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些人,91年小伙下定决心搭建团队,帮他们“逆天改命”
文章图片
某医院门口,91年的山西太原小伙杨鹏华抽空给一个面试者打了电话,告诉他团队决定录用他,希望他能快速成长为优秀的筹款顾问。
周围汽车的嘈杂声很大,但杨鹏华依然能听出来,被录用的小伙子很开心。
文章图片
三年多的时间,让杨鹏华成长为一名大区经理 这和杨鹏华刚组建团队时,大有不同。
2017年,杨鹏华进入水滴筹,从筹款顾问做起,如今已经是一个大区经理。但最早的时候,杨鹏华所在的城市只有他自己。
刚开始组建团队的时候,许多面试者因为对筹款顾问这个职业的不了解,充满疑虑,再加上简陋的面试环境,往往聊不上几句就会借故离开,之后再也联系不上。
文章图片
杨鹏华展示2017年加入水滴筹时的照片 后来,靠着杨鹏华一个个求着老同事和熟人加入,团队才逐渐壮大。如今,杨鹏华的筹款顾问团队已经覆盖陕西、山西、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河南、新疆等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主动加入。
一晃三年多过去了,杨鹏华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生命是对一个人最好的馈赠,只有对生命足够敬畏、怜悯和关心,才能让筹款顾问团队快速壮大。
文章图片
杨鹏华在给城市经理们做培训 每一个人,都难免被出身所累。极少数人,能逃脱命运的安排。
受出身和命运的影响,许多大病患者没有被疾病击垮,却因经济困难深陷绝境。对这些大病患者来讲,“活下来”,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为更多大病患者坚守生命,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筹款,支撑他们摆脱出身和命运的限制,“逆天改命”,成为杨鹏华克服“搭建团队”过程中各种困难的动力。
100块都没有的尿毒症患者,不忘感恩
做筹款顾问之前,杨鹏华对“穷困”从未有过直观感受,直到他帮助了一个尿毒症患者。
文章图片
感知穷困后,杨鹏华决定竭尽所能帮助患者 患者家里经济情况很差,只有一个土房子,却有三个孩子要养。大的孩子十几岁,独自一人在家带着两个小点的孩子。
向杨鹏华求助的时候,患者妻子不停抹眼泪: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一次几百块的透析费用也拿不出来了,祸不单行,家里的土房子前几天也塌了。
在杨鹏华的帮助下,患者在水滴筹成功发起了筹款,但受限于朋友圈人脉的经济能力,最终只筹到了几千块。
文章图片
杨鹏华向患者家属讲解筹款流程时很耐心 之后,再次见到这个患者,是某一天的下午六七点钟,杨鹏华刚从医院里出来,在门口碰上早已等侯多时的患者。
患者拉着杨鹏华说,太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要请他吃饭。
【遇到这些人,91年小伙下定决心搭建团队,帮他们“逆天改命”】杨鹏华婉拒了,患者本来就经济困难,不能给患者再添负担,而且公司规定也不允许。
然而,患者坚持拉着杨鹏华不让他走。招架不住,俩人只好到医院对面一个卖盖饭的小饭店里坐下。患者坚持在盖饭之外,又点了两盘菜。
之后的场景,杨鹏华记忆犹新。
文章图片
杨鹏华向实习的筹款顾问传授经验 点完菜以后,患者问妻子:“你带钱没有?”
