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双相情感障的心理治疗

许多双相障碍患者希望通过寻求心理治疗来改善自己的症状 。那么,双相障碍可以用心理治疗吗?疗效怎么样?
其实,在急性抑郁期和维持期,联合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人际社会节奏疗法等心理治疗均可以有效降低双相障碍患者疾病复发率、减少住院次数和药物使用量,可以稳定情绪、增强社会功能和治疗依从性 。
研究表明,辅助以团体心理教育治疗,可延缓双相障碍患者复发、减少复发次数、减少住院天数 。近年来,新兴的互联网心理教育干预策略也可以提高双相障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自我管理技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常用的心理治疗策略 。
双相障碍|双相情感障的心理治疗
文章图片

一、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BT)是一大类包括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 。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的想法、情感和行为有内在的联系,如果给予病人较多和正确的有关疾病教育的知识,改变或纠正不恰当的认知,对其治疗和康复效果更为显著 。
大部分研究表明,个体及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预防双相障碍抑郁复发、降低抑郁严重性评分及抑郁发作时间、改善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可以作为双相情感障碍药物治疗的有益辅助治疗 。当然,其疗效到底如何至今依旧存在争议,需要我们未来进一步的探索和发现 。
此外,近年来在认知行为治疗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对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自杀观念、自伤行为、情绪失调、抑郁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DBT以辩证法基本原则为理论基础,强调患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理性与情感之间、接受与改变之间的辩证平衡与协调 。疗法的中心方法是社会心理技能训练和治疗策略的应用 。
双相障碍|双相情感障的心理治疗
文章图片

二、人际社会节奏治疗
人际社会节奏治疗(IPSRT)是一种以临床证据为基础,专门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 。其基本的理论假设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生理节奏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具有易感性,并表现出此类节律紊乱的症状 。
IPSRT关注的是生活事件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社会和生理节律中所起的作用 。有双相情感障碍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遭遇应激性人际关系事件时,触发了情感症状的发作,尤其是抑郁症状,针对这些常见的人际关系情境,帮助病人学习辨别和认识不恰当的社交方式与其抑郁症状有密切联系,从而改善病人的人际交往技能 。
研究结果显示:人际和社会节律治疗有益于预防抑郁复发和减少自杀企图 。此外,交往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社会功能缺陷,有利于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和保持,有利于保持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病情稳定,改善病人的预后 。
双相障碍|双相情感障的心理治疗
文章图片

三、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双相障碍的家庭治疗旨在提高照料者疾病管理技巧和自我保健 。
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治疗不仅降低照料者和家庭成员的健康风险,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抑郁症状 。早期家庭干预可以帮助双相障碍高风险青少年尽快缓解症状,改善心理社会功能,并且高情绪表达家庭的青少年,抑郁、躁狂症状缓解更好 。
综上所述,选择心理治疗作为辅助方案,能够有效帮助到双相障碍的康复及预防 。
团结奉献勤奋创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