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式地读诗让我们错过诗词中的美

大家印象最深刻或者最喜欢的诗词是哪一首,哪一句?为什么?
自称文艺女青年的我找不到一句最喜欢的诗词,想起的不是“最喜欢”,喜欢的想不起完整正确的句子,忽然觉得存在记忆库中的诗词大多来自于学生时代的教科书,看到晚霞发朋友圈也只能发句“真美啊!”


教科书式地读诗让我们错过诗词中的美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周和大家分享《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这本书,蒋勋老师把美学融入了文化,融入了历史,让快节奏的生活慢下来,回归内心,这本书也正是让我们去找寻因为教科书式的读诗词而错过的美。

标准答案局限了我们的认知
今年浙江高考有一道阅读理解是关于“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闪着一丝诡异的光”,问题是“诡异的光指的是什么?”,考完试后该作者被高考考生们逼着出来回答这个诡异的问题,他也只能无奈地说:“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
文学从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文学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每个人的感悟,来自于每个人的经历,标准化的解读只是一个人或者一类人的某一个理解。
正如那位高考题的作者,他可能只是想搞笑而已。
标准答案让我们荒废了独立思考能力能力。
例如《诗经》中的《氓》,教科书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关于“弃妇”的诗,里面充满不甘,无奈,“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就是埋怨对方变心了等等的解读。
我们读完之后觉得教科书中的标准解读十分有道理,为了考试就把这个理解印在脑海中,从未细究背后的原因,渐渐地丧失了独立去思考的能力,没有去细想这诗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地域特点等其他因素。
【教科书式地读诗让我们错过诗词中的美】把诗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抽离出来,描述成一副画面,编成一部小电影,传达出来的感情更贴切真实。
快速阅读错失了细细品味的美学
作为一名美学大师,蒋勋老师一直努力推广美学教育,让两岸人民都能够感受生活中的美学,文学中的美学,历史中的美学,让生活变得更美。
快速阅读的确能提高阅读效率,但也会错过作者在书中埋下的情感,错过书中的美学。
亚里士多德说过:“诗比历史更真实。”,《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风就是主要来自于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歌,来自于民间生活,反映的是一种情感,一种情绪,而历史是记录客观事件。客观事件会消失,但是心情和情感会一直传递,会延续,是相似的。
例如在《女曰鸡鸣》中,“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十六个字就把一对年轻夫妇的简单幸福勾勒出画面,我们不一定是琴瑟在御,也可以有各自的爱好,即使安静地在一起不发一语也不会尴尬,也觉得是幸福。
如果我们只是囫囵吞枣,把诗词背诵了,不能和生活,和经历相结合,也只是无意义的十六个字。
昨天六岁的小外甥背诵了几首古诗,我问他知道什么意思吗?他摇头,我问了读三年级的外甥女,她说不清楚。再细想,又有多少人只是知道了诗词而不知其义呢?


教科书式地读诗让我们错过诗词中的美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生活压力已经让我们压抑,没有时间去品味所谓的美

正因为生活节奏太快,我们才应该静下来去品味美。
正如吃东西若我们都直接吞咽,不加以细嚼容易消化不良,难以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容易吃更多变胖。
诗词的美,请读出来。
既然教科书式的读诗词我们容易错失诗词的美,那我们该怎么读?
开口读,《诗经》中大多运用了叠词,也有很多事是只换一个字,开口读可以加深印象,也能让我们产生共鸣或者情感,去理解诗词中的表达情绪。
多翻书,看到不懂的或者感兴趣的可以去翻看诗词的创作背景,理解人物的性格,尝试做一回导演或者编剧,让诗词里的人物成为主角,情景会更触动人的情绪,在日后某一个相似的情景中就能想起这句诗词,才是读懂了这首诗词。
腹有诗书气自华,武亦姝站在舞台上的那份气质无人可以复制,如果她只是教科书式地读诗词就无法走到最后。
我们可能无法成为武亦姝,但我们能独立思考如她去读诗词,可以把这份能力迁移到其他方向,不人云亦云。


教科书式地读诗让我们错过诗词中的美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