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启动医务社工试点,2025年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全覆盖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启动医务社工试点,2025年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全覆盖
文章图片

近期,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社会工委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 。今天上午,市卫健委等部门对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意见提出,今年本市将在部分综合性医院和儿科、精神卫生、肿瘤等专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开展医务社会工作;2022年,逐步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医务社会工作;2025年,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全覆盖 。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卫生健康领域,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专业方法,帮助患者及家属预防、缓解和解决因疾病所导致的情绪、心理和社会问题,提升医疗效果,促进公众健康的职业活动 。医务社会工作者是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是聚焦解决患者心理、社会层面的问题,并接受过专业训练、有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的全职工作人员 。近年来,北京市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进行了探索实践,积累了一定实务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 。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书记刘中勋介绍,首儿所现有专职医务社工3人,服务覆盖18个临床科室,每年服务患儿超过1万人次 。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医务社工面临队伍不稳定、专业人员短缺等问题,社会公众包括医护人员对医务社工的认知较低,经常被认为是“志愿者” 。实施意见的出台为北京医务社工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 。实施意见明确了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岗位设置、人才来源、专业人才的晋升渠道、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以及其发展的保障机制等重点内容 。鼓励各医疗机构通过社会招聘、部门转岗、购买服务等方式配置专职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招募或项目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参与医务社会工作,补充和壮大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医务社会工作岗位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范围 。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 。
市卫生健康委表示,今后将联合有关委办局推动实施意见落实落地,探索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成熟经验和模式;培育服务示范项目,推出一批有创新、可复制、能推广的医务社工服务项目;加强专业人才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既懂社工专业知识,又懂医学常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大医务社工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医务社工的社会认知度;坚持问题导向,逐步破除医务社工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培育医务社会工作科学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贾晓宏
编辑:孟紫薇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启动医务社工试点,2025年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全覆盖】流程编辑 吴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