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现象和新商业

小米上市提出的铁人三项模型,8年前就已经提出过;
第一是MIUI;
第二是手机只能硬件;
第三是雷军为IP引流的网红电商(电子商务);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小米实践着新商业的四个特性(新用户、新国货、新零售、新制造),把曾经日本消费升级成功的特性重现;历史背景下的小米在这套模式里面经历三个重要过程。
第一是卓越的爆品策略,爆品赚的是流量不是利润,最后用户量大,但是不赚钱,最终买给了不打算靠这个赚钱的亚马逊。当时的小米也就是缺乏资本视野的管理,最终放弃了卓越。
【小米现象和新商业】第二个就是凡客:产品体验为驱动:复制卓越成功的点,最开始靠低价的服装引爆,这一次雷军有了三级火箭的视野,但是问题就出在,产品硬核随着SKU(库存量)的不断扩大逐渐失控,品质出现问题。
资本市场做出成绩的两个点,(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不对左手流量、右手品类,凡客没有做好硬核,动作多次变形。引出下面的小米。
小米建立了很好的产品硬核,已产品体验为驱动,并且建立了自己的产品金线。产品性能、价格、服务建立了金线,接着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操盘全行业链降低的利润,保持动作不变形、不动摇。
中国现在能无限复制自己同一套成功经验的企业就是两个,一个是小米,一个是腾讯。
小米对它所推的新产品的核心赋能,先分三个阶段:早期,是集中资源提升产品力;中期销售精细化操作,长期因为产品强,渠道扩张得好,加在一起就是爆品。
小米的崛起很重要的原因是新零售,亚马逊的A9算法和优衣库提出的SPA,优衣库的核心是把供应链延伸到材料供应商,并且数据全链条打通。小米其实有几个梯次。
1.众筹和广泛的供应商合作伙伴 ,大概两万个SKU; 2小米商城是2000SKU;再到线下的小米之家是200SKU.当年卓越的口号就是显示线上精品店,极少精品店的策略。所以小米新零售和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这些唯独,都是模仿优衣库,从原材料到供应商、产品策划、产品生产,一直到销售全部打通。接着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都是拿到了亚马逊A9核心指标,然后再做互联网创新~
流量运营问题,一个层面,流量的启动是从雷军的个人IP开始的。相比之下,优衣库线下很强,线上很一般、自己的APP也没多大特色,这和自己的业务特性关系有关,就是不能把流量向任何一个单品集中。但是小米不同的是你一定会有雷军的个人IP和小米手机这样超级单品来或者超级IP来承接所有的流量,保证流量的持续性。15和16年小米流量不够了,小米学习ov的流量策略(娱乐流量、明星流量、线下流量)全部弥补上来。总结起小米特性就是从卓越精品店到凡客、优衣库的SPA策略,以及亚马逊A9的经验一起再加上雷军个人驾驭互联网流量的粉丝经济策略。
消费升级,智能手机换代,网红电商加在一起,才有了现在的小米。
总结,我们现在进入消费升级的时代,雷军20年实践,走通了中国新品牌的路,(学习日本和美国世界级企业的经验),未来20年也是中国品牌崛起的时代,也是未来企业家的任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