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资本圈越看越像娱乐圈( 二 )


好在,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也迅速走向泡沫化 。两年后,华兴资本的创始人包凡站出来发声,提出警惕风投散户化,反对中介机构将一级市场的项目打包卖给散户,推高市场估值 。
到2018年,资本寒冬已经成为具有行业共识性的话题 。无需行业的领头人公开发声,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热流退去:没有风口,找不到成为平台型企业的机会 。好不容易熬到了社区团购——被创投圈形容为中国原创商业模式的竞争赛道涌现,又因为拼多多、美团、滴滴等小巨头亲自下场竞争,迅速变成了大企业的游戏 。
资本|资本圈越看越像娱乐圈
文章图片

投资机构找不到坡长雪厚的赛道,就算红杉资本、GGV、今日资本等综合性基金,也得寄希望于投资消费品牌来寻求标准可复制的增长模式——它们为此付出的成本并不少,基本上是一家店一个亿的估值 。或者是投资回报期长的硬科技创新,还要冒着科技能否产业化的风险,沈南鹏都亲自喊话,AI企业多想想应用场景 。
资本行业的寒冬像钝刀子割肉般,一刀刀下去,割了近4年 。来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止7月中旬,今年私募基金机构已注销696家,创下近4年同期注销数量新高 。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倒掉的投资机构背后,是需要寻找新的职业方向的投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得到了好机会做了创业者,做了FA,转行到互联网大厂,或者是重回学校学习 。无论哪一种,都是艰难的开启人生的另一程赛道 。
【资本|资本圈越看越像娱乐圈】一位转型的投资人在朋友圈写道:人走顺的时候都以为是自己的能力,遭遇挫折之后,才发现自己取得的所谓成绩不过是时代的功劳 。
02、圈子当年从韩国毁约回国发展的吴亦凡,开始人生新赛道的一个关键是:抱上了京圈大腿 。
他相继与徐静蕾、冯小刚、管虎等人合作,他们都是京圈大腕儿 。后来,又依靠京圈里的华谊兄弟,打进港圈,参演了徐克、周星驰电影《西游伏妖篇》 。
华谊兄弟是京圈的符号之一 。京圈就是北京文艺圈,核心人物包括王朔、叶京、郑晓龙、叶大鹰等大院子弟,冯小刚因为跟王朔合作,拿到了进场券,王中军又因为跟冯小刚的合作,拿到了赠票 。
千禧年前后,北京影视圈火起来的艺人,90%都是这个圈子推出来的,那时候,圈子里的导演捧谁谁红、推谁谁火 。
第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徐静蕾就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之后导演了《我和爸爸》,该片集结了京圈大腕儿叶大鹰、姜文、张元,戏里,他们都是主角儿徐静蕾的绿叶 。除了京圈“顶流”徐静蕾,梅婷、白百何、王珞丹、王子文等,也都是享受到京圈红利的艺人 。
圈子,是娱乐圈的底色 。最顶级的资源,都在最顶级的圈子里流转 。
李安拍《色戒》时选中了汤唯,后者是好友赖声川推荐的 。李安从汤唯“眼睛干净”、“像父辈的人”的特质中,认定她会是王佳芝 。
资本|资本圈越看越像娱乐圈
文章图片

这并不奇怪 。依靠人的因素来推动价值产生的行业,很容易产生圈子文化 。这是行业特性决定 。再加上,中国绝大多数影视剧创作者居住在一线城市,多数由中戏、北影、上戏等几所学校培养 。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