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格局》

引言
“对大多数人来讲,获得偶然的成功并不难,难的是怎样让成功从偶然变成必然。这其中,格局就是一个必要条件。”
“比起满足某件事做得快、做得漂亮,大格局的人往往更追求重复的成功和可叠加式的进步,换句话讲,你的格局影响着你的未来。”
“只要能认清位置、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提高进步的速度,把握人生节奏,几年过后,自然就会看到一个格局比今天大很多的自己,一个让自己感到不框此生的自己。”
这本书是这样的,是可以让我们能真正的认清自己的,并提升自己。
【读《格局》】(一)上帝只垂青主动的人
本书一开始,吴军博士就告诉了我们做事要积极和主动,只有积极的人才有更多的人关注到你,只有主动的人才是动脑筋的人,才能通过做更多的事情找到一个难题的解决办法——这是首要的做人做事的基础,尤其对于创业的人更是如此。因为在创业者面前,几乎一切都是未知的,没有一定之规可以遵循。更糟糕的情况是,事情做起来才发现条件其实并不成熟,需要自己创造条件。而且,和最后目标无关的杂事特别多,创业者需要亲力亲为。主动做事的收益或许不会在一两天内显现出来,但是长期坚持下去,主动做事的人就能和其他人拉开距离。
(二)舍得止损,才能斩断厄运
人的一辈子总有好运气和坏运气。对绝大部分人来讲,一次好运气并不足以改变命运。但对很多人来讲,一次坏运气足以让人倒霉很长时间,造成长期心理阴影。更严重的是,这些坏运气会被放大,形成蝴蝶效应,产生雪崩式的灾难。所以在坏运气面前,一定要理性,懂得及时止损,才能斩断厄运——止损、认命。
(三)避免做职场中“积极废人”
不知道大家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这样的报怨“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不行?”
反正我是经常有这样的一个疑问的,明明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成果却不如一个看上去天天啥也不干的人?惆怅很久,却一直找不到答案。只到看到书中“积极废人”这个词我仿佛才找到了答案,积极废人,顾名思义,就是指心态非常积极,落实到行动却宛如“废人”的状态。仔细想想,我应该就是一个标准的积极废人吧,我每天一起床就很积极的去安排了很多事情,把自己搞的一点娱乐时间也没有,但是呢?几年下来却仍然没有一点好转,最后把自己搞的特别受打击。书中作者分析了这些人通常的三个毛病:
一、干了太多不该干的事情。比方别人找帮忙从来不会拒绝,以致于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的工作没做完,于是不得加班加点的去做自己的工作。 作者写了一句话很是受益: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一个好好先生。
二、喜欢同时做很多事情。好像的人都是这样做的,工作太多,不可能留出太多的时间专门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的,但是不知道大家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反正对于我来说,却是错误不断。
三、迷信所谓的速成。是呀,这个时候,不跑起来都是在退步的,所以大家都希望可以速成。但是真的有速成吗?好像真的没有见过。看见过学东西特别快的人,细聊之下,发现他们无论学习不觉是做事都是有自己的方法的,但总结方法的时候,却是付出了很大耐心才有的。
其实只要把做事的节奏慢下来,先动脑再动手,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从任务清单上删除;在做事的过程中按部就班的把事情做好,不要开了很多头却没有结尾;做完事情,审视一下自己的得失,评估一下效果,以备将来参考。这样,效益自然能提高,收益也能随之而来。
(四)职场中容易被“腐食者”盯上的5类人
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了,下面作者就和大家分享了“腐食者”,自然生态中的“腐食者”是指那些以死亡或将死动物为食物的食腐动物,比如蚯蚓、秃鹫等,食腐动物主要以进食腐肉维生,在整个生态环境中,扮演着“清除者”的角色。职场生态中的“腐食者”。腐食者对我们是一个威胁,但同理也在帮我们清理环境,给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成为腐食者攻击的对象,那么腐食者不会攻击什么样的人呢?健康的动物在自然界不会被攻击,职场中腐食者不会主动攻击那些根基牢固、风头正盛的人。
不想成为被腐食的人,了解管理层的想法,才能理解自己的处境是不是危险。先听一听管理者的心理话,管理者的地位取决于团队的规模。管理100个人的管理者,在单位的重要性通常高于只管10个人的管理者,所以,除非万不得已,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管理者一般不会解雇自己的员工。所以中层管理者和公司的利益上是冲突的,所以有时候中层干部会被腐食;其次,在单位,业绩只来自极少数人,所以大部分人都可能成为被腐食的对象。
