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瓶颈期的感想

最近更文越来越慢了,看着许多写作者每天日更,文章质量还那么好,引经据典、信手拣来,由衷的佩服。
看得出许多写作者知识储备丰富,内涵深刻、行文流水,真是越看越焦虑,我把手机翻来翻去,从微博、朋友圈、公众号、到qq空间、知乎,就是不敢再下笔写,感觉自己写的不能见人,也没素材可写,脑袋空空如也,怀疑自己写文章的意义。
写作瓶颈期的感想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近让我感觉很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上次一篇文章才两位数阅读量,关注数1512,才几十的阅读量,这是大半年来的首次事例,太打击我了,顿觉信心全无。
【写作瓶颈期的感想】公众号关注数也是反降不增,同等号互推也没啥效果,大咖们又不带咱玩,公众号好似是个封闭的写作平台,耗时耗力,还如同个鸡肋,就当个“印象笔记”在记录,全然没有了当初的激情澎湃,雄心壮志了,现实磨平了棱角。
一个写作者写上大半年后,把自己和身边人值得写的故事都写完了,就觉得自己下笔没东西可写了,若找不到突破的话,再写就有种旧瓶换新瓶的感觉。
每一个写作者,每隔几月,都会感觉自己进入了瓶颈期,会焦虑不安,抓耳挠腮,越着急越压力山大,甚至有的还失眠。
不管是知名作家还是新手小白,写作的初期都是以“我”的角度去看去写,写的都是“小我”,许多知名作家的处女作,主人公往往都是本人的影子,琼瑶的《窗外》,张小娴的《面包树上的女人》相当于自传体小说,女主角都是作者自己的经历。
随着阅历思想的不断增强,文笔想像力的逐步锻炼,就会从写实走向写虚,会从“小我”走向“大我”,会有内而外,会把别人的故事举一反三,裁剪糅合。
我们得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学会虚构。
想起懂懂老师曾在文中说,写作若没素材写时,多采访多旅游,提高眼界,走出去多接触不同的人,多收集素材资料。

要多看历史哲学,文史不分家,要知道中国的朝代更迭,四大名著每年都要反反复复去读,去钻研,哲学使人变得爱思考,更深刻,最好每年还能出国两趟。
前面的几条努力去勾一勾,或许还能实现,都是在能力范围内,靠毅力和决心而已。
但每年出国两趟,以我现在的能力条件根本难以达到啊!如果未来我每年能出国旅游,去领略大好河山的风采,去见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欣赏形形色色的人,看看这色彩斑斓的人间万象,真正能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我会心满意足,不虚此生。
写不出来的焦虑到底要怎么办呢?
真正写不出来,就别在强逼自己,放下笔,多看看书,或者换个读书写作场所,周末去图书馆,感受不同的氛围,去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聊聊天,多倾听不同的人故事,去看看美景,他们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用印象笔记语音把某一瞬间的想法记录下来,周末出去旅游时多拍些照片,待休息一周后,一起整理成文。就是趁写作瓶颈期空档,多储存些写作原料,做到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有句话说得好,焦虑的原因常常是你的能力满足不了你的野心!

是的,我也想每天洋洋洒洒几千字,又能有质有量,也幻想能成为签约作者,希望公众号粉丝每天都能直线飙升。
可理想太饱满,现实太骨感。
于是,我们都越来越焦虑,每隔几月还有个写作瓶颈期,有时好几天一篇千字文都憋不出来,人也吃不香,睡不踏实,那种无力感只有体验过的人才懂。
消除这种状态,还要靠自我调节,或许是我们功利性太重,对自己要求高于了自己的能力。

想起《心灵捕手》中的那句台词“成功的含义不在于得到什么,而是在于你从那个奋斗的起点走了多远。
像我这样没有学历,起点低,来真是叫“白手起家”,在其他平台没有任何存稿积累,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走。
喜欢胡适的那句“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记得十年前我在服装厂打工时,习惯晚上下班看些杂志书籍,曾有老乡常说,还看什么书啊?有那时间不如多睡睡觉,再看那些又有啥用,十年一过,大家还不都成了村妇。
即便是村妇,我想我也是与众不同的村妇,是爱读书爱写字,有情怀的村妇。
我们焦虑,我们觉得自己写作到了瓶颈期。恰恰是证明,咱已比过去的自己进步了,已经从起点向外迈出了很远,不是吗?

最后套用很火的那句“一定要很努力,但千万别着急”,你我共勉。

通过写作竟带了这么多机会
来写作后除了获得3k+的稿费,更重要的还有这些……

如何能快速拿到微信公众号原创?

欢迎您的来访,我是齐帆齐,一个不甘将来做村妇的女子,有生之年,欣喜相逢!但愿能有您的关注,谢谢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