患者的妻子回答:“没有。”
患者说:“那你回去拿一下。”
患者的妻子愣了一下,瞬间眼圈发红,转身就回了病房。
意识到患者可能连饭钱都没有了,杨鹏华吃饭中途偷偷把饭钱结了。
过了一会儿,患者妻子回来,眼睛红肿,闪着泪花,不知道是找谁硬着头皮借了一两百块钱。
吃完饭以后,患者要付钱,被饭店老板告知已经付过,患者妻子突然哭出声来,硬拉着杨鹏华要把钱给他。
拉扯的过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从一条马路到另一条马路。
看杨鹏华坚持不要,患者和妻子又说要给他买两件衣服。杨鹏华赶紧推说下次再说,别万一买了大小不合适,这才让患者和妻子安下心来。
文章图片
患者的困境总能让杨鹏华无限感慨 这件事让杨鹏华大受触动,患者和妻子都已经那么困难了,仍然坚持感恩。他们的朴实,让杨鹏华更加确认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如今,杨鹏华仍会偶尔收到这个患者的消息,得知他的生活状态已经好转了一点。
被家人放弃的白血病患者,挣扎求生
每一个大病患者的经历,都可以写成一个“挣扎求生”的故事,跌宕起伏。
有一个30多岁患者的经历,让杨鹏华不胜感慨。
文章图片
杨鹏华在西安儿童医院 患者来自农村,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却被确诊得了急性淋巴细胞t型白血病。确诊的时候,患者的二女儿刚刚出生几个月,还没到1岁。
在杨鹏华的帮助下,患者曾经在水滴筹筹款过一次,筹到了几万块。但是白血病的花费很大,这笔钱像之前借到的钱一样,很快花光了。
过了两三个月的时候,患者再次找到杨鹏华,询问能否发起二次筹款。杨鹏华顺便关心起患者近况。
这一聊,患者吐露心声,因为是农村人,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前期治疗已经花光了积蓄和借来的钱,现在第一次筹款的钱也花完了。患者母亲让他想想妻子、两个女儿和两个老人,劝他不要继续治疗了,再治下去,整个家都开不了锅了,都活不下去。
在现在这个普遍晚熟的时代,很多人30多岁依然活在父母的呵护下,心理像个孩子。同样30多岁,这个农村青年却要直面生死,直面家人的抛弃。
得知可以发起二次筹款的时候,这个农村青年开心极了,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活下来了。通过各种病友群,他早已全面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只要有钱,就有活下来的希望。
文章图片
杨鹏华在郑州参加献爱心活动 患者给杨鹏华微信发了一条讯息:“家人一直让我算了吧,我对我的病很了解,只要给我治,我肯定能活下去。”
这条信息,杨鹏华保留至今。筹款患者对生的渴望,是激励他做好工作的持久动力。
这位农村青年患的是急性淋巴细胞t型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杨鹏华帮他二次筹款的时候,患者当时正在进行第二期化疗,第三期化疗就要进隔离仓——头发会全掉,抗住就能多活一段时间,扛不住就会被疾病带走。
让杨鹏华欣慰的是,第二次筹款确实给患者争取了生的机会。如今,两年多过去了,患者依然活着。
在杨鹏华的朋友圈里,这个30多岁的农村青年刚买了一辆几万块的面包车,重新担起家里顶梁柱的角色,心态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
爸爸放弃的血液病婴儿,被母爱坚持救活
另一个被亲人放弃的大病患者,也让杨鹏华深受触动。
这个患者是一个刚出生三个月的婴儿。因为被诊断得了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小患者被他的爸爸和奶奶放弃。
小患者的妈妈年龄很小,一个95年的女孩。也许因为太年轻,结婚后才发现孩子爸爸还没学会对家庭负责,娘家和婆家之间也矛盾不断。
因为是小夫妻,夫妻俩人几乎没有储蓄。加上公公婆婆身体也不好,公公脑梗也在住院,已经花掉了不少积蓄。为了给孩子治病,孩子妈妈只能发起筹款。
在山西儿童医院,在杨鹏华的帮助下,孩子妈妈发起了第一次筹款,筹到了10万元。但是还不到半年,就花光了。
文章图片
小患者妈妈的第一次筹款 靠着借来的钱,孩子又接受了三四个月的治疗,但病情反而更严重了。
医生告诉孩子妈妈:“我们医院治不了了,你看要不要去更好的医院去看一下?但是希望不是特别大,要做好心理准备。”
听到医生这么说,孩子的爸爸和奶奶打起了退堂鼓,但是孩子妈妈坚决要去北京试试,甚至因为这个和孩子爸爸吵架、打架。
“我了解我孩子这个病,我相信他肯定能活下来。”孩子妈妈坚定地告诉杨鹏华。
于是,一个95年的女孩,独自一人带着病危的孩子,坐高铁去了北京。
在北京,因为没有钱,孩子妈妈在病友那里蹭住了半个多月。治疗了一段时间,孩子的情况相对稳定了一点,孩子妈妈带孩子又回到山西儿童医院。