知道了这些,一定要避免成为以下5类人:
1、本来就在领导者淘汰名单上的人,一般是末位淘汰; 2、能力远达不到公司要求,当初只是出于各种原因被照顾进来的,领导者通常不惹麻烦,但同事就不一样了;3、一些职级和承担的责任不相称的资深人士。他的收入比新人高,但产出未必比别人高;4、不能为领导者带来价值的人,或者说既不能帮助领导者成功,也不能给同事带来帮助的人。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在一个组织蒸蒸日上时,他的存在不会被挑战;可一旦有点风吹草动,他就会成为腐食对象;5、没有证明自己价值的新人,既包括刚入职员工,也包括刚刚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人。
(五)交朋友
说完了工作,现在来分享我们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多和帮助过你的人交朋友,因为一个帮助过你的人,比一个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帮助你。
虽然每个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种做法没有问题,但投资人的任务是获得回报,而不是理解某家公司的价值观。作者举了巴菲特选购股票的特点:一、能够稳定发放股息;二、有多余的现金时会回购股票(这样可以推高股份);三、不断提高自己的利润率,而不是将大量的利润分给员工,或者管理层直接把利润拿走。
有了自己的选购标准,下面就是寻找这样的公司。当然,这需要时间,因此巴菲特投资的那些科技公司往往走过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也让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和其他很多投资人的方法不一样。
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的人要比股市上的股票多很多,而人的行为表现常常比上市公司更复杂。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长期结交,不妨用巴菲特的方法仔细了解一下。
(六)关于自己——六条人生智慧
下一个主题是和自己有关的。如果能回到过去,你想和谁对话?作者选择了和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对话,因为早期的他们提倡根据自身道德原则蔑视世俗的观念,返璞归真,不爱各种习俗和规定的限制,也不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他的思想总体来说对作者的影响分为6部分:
1、成为自立的人。人立于天地之间,必然的出路。我在社交网络上有一句签名:千山我独行(不需相送)。我并不是要独来独往,而是不介意孤独,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随大溜。
2、要在真本事。人要真本事,火烧不了,贼偷不了,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3、保持自由人心态。人有了立于天地的本事,才能成为真正自由的人,否则不论地位多么高都是奴仆。在金钱和地位面前丢弃奴性,保持自由人的心态,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
4、不过分追求物质。
5、输赢不重要。
6、自由和平等。马斯洛到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底下的三层是和生存有关的基本需求,在此之上,人们希望获得尊重并实现自我价值,而大部分人能够想到的是学习亚历山大。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到一个时空去考量,就会发现,纵使成了亚历山大,那点儿成就也显得微乎其微。所以学会用另一视角看待人生——人最重要的是生活着,快乐着。
(七)家庭关系
说完了个人的问题,现在说一下家庭关系。在家庭中用的最多的一个词莫过于“代沟”了。认为父母和自己代沟最大的,恰恰是十几岁的孩子。到底是孩子错了还是父母错了?成人会觉得孩子太傻太天真,等他们长大一些就会明白整理,如果是这样,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就会变得极其困难。父母应该想一想,绝大部分成年人都曾有过自己孩子当下的梦想,虽然不同时代的超级英雄有可能不同。比起责怪孩子,父母更应该反思自己是如何梦碎的。第一个原因是不切实际的愿望,让孩子做了不切实际的梦。大部分家长总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描绘一个超级美好的未来,设计一个不切实际的人生。其实孩子最终能走多远,不取决于父母给他们描绘的承诺,而更多地取决于他们自己在不停往前走方面多大的意愿。