生写了一篇小说,竭力将对话写的唯美、诗意、有哲理,沈老师看过之后,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
对呀,小说创作虽然是虚构,但也要讲究真实性,也就是虚构与现实所能达到的情理的统一性,不能真实反映生活本质的文学作品,无法令读者信服。
无独有偶,最近在上课、听课的过程中,也感悟到了这个道理,课堂失去真实性,就无法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近日,单元测试前,带着学生将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和练习,原本认为至少98%的孩子对强调的要点应该掌握,但将课堂作业单收上来检查,却发现这个比例远比我想象的要低,连刚才那个积极发言的孩子也还有错。这个问题再次提醒我,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真实的学习情况,要及时采取适当的反馈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
有时我们在观摩课堂教学时,会发现老师提问后,立刻有学生举手,老师便点一名学生回答,这个学生回答的很好,老师很满意,于是很快就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这样的流畅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问题呢?一方面老师的问题是否过于简单、封闭,另一方面一个孩子的正确回答能否代表所有的孩子都理解了呢?不能,可以肯定的说。当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出后,首先要给孩子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甚至要创设同伴交流想法的机会,然后再选择孩子去分享,分享之后还要安排同伴之间的质疑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率可以达到100%,生生互动让孩子们在一来一往的讨论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才是能真实体现学习过程的课堂教学。
有时我们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而安排了太多“聪明脑壳打架”,教学过程行云流水,学生回答精准无误,学生作品精美无瑕,课堂推进畅通无阻,竟是“聪明脑壳”,真实存在的“普通脑壳”去哪儿了?所以我看课,比较关注课堂有没有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思考,有没有师生、生生在课堂上生成的精彩对话。一个老师从入职开始就要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认真倾听学生的对话,快速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并选择合适的启发、追问以及应答的方式,其实这体现的就是教学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去锤炼!
【课堂教学要的不是“聪明脑壳打架”】生活处处皆学问,留心观察,我们能随时发现我们想要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