但是孩子的病情一波三折,刚回去就直接进了ICU。三五天后,医生告诉孩子妈妈,建议她把孩子带回去,想吃啥就给买点啥。
文章图片
杨鹏华帮助的患者里,白血病占较大比例 在孩子妈妈的坚持下,孩子又在ICU治疗了几天。医生又告诉孩子妈妈,孩子情况不好,再次劝她带孩子回家。但是孩子妈妈依然不愿意放弃。
杨鹏华记得,那时,孩子妈妈还向自己打听哪里可以买到特效药、靶向药。
最终,孩子还是从医院回到了家里。
但是神奇的是,在家里,孩子竟然扛过危险的几天,活了下来。
杨鹏华在朋友圈里看到,如今,孩子仍然需要定期复查,病情也依然有波动,但已经明显长很高了。
他常常想,也许这就是母爱带来的奇迹。他很庆幸,为支撑这份母爱,他做过努力。
曾经的轻病患者,搭建起一个大病筹款团队
2017年,被老领导拉进水滴筹的时候,整个筹款顾问团队加上他只有8个人,杨鹏华对应该怎样开展工作,即将面对什么,一无所知。
文章图片
水滴筹最早一批筹款顾问(后排左2为杨鹏华) 后来,通过和大病患者的接触,杨鹏华心中渐渐生出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他在面对拒绝和白眼时,坚持的动力。
杨鹏华至今还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正在帮助一个患者,旁边一个患者突然嚷着让他出去。生性敏感内向的他,当时他愣了一下,没有任何解释和回应。在帮助完要帮助的患者以后,杨鹏华默默走出病房,一个人走到楼梯间,坐在楼梯上心里难受了很久。
但一些人让他怀疑,另一些人让他坚持。
文章图片
帮过的小患者病情稳定准备回家,杨鹏华送来三张机票 让杨鹏华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那些因为大病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人。
杨鹏华自己也曾经在疾病的黑暗边缘走过,懂得那种无助的感觉,更懂得病人对外界援助和沟通的渴望。
大学时,一向身体强壮的杨鹏华不幸得了胸膜炎,在郊区的一个医院住了一个多月。
虽然不是大病,但情况比杨鹏华想象得严重,医生甚至告诉他,如果情况严重有可能要做手术切掉一根肋骨。
对疾病的未知和担心,不知不觉化成汹涌的恐惧,侵蚀着这个当时年龄尚轻的男孩。
那个医院是曾经收治非典病人的地方,用彩钢房搭建而成,每当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屋顶上,会发出咚咚咚的巨大声音。
杨鹏华独自一人在病房里,会感到分外孤独和无助,甚至恐惧。
正是青春爱热闹的年龄,偏偏却只能独自消化孤独、无助和恐惧,无人可诉。病中的杨鹏华,甚至感觉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虽然住院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但这段生病经历还是给杨鹏华留下很大的心理阴影,他因此抑郁消沉了两三年之久。
文章图片
住院经历,让杨鹏华懂得患者对外界沟通的渴望 仅仅是一段不算严重的病,就能给人带来这么大的心理摧残,推己及人,杨鹏华变得比旁人更加能体会筹款患者那种沉默的痛苦。
不让筹款患者变成被遗忘的群体,不让他们孤立无援,成为杨鹏华奋斗的目标——为帮助更多人,也为了安慰曾经孤独面临疾病的自己。
要想帮助更多的大病患者,就要吸引更多的优秀筹款顾问加入。
为早日搭建起一个有执行力、有爱心的筹款顾问团队,杨鹏华争分夺秒,甚至在自己婚礼的间隙,也不忘修改工作PPT并发送到团队群里。
文章图片
杨鹏华和大区管理团队成员 如今,杨鹏华搭建的筹款顾问团队,规模早已今非昔比。越来越多的大病患者,在他们团队的帮助下,摆脱了出身和命运的限制,为自己争取了重获生命的机会。
而且,和刚开始招人时,应聘者多持不理解和谨慎怀疑的态度不同,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人主动积极地加入进来,杨鹏华的团队还在快速壮大。
曾经在疾病的黑暗边缘走过,已足以让人恐惧。重新冲进黑暗,去伸手拉起那些还在旋涡中挣扎的人们,更需要勇气。
但,只要给黑暗引入更多的阳光,便能战胜对黑暗的恐惧。
文章图片
当年那个对孤独和疾病恐惧的少年,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无畏无惧的人。
推荐阅读
- 一个人的旅行,三亚
- 布丽吉特,人生绝对的赢家
- 一个人的碎碎念
- 遇到一哭二闹三打滚的孩子,怎么办┃山伯教育
- 猎杀IP
- 七年之痒之后
- 时间老了
- 赢在人生六项精进二阶Day3复盘
- 财商智慧课(六)
- 学无止境,人生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