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资本圈越看越像娱乐圈( 三 )


比如圈子里很有名的,北京电影学院校友会,会长、副会长的名单里,基本都是“腕儿”,其中包括陈凯歌、唐国强、滕华涛等名导、名演员,还有博纳影业的总裁于冬 。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30年里,也形成了自己的圈子 。这也是一个基于人而发掘价值的行业,不管行情如何变化,在一级市场的投资逻辑里,最重要的还是:投人、投人、投人 。
十年前,投资人习惯依赖的关系,主要来自校友圈、朋友圈 。
美团的早期投资人中,充满了清华元素 。天使轮的投资人,航班管家创始人连长是王兴的清华师兄 。将美团推到红衫投委会的张帆,是王兴创办校内网时的投资人,也是他的清华师哥 。同样在2011年就投资了美团的北极光创投,其创始人邓峰,也是王兴的师哥 。邓峰同时也是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的创办者 。
高瓴资本的张磊通过人大校友关系,认识了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 。SIG的王琼曾将今日头条的项目推荐给师弟朱啸虎 。在投资人的圈子里,校友、同事的人际关系,成为投资人获取信息和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 。雷军说自己只投熟人 。网易离职的“创业邦”,有创办了雪球的方三文,创办了陌陌的唐岩,创办了猿辅导的李勇 。
但万物都有生命周期 。京圈越来越成为上个时代的回忆,最近几年里,资本代替京圈,坐上了娱乐圈的c位,华谊兄弟在变卖资产度日,太久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冯小刚似乎已经被95后年轻人抛弃 。
投资圈的变动也无时无刻不发生着 。
曾经清北高校的毕业生是创业大军的主力选手,张天一北大毕业之后创办伏牛堂,戴威在校期间创办ofo 。彼时,一位刚刚进入投资行业的名校毕业生,还可以通过校友关系链接触到创业者——名校光环帮助投资人做到了“人脉变现” 。
现在呢?这一届的清北学子,毕业时最现实的理想是进入互联网大厂,在35岁的时候获得财富自由 。
像是SIG通过今日头条一个案子就创造了近千亿元的回报,投资该项目的王琼实现从董事总经理升至合伙人的完美转身的案例,或许会成为绝响 。
年轻的投资人们,他们的职业生涯也有太多变数,在创投行业大浪淘沙的阶段,没有投出过行业知名案子的投资人,没有上升通道 。没有成为合伙人,则表示没有独自募资的可能 。
当然,这远非现阶段需要考虑的事情,他们更加迫切需求是,寻找好项目,从而进到更好的圈子 。这是一个闭环:成为明星投资人,拥有名气,拿到更多的募资,得到更多对接好项目的可能 。但太多人卡在了第一步 。
03、效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在选秀类的综艺节目里,但如同十几年前的李宇春一般,在万众瞩目中出道,名字家喻户晓,甚至为海外媒体关注,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了 。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每个明星能分到的注意力都在缩水,更何况是新人 。成为负面新闻的主角,是他们被关注的最快捷渠道 。
内卷,在娱乐圈里成为共识 。
42岁那年,海清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向导演喊话,“请大家多给40+的中年女演员一些机会” 。与她同时上台喊话的,还有姚晨、宋佳 。
姚晨曾经在公开演讲中讲述,自己因为生养孩子影响了事业发展,于是离开大公司,成立小工作室,正打算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她有了二胎,工作室也在这年散伙了 。“我生了两个孩子,错过了很多好导演的好项目,等再回到职场中时,我的事业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年轻的时候,红好像是件容易的事,我甚至来不及反应,瞬间就飞上了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