犹太人的幼儿园不允许孩子穿超级英雄或公主和王子的服饰,他们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没有超级英雄,也没有童话中的公主和王子。告诉孩子,世界不是他们自己设计的,今后的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努力——这是缩小代沟的第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是与其“杀死”孩子心中的超级英雄,不如让他们的梦想多延续一段时间。对家长来讲,让孩子避免挫败的一个方法,就是在给他们想像空间的同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而不是画完一张饼就不闻不问了。成功是成功之母。只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从成功中获取信心,一切还大有可为。
(八)把事情做好的“三条边”
偶尔做成一件事并不难,有些时候仅仅是运气使然,难的是找到一些系统的方法,获得可复制的成功。最具普遍意义的通向成功的方法论,从根本上说,就是搞清楚做事的边界和极限,搞清楚做事的起点以及从起点通向边界的道路——做事情的”三条边“,把它们放在一起,会呈现字母”Z"的样子,如下图
读《格局》
文章图片
做事情的“三条边” 能力基线
下面一条线是基础,我把它称作基线。你可以理解成直到今天为止人类所掌握的工程知识,或者你所掌握的工程知识。当然对于不同人来讲,这条线的高度是不同的。对于一个专家,他的基线就很高,对于一个刚入门的从业者来讲,基线就很低。
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建立在这条线的基础上,而不是从它的下面开始做起,这一点很重要。为什么民间发明家花了一辈子时间搞出来的发明,除了让人家笑话,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呢?因为他们的起点远远低于这个时代的基线。
假设研制飞机的专业团队所在的基线有三层楼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专业毕业生的基线是在地平线上,那么那些民间发明家的基线就是在地下三层。
因此,做事情最有效、最容易成功的办法,就是先将自己的基线提高,而不是从地下三层做起。
很多在专家看来是常识的知识——在工作中不需要太动脑子,拿来就能用的知识——对另一些人来讲就是高深莫测的新知。可以想象,二者谁更可能把事情做成功。
理论极限
最上面的那条线,是理论极限,也是无法突破的。我们可以认为这是造物主创造宇宙时留下来的,比如,光速、绝对零度、能量守恒定律,以及数学上的很多极限,等等。
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一个差别在于,是否了解极限的存在。
计算机有三个极限:在理论上,图灵机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就是极限;在物理上,原子的尺寸(和在那个尺寸下电子的波动特性)就是极限;在系统设计上,冯·诺依曼系统结构也是一个极限。
有人问量子计算是否能够突破计算机的极限?很遗憾,即便量子计算能够像理论设想的那样,将破解密码的速度提高百万倍,也依然没有突破上述三个极限,尤其没有突破图灵机的极限。
当下,判定计算机领域伪科学的一个方法,就是看它是否声称突破了这三个极限。
攀登的阶梯
当然,有了基线,也知道极限在哪里还不够,还要有一个能够扶着向上攀登的绳索或者阶梯。
我还是用工程上的例子来说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在工程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建筑。如果早建 20 年,全世界都做不到,因为那时的基线太低。
比如,技术上还做不到进行超大型规模的钢结构施工。到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实现鸟巢的建筑基础有了,也就是有了一条基线。
但是,要把鸟巢从图纸变成现实,还需要扶着一条“绳索”往上爬,这就是工程师的任务。
据鸟巢总工程师李久林先生的讲述,这件事并非一个简单的施工建设问题,而要从建筑工程勘察、结构设计到施工过程,加上施工技术管理、科技研发管理,建立一整套可行、高效的方案。这些方案就是我在图画的连接基线和极限两条线的斜线。
为什么这条斜线下面粗、上面细呢?因为靠近基础的部分,的人很多,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很多。
而越往上,目标的难度越大,常常就没有太多的道路可供选择,甚至很多道路要靠自己探索,因此越来越细。
包括工程师在内的专业人士,做的就是找到或者编织出攀登绳索的工作。在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普遍适用。
我有一位朋友(且称他为 L 君吧),他在国内投资界很有名。L 君说他第一次融资的过程就是编织绳索的过程。
L 君过去在企业界颇有名气,在工程师里颇有感召力。因此,当他准备做投资时,金融界的很多人都表示愿意和他合作。
