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勤奋,到底毁了你多久()

本文首发公号东经160度(dongjing160)
作者摩斯(Mossmok)
伪勤奋,到底毁了你多久()
文章图片


伪勤奋,到底毁了你多久()
文章图片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伪勤奋,到底毁了你多久()】“别让明天的你,讨厌今天的自己”

“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


这些话,我们太过熟悉了,这一代年轻人比谁都懂得勤奋、努力的价值与意义。于是,我们渴望往自己身上贴上终生学习者、打卡达人、精进勇猛等等的标签。


因为那是焦虑的缓解剂,美好生活的催化剂,如果不幸掉入“伪勤奋”的圈套,可能就变成了“努力就有回报”的迷幻剂


我们披星戴月,我们挥汗如雨,觉得自己已经拼尽了全力了,为什么依然看不到未来?真努力与伪勤奋的区别,结果会告诉你。
1 高中时同寝室有一个学姐,彼时高三的她连吃饭都在寝室,边吃饭边啃书,天天晚上用功到凌晨一两点,书桌的台灯,哗哗的翻书声,看起来简直是感天动地,她应该值得一个很好的结果吧。遗憾的是,她得到的是一个复读的结果。


天不遂人愿的结局其实早就写好了,熬夜苦读导致她长期早晨不出操,等早练结束后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起床,边吃饭边看书也影响胃口,进食的饭量大概也就我们的一半,带着录音笔去上课,回来要听几遍才能吸收,海量刷题却总听到她抱怨“唉,怎么又错在这里”。


年少时只能替她可惜,现在可算是能看出点门道来。她陷入了真吃力伪勤奋的圈套里。
伪勤奋,到底毁了你多久()
文章图片
以下的“伪勤奋”列表,欢迎大家来自查一下。


? 感觉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工作,几乎没有休闲娱乐。
? 结果往往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差强人意。
? 喜欢跟他人讲自己多努力多拼,以求得安慰,然而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 看书走量,做题靠刷,努力的方法只有“拼时间”一条。
? 没有定期复盘,从来不总结规律。
? 喜欢自己默默努力,很少接触外界资讯。
? 开始行动前对工具和环境的准备尽善尽美。


如果符合三条以上,朋友,真实情况很可能是“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


与其一直仰望星空,苦行憎般修炼,不如先停下来想一想,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你要意识到,伪勤奋比不勤奋更可怕,因为它会耗空你的意志与心力,让你虚脱,对世界不再有热情和期待
2 知识变现、学习型社群的风潮近几年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大家都变得异常地拼命。


不少才华有限青年的典型一天是这样安排的:早晨起床先打开英文早读,通勤时间听得到或听书,晚饭后来一篇英文文章阅读,睡前翻几页电子书。


我们的碎片时间被塞得满满当当,感觉特别充实。我们在践行“终身学习者”的使命。


这种利用碎片时间的方式确实比刷抖音,逛淘宝要好一些,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每日简易任务的完成中,幻想日复一日的打卡最后会换来想要的成功,那么结果可能会让你失望。


完成简单环节这个动作利于开启一项新项目,缓解焦虑,先做了再说总比光说不练强。


但长时间做事情中最简单的环节,依循思维的惰性,其实是相当于走捷径。所以结果也不会太让你满意。


比起有行动却收获不大的行为,有一种“用功”更值得警惕,因为它让你感觉到很辛劳却铁定不会有收获,那就是“内耗”,这也是伪勤奋行为中害处最大的一种


在开始行动前,很多聪明人喜欢预想会出现的各种障碍和情形,过多的设想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还没开干,就先自我否定,自己把自己打趴下了


又或者,把准备工作做的尽善尽美,比如要画一幅画,花大量的时间购买笔、纸,画册,课程,然后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再冲一杯咖啡,再等一个晴好午后,再开始作画。


伪勤奋,到底毁了你多久()
文章图片
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做完,人通常会得到“我已经努力过了”的假象,正事还没开干,满足感却已经得到了盖章。这种摆姿态般的努力,真是跟花拳绣腿没两样。


在“拼努力”的这个领域里,同样存在幸存者偏差的现象。我们在公众媒体上看到的那些被宣传为靠“勤奋”的成功人士,让我们陷入了对其片面的理解中,以为只要把时间精力投入进去,假以时日一定会有产出。抛开别的因素只谈努力,未必太过于武断了。


就像媒体会告诉你,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创业,但不会告诉你,他的外公是银行家,母亲是美联储的高管,IBM的董事,并且促成了他的第一笔大单。


事实上,因为怎么努力都成功不了的也大有人在,没人看得见,也不想报道。
3 “努力就有回报”,这句话一点儿没有错。


准确一点说,是“真努力就有回报”


来看一条黄金公式:


回报=效率效用*总用时


既然回报是由效率、效用、总用时加乘的,那这就是我们努力的路径了。


提高总用时是大多数人能想到的方法,也是最普遍的方法。


闹的沸沸扬扬的996.ICU,就是员工对雇佣者无底线增加工作时长的一种反抗。


用增加工作时长来获得高回报是有局限的,而且限制很明显,每人每天就24小时,要怎么延长也就24小时,一旦超过员工承受范围,边际效用急剧下降,伴随而来的效率、健康、情绪等负面效应会使得延长时长变得然并卵。


伪勤奋,到底毁了你多久()
文章图片
大多数人能想到的办法也注定带来不了高回报,只靠增加总用时,获取平均回报已经算是很好了。


效率是速度,效用则是加速度。


效率,就是在每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专注、将工作自动化、授权、利用时间管理工具等都是提高效率的一些普遍方法,针对不同工作的具体效率技巧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收集到很多。用起来才是最关键的。


效用,就是每单位工作量产生的成果。如果说效率解决的是如何做的更快,效用解决的就是如何做的更好。以阅读为例子,提高阅读效率就是每小时完成阅读的书本页数,提高阅读效用就是每页阅读转化为知识的数量。


像上文提到的碎片时间学习,我们关注的点不应该只停留在打卡了多少天,刷了多少量,而是需要问问自己,这些知识点位于自己知识体系的哪个位置,延伸或补充了自己哪一方面的认知,可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哪些具体问题,哪怕是一个小问题,做出一点改进得到一点优化。


在追求结果上,请你功利一点,成果就是看的见,会得到外界认可的。比如写作,将文章放到市场上去检验,能不能得到商业上的认可,能不能赚到稿费,其实是最快的进步方法。
4 在清楚了努力的方向路径后,我们还需要解决“内耗”问题。


拒绝形式主义,去掉花里胡哨的一切。如果要作画,先买只笔,买个本子,画两幅再说,不要等环境舒适了,咖啡好了,天晴了。不摆姿势,立马行动。
乔布斯的Stay foolish,Stay hungry大家都知道,它也可以有各种解读。对于普通人而言,践行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别想太多,直接行动。毕竟一个饥饿的人看见馒头是会直接扑上去的,不会先把桌布铺好,青花瓷碗摆好。


“勤奋”“努力”很容易成为穷忙族的伪装保护色。何不把它从标签中拿到,不看努不努力,只看“完成”与“不完成”。多简单直接。
伪勤奋只是一种勤奋表演,演员自己很嗨,结果却不会撒谎。我们要的不是打造勤奋人设,而是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成果。


“劳而固劳,穷则更穷“,为了不让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从拒绝“伪勤奋”开始。


The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