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舍有得,又到打掐西瓜时

打掐,这个词是故乡的一个方言,相当于我们普通话里的修剪、打理的意思。所以,顾名思义,打掐西瓜,就是专业术语里修剪瓜蔓的意思。

也许对于很多没有种瓜经验的朋友,肯定是一脸懵,其实真没什么。就在故乡那方圆百里,有些地方向来没有种西瓜的传统,导致许多庄稼汉对于西瓜还需要打掐这件事,头一次听说,也是十分地惊奇。
不过,西瓜真的必须打掐?客观上讲不存在必须,因为即便不打掐,也会结出西瓜的。只是,对于一些以西瓜为主业增收的乡亲,就必然通过主观手段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收入。

打掐,就是这样被乡亲们派上了用场。

01

故乡,不知什么原因,每逢村子里开会抓阄分地,乡亲们都会分到一块靠近河边的沙地或沙土地。虽然面积大小不一,沙地质量参差不齐,但好在人人有份,家家户户都有机会种一点西瓜。总归,这也算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吧。

我家也不例外。小的时候,我家时分了两亩沙地,一亩属于不耐旱黄沙地,一亩是微微耐旱保墒的沙土地;十年前,我家还是分了两亩地,只不过全部折成一个大块沙土地,方便用来耕作,一直到今天。

不管是从前,还是当下,不管是在黄沙地还是在沙土地,我家年年都会种上西瓜,里面套种花生或者芝麻、棉花来增收。

眼下这个时候,麦子已经收仓入库,秋作物也都差不多种齐了,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幼都全心地扑到各自的瓜地里,忙着这关键的农活。

浇水、施肥、锄草、打芽掐蔓、压蔓等一系列的农活,每一步都关乎乡亲们西瓜的产量和收入情况。如果真要分个轻重缓急,打掐西瓜这步,可以算得上是首要任务啦。

为何这么说呢?如果一大块西瓜地,不去打理枝蔓,任由它去自由自在,那么即便你施再多的肥,浇再多的水,都是白费力气,水肥全部跑到瓜秧上了,自然不往瓜果上攒劲。

早年间,村子里有户中年夫妻,因为闹了矛盾,任由着西瓜秧自由自在。

等看到其他乡亲都大车小车地往集市上拉大西瓜,卖了一车又一车,他们才赶紧跑到自家地里摘瓜卖。可是,夫妻两个人,从地这边跑到地那边,只垂头丧气地摘来一个又一个碗大的西瓜,也只是装了一马车,就结束了一季的收成。夫妻两个人,只能无可奈何地站在路边,羡慕着乡亲们的丰收。

02

【有舍有得,又到打掐西瓜时】今年,当地有人承包了几十亩地,全部种了西瓜,眼下正是打掐西瓜的时候,自然主家忙不过来,只能花钱请父亲和其他几个乡亲来帮忙做这个事。

可以想象的到,父亲必定戴着一顶麦秸帽,蹲在瓜垄边,弯着老腰,一棵一棵地打掐,一步步地向前挪动。

往年,我在家里那会,也是没少干这种活,一天下来,不是腿麻两眼发昏就是腰疼胳膊酸,甚至能把光着的脊梁晒脱皮。

这确实是细活,辛苦活,也是简单农活,急不得,必须一步步来。

我们打掐西瓜,往往需要眼到、手到。首先选出两条或三条长势好的主蔓,然后把其他多余的枝蔓用指甲狠狠地掐断,即便有的枝蔓已经挂上了拳头大的西瓜,也要掐了。年少并不懂这里面的小窍门,问父亲。

“爹,你看,这条龙头(瓜蔓下同)都挂了瓜,不用掐吧?”

“掐了,掐了,不用看,这个瓜早晚要落的,坐不住果的!”也许父亲看出我内心的舍不得。

“为啥啊?”我一边不用心地掐,一边追问。

“不为啥啊,你木看那根龙头长势都不好么,水啊肥啊,肯定都被那两三条长势好的吸跑了,木养分它还咋坐果啊!”父亲笑着说。

“可是,已经这么大了,兴许能挂住呢,就肯定能早点吃上西瓜,你也能赶个好价钱,掐了太可惜啦!”我继续问。

“哎呀,让你干活哩,你来打破砂锅问到底啊!就算能够坐住果,也肯定长不大,一个个长的跟蛋包子似,要它有啥用!不信你可以插个棍,做个标记,先不掐,等将来熟的时候