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P50延期半年发布,为何华为要力保手机业务不成绝唱?

导读:
刚发布的P50,采用高通芯片,虽然被砍掉了5G功能,但缓解了“芯荒”,解决了生存问题,华为的手机业务可以存续下去,这对华为来说至关重要。但高通芯片只能解近渴,自研的麒麟芯片大规模顶上才是治本之策,这不仅是华为的挑战,也是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一场大考。

7月29日,华为发布新一代旗舰手机P50。这是一场迟到半年的新机发布会,6个月的时间,在当前竞争白热化的手机市场,足够迭代一款新产品。华为旗舰手机大幅跳票的背后,是芯片断供背景下,力保手机业务的艰难努力。
P50系列手机采用骁龙和麒麟芯片混搭的策略,以缓解芯片荒的压力,同时根据供应链传出的消息,P50的备货量将超1000万台。和华为过去动辄过亿的销量相比,1000万只是一个二三线品牌的销售业绩,如今却成为曾经的国际手机大厂华为的目标,种种迹象表明,华为在使出浑身力气,不让手机业务成为绝唱。
供应链管理|P50延期半年发布,为何华为要力保手机业务不成绝唱?
文章插图

供应链管理|P50延期半年发布,为何华为要力保手机业务不成绝唱?
文章插图

为何华为要苦苦力保手机业务?这个答案需要从手机在华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战略地位中探索答案。
放弃,就难以重来
2014年9月,华为旗舰Mate 7发布,手机一炮而红,销量超700万台,站上3000元档位,使华为成功立足高端市场。此后,华为手机高中低三路发力,华为、荣耀双品牌齐头并进,进击为国产手机第一品牌,巅峰时曾短暂取代三星成为全球第一手机大厂。
华为手机业务高歌猛进的势头,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短短五六年,华为就从无名之辈成长为行业大佬。
实际情况是,华为手机能成长到后来的地位,除了团队的艰苦努力,还带有一定偶然性,换句话说,华为手机的成功即使华为自己也很难复制,如果手机业务被放弃,将很难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华为做手机的历史其实超过苹果,最早始于2003年,当时华为做的是白牌手机(给运营商贴牌),消费者充话费即可得手机,所以但知有运营商,不知有华为。
2011年底,三亚会议后,华为终端决定由白牌手机向自有品牌转型。转型说起来只有两个字,落地执行却花了七八年才算成功,其间华为多次试错,如果不是遇上合适的风口,可能很难达到后来的高度。
华为手机转型过程中大致碰到四大挑战:供应链管理、品牌塑造、产品差异化和渠道建设,囊括一个新品牌起步遇到的所有问题。最初华为手机的供应链管理漏洞百出,经常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刚上市时缺货——紧急提拉供应时人仰马翻——物料齐套了却库存积压要清库”。品牌塑造方面,华为也碰了不少壁,从2B转向2C,相当于180度转弯。2015年,时任华为消费者业务CMO张晓云接受媒体采访回忆品牌推广起步时的情景说,刚开始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研发人员会说这个功能很棒你要给我加进去,做广告的又会说我这个创意很赞,双方都很坚持,最后发现什么都没讲清楚,这其实是成长的代价。”
在华为手机品牌知名度几乎位于地平线的年代,为了贴近市场、了解用户需求,老板余承东还亲自到手机柜台卖货,找用户聊天。
供应链管理|P50延期半年发布,为何华为要力保手机业务不成绝唱?
文章插图

经过多年努力,华为一一克服四大挑战,挤入全球手机第一梯队。从中可以看出,人是时代的产物,所谓时势造英雄,品牌亦然,华为手机品牌从地平线升起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时代浪潮的推举。华为手机三亚会议召开的2011年,正是功能机向智能手机大规模切换的时代,旧的霸主诺基亚、摩托罗拉逐渐被苹果、安卓系厂商替代,整个行业面临大洗牌,华为入局,等于赶上了好时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