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障碍|孙燕教授:关注焦虑障碍患者的全病程治疗,陪侍人同样重要( 二 )
1) 医生角度:医嘱沟通不到位 。例如,有的医生给患者交待病情和治疗方案时不能彻底告知,患者往往不能理解,导致“阳奉阴违”:表面上听从医嘱,实际不去执行或者不能坚持 。所以有意思的是,临床上常见不同医生开具同样的药物,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案,产生的治疗效果却大相径庭,和医患沟通也大有关系 。
2) 家属角度:忽略了陪侍人的重要性 。一方面,很多患者家属不能理解患者的感受,认为焦虑症状是患者自身常态化的个性表现,因此家属在患者求医和治疗过程中起了反作用,导致病情迁延;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巩固和维持治疗过程中,随着患者自身病情的好转,他很容易忘记按时用药,家属需要发挥监督管理作用;还有,有些家属不理解全病程治疗理念,认为“是药三分毒”,病情好转就可以停,甚至阻碍患者用药 。所以家属的态度对于疾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
3) 患者角度: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我们知道焦虑障碍患者受症状影响,往往敏感多疑,对于药物的安全性问题非常在意 。所以患者需要主动摄取疾病知识,信任医生,相信治疗,达成良好的治疗联盟关系,才能推动疾病的良好转归 。
4) 经济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经济负担不仅影响患者当下的治疗选择和治疗依从性,也会给患者心理造成压力,诱发焦虑 。
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很多,其中人格特征和应对模式在焦虑发生、发展及转归方面有很大影响 。例如,如果医生不能说服一个追求完美、过分注重细节的患者,结果可想而知 。
在您看来,一种理想的焦虑障碍治疗药物宜具备哪些特征,优先级如何?有的医生认为,焦虑患者主观痛苦突出,求治欲强烈,药物起效速度与疗效的优先级高于安全性及耐受性 。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对于一种理想的焦虑障碍治疗药物而言,首先是安全、不良反应少;其次重要的是疗效好、起效快,我们希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通过药物带来信心而不是挫折和怀疑;第三是半衰期长,漏服一两次也不影响患者体内血药浓度的稳定性;最后是用药方便性,服药方法简单,对患者日常生活不会造成负担 。
就医生角度而言,药物的起效速度和疗效与安全性和耐受性同等重要;但从患者角度考虑,如果患者痛苦感受突出,那么优先考虑的是疗效 。然而无可避免的是,在药物在起效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表达可能严重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对于长期治疗而言,医生需要调动一切力量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 。
辩证看待苯二氮?的利与弊
您如何看待苯二氮?类药物在焦虑障碍/状态治疗中的地位?此类药物抗焦虑的优势及劣势有哪些?
苯二氮?类药物(BZDs)的优势在于起效快、疗效好:相比于其他药物“一周快速起效”的宣传,BZDs十多分钟就能够缓解患者当下的焦躁不安 。而且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在治疗轻中度焦虑障碍患者时联合使用短效或中效BZDs会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老百姓也因认可疗效而产生需求 。
实际上,对于BZDs来说,最惹争议的是长期使用的成瘾性,目前有观点称奥沙西泮的成瘾性相对较小,但是患者对药物的精神依赖还是不容小觑;其次,BZDs对人体的睡眠结构产生影响,间接地也影响认知功能,所以有很多患者反馈服用BZD后记忆力变差;以及最后,BZDs具有的肌肉松弛的作用(导致老年人跌倒)、呼吸抑制作用(睡眠打鼾,造成缺氧、睡眠呼吸中断等)以及药物半衰期长导致的宿醉反应(晚上用药后,第二天白天头晕、困倦、思睡),对于患者而言同样不利 。
推荐阅读
- 尿酸高|男朋友21岁就得了高尿酸,听说会导致性功能障碍,要分手吗?
- 医生|水淹后的放射科:患者的焦虑与医生的无奈怎么解?
- 抑郁症|口腔细菌与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有关?它是如何影响心情的?
- 增高术|断腿增高术有多残忍?外貌焦虑害了中国女生,也害了男生!
- 尿酸高|男朋友21岁就是高尿酸,网上说会导致性功能障碍,该不该分手?
- 心理学|心理学: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你的焦虑其实都源自一个问题
- 孩子|一个焦虑的妈妈,杀伤力有多强?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 抽动障碍|真的需要治疗!孩子总是挤眉弄眼,发出怪声,警惕抽动障碍
- 樊登读书|别让你的焦虑,拖垮你的人生
- 疫情|牛津大学发现疫苗“混打”效果好,感染新冠或致患者认知行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