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资本家和创始人双重挤压,传统VC能否绝境重生?

投资|大资本家和创始人双重挤压,传统VC能否绝境重生?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创业邦(ID:ichuangyebang),作者 | 狮刀,编辑丨信陵,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最近,美国风险投资家在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上发表文章《传统VC的终结》(The End of Venture Capital As We Know It),在投资界引发不小的关注 。
作者Sam Lessin是美国专注早期的小型机构Slow Ventures的合伙人,投过的案子有不少中国人熟悉的,比如新型券商Robinhood、环保鞋Allbirds、办公软件Slack,还有当红的社交平台Clubhouse 。
Sam说,相对于非传统的投资机构,VC投资的科技创业公司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他估计,到明年,非传统投资机构参与投资的创业公司在数量上将会超过传统VC 。
所谓非传统投资者,范围较广,通常包括成长基金(Growth Equity)、PE、养老基金、主权基金、投行投资部、家族办公室、对冲基金、企业投资机构(CVC),等等 。
曾经,这些机构都不涉足早期投资 。那是硅谷VC的传统势力范围 。
这意味着,首先,传统VC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
Crunchbase的一些数据支持Sam的说法 。
下图显示的是今年截至7月底,全球的机构领投和联合领投创业公司的情况 。在15家投资金额最多的机构中,传统VC只有排在末尾的a16z等一二家,其余都是非传统基金,比如愿景基金、老虎基金,银湖资本和高盛 。
以老虎基金为例,它管理的创投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对冲基金的规模 。“作为纽约的机构,老虎基金这几年简直面目全非了 。”一位从华尔街归国的投资人对创业邦说 。
投资|大资本家和创始人双重挤压,传统VC能否绝境重生?
文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高瓴资本也位居其中 。高瓴也不属于传统VC,它的创投基金2020年才成立,规模100亿元,占高瓴5000多亿元AUM(在管资产规模)的比例很小 。
类似高瓴的情况在中国很普遍 。根据烯牛数据,2020年出手超过20次投资机构仅85家,而这85家机构却撑起了2020年创投市场的三分之一。其中腾讯投资出手次数破百,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碧桂园成立的碧桂园创投、上汽集团主导的恒旭资本等CVC均有多次出手 。
阿里、美团、小米、字节跳动等也早已成为一级市场的主力玩家 。
其次,传统VC的生存方式也在变化 。
Sam说,未来VC机构想要生存,就要向全球化的金融机构看齐,产品线越拉越长,比如涉足公募基金,债务基金,等等 。换句话说,距离传统VC的定位越来越遥远 。
比如,源于硅谷,曾经纯正的红杉资本,现在不仅有全球性的交叉基金(同时投资一级和二级市场的基金),还公开对媒体宣称,在创业公司IPO之后,红杉会继续持有股份长达几年之久才考虑退出 。
延迟退出的收益可能大到超出想象 。以红杉投资的移动支付公司Square为例,2015年11月上市时的估值为29亿美元,8月10日收盘的市值达到了1,255亿美元,不到6年涨了43倍多 。
在中国的情况也是类似 。IDG资本和红杉中国都早已从初期的VC扩展到PE和并购 。据市场人士透露,头部机构已经开始介入母基金和公募基金的领域 。
金融在中国属于“牌照经济” 。志向远大的头部机构肯定希望从“人人私募”的红海中脱身,享受公募基金的“牌照红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