L 君一开始很兴奋,但是谈了一轮后发现,大家其实都是指望用他的名气再去找别人融资,并不愿意把自己的钱交给他来投资。
而且国内做投资的人常常有个毛病,口袋里可能连 1 亿元的现金都没有,就说要做 10 亿元的基金。几个月下来,L 君见了不少人,基金和孵化器却还停留在纸面上。
这时 L 君感觉事情不对劲,他虽然目标明确,却不知道如何达到目标,总是在圈子外徘徊。
后来他找到企业界的一位泰斗求教,那位老先生告诉他,他现在已有的经验、影响力和人望,构成了脚下的基础,这也是很多基金想拿他的名字去融资的原因。
但是,因为他自己既没有管理过资金,也没有创业经历,各家基金其实不愿意直接把钱交给他管理,这是他欠缺的一个基础,或者说是基线所在。
认清了自己的位置,看清了上下两条线,L 君的目标就明确了。
他要迈出的第一步是补足欠缺的基础,提升自己的基线。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L 君需要有一条明确的通道。通道由一个个台阶构成,我们可以把台阶理解为行动步骤。
通道之外的所有事情都不要做,无论有基金许下多大的承诺,他都不理会。L 君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重新圈定了融资目标以及要做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凡是不在他接近目标的通道上的事情,他一律回绝。最终,他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影响力,从工业界(包括那位老先生那里)而不是金融界获得了足够数量的投资。
等到融资基本搞定,他又利用自己在工业界和媒体领域的影响力,聚集了一批年轻人。然后,开始做大公司需要却不愿意建团队做的项目,并且很快就有几个项目获得了工业界的认可。
这样一来,他就把过去的天花板变成了后来的基础。有了新的基础,很多投资人就真的带着钱来找他合作了。
此时,他其实已经把自己的基线提高了,当然也会看到头顶上更高的极限。有了这一次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且是可以复制的经验,他在近十年间,把事业越做越大。
现在,他已经是中国最知名的投资人之一了。
我们常常会提到一个词:工程化。所谓工程化,就是依靠一套可循的,甚至相对固定的方法解决未知的问题。
我把这种方法论简化成三条线,可能过于简单,但是便于记忆和操作。
专业人士通常有着良好的训练,下面的一条线基准较高,也清楚上面的一条线在哪里,缺乏的可能只是第三条线,即从下往上的那条斜线,他们要做的就是沿着那条线往上走。
找不到上下两条线,是蛮干、傻干;找不到第三条线,永远只能纸上谈兵。


(九)如何成为精神上的自由人。
现在的社会仍不缺乏靠刷题而考入名校的学生,当他们对自己没有接触音乐、绘画、舞蹈、主持、奥林匹克和计算机感到自豪,而不是遗憾,我很怀疑这人的人生道路是否会精彩。
中国大中城市的很多让孩子 从小体会艺术的美感、体育的拼搏精神,锻炼服务同辈人和社会的领导才干,都是对应该教育很好的补充。除此之外,作者还呼吁素质教育的获得可以读经典。
捧起一本好书,细细体会个中滋味,不啻为自由人的享受。


(十)一生要做的5件事
第一件:恋爱,结婚,生子。本来是人的本能,现在变得却越来越难了。在作者看来,真正的成功者,真正幸福生活的人,应该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获得最真实和最丰富的生活,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
第二件事:尝试做一 次自己喜欢的事情。大部分人因为生活压力,未必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但至少有一项兴趣爱好。要做有趣味的人,而不只是一个工作和赚钱的机器。兴趣不仅仅是让自己喜悦,还能提升自我,因为在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到极致的过程中,能够让自己得到升华。
第三件事:回馈。回馈不能仅仅有心,还必须有行动;只有采取了行动,才能证明有心。
第四件事:有一个信仰。未必是宗教信仰,但必须有。当我们失去了方向和动力,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信仰会让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事。
第五件事:留下遗产。遗产不一定是钱财。每个人都可以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我,是否完全一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你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如果因为你做的一些事情,哪怕很小,哪怕微不足道,但世界因此不周,那么这就是你给世界留下的遗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