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首都医疗甩卖,估值跌去近九成,一个国资办医的失败样本( 三 )


而且,首都医疗市属国企控股、央企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加剧了其管理、运营的低效 。首都医疗的管理者都是从北京各大国企抽调而来,“所以无论是在首都医疗层面,还是在他的股东层面,派系斗争严重 。号称混合所有制,内部基本上都是按行政级别在管理 。干啥事都像政府机构一样 。”知情人士坦言,首都医疗层面上没有什么决策权限,很多重要的决策没法拍板,还得往上报 。
决定医院成败的并不是资源好坏首都医疗借助国资背景以及政策优势,各种政策性内容执行通畅,扩张非常迅速 。“因为有国资公司在兜底,融资上,股东都有钱,支持首都医疗做了很多冒进的事,最后就全是烂摊子 。”
这和首都医院资源型战略密切相关:无论是通过合作共建、股权合作,还是业务合作的方式,首都医疗都是希望利用其深厚的背景,嫁接北京的三甲资源,和最好的医院的合作,“走的是上层路线,思路很好,但是最终发现落不了地 。”
就如“积水潭国际骨科医院”等多个和公立医院合作的新院区,最后甚至未能开业,直接反映了首都医疗走资源型的上层路线,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也不具备可复制性 。
“这些医院的问题不是在运营中出现的,是在并购和这种新院设立的过程中出现的 。”上述知情人士说,“更多的时候它是一个政治化的经营行为导致的 。一涉及到并购,这里面就这里面有大量的利益,有大量目前还未披露的问题 。”
背后驱动的资源和利益方太多,太复杂,首都医疗也难以把控全局 。有时候,一条腿断了,整个模式就全失败了 。
但是首都医疗始终坚持这一路线 。2019年离开首都医疗集团的原总裁隋国平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的博士生,曾在北大国际医院工作过,专门负责和北大肿瘤医院的合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首都医疗找来隋国平,也是看中了和北大肿瘤医院的合作机会 。
“但是国家推动社会办医的目的,是为了让你更市场化去竞争,不是说让你依赖原有的体系去耗资源 。”一位业内人士批评道,“想在北京薅资源,根本就没不具有可复制性 。相反,那些做的好的社会医集团、专科医院,其模式一定都是可复制的 。”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光是2018年到2020年,首都医疗资产就由22.73亿元缩水至14.84亿元,负债一路走高至18.34亿元,已经资不抵债 。同时,首都医疗的营收却一路下滑,净利润值连续三年为负,且亏损规模逐年扩大,2018年-2020年三年时间里,首都医疗就亏掉了12.92亿元 。
在北京市国资委的市属国企的排名里,首都医疗常年垫底 。到了2020年11月,北京市国资公司收到了来自北京市委第十轮巡视的意见——北京国资公司主责主业不聚焦,健康医疗等行业投资亏损严重,要求加快推进首都医疗集团退出工作 。
三甲云集的北京,社会办医“大树底下不长草”?首都医疗的失败并非孤例 。依靠北京大学的众多优质医疗资源,北大医疗集团及其主要资产北大国际医院仍然负债上百亿,年亏损10多亿,其收购案不久前才尘埃落地 。
首都医疗和北大国际医院的困境,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在医疗资源丰富,三甲云集的背景,社会办医真的很难成功吗?
很长时间内,社会办医主体都希望在三甲云集的北京,大树地下好乘凉,分得一杯羹 。但在落地的过程中,他们越来越多的发现,“现在基本上是大树底下不长草,因为大树跟小草他们都在争阳光,都在争雨水 。”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GAHA)主任庄一强告诉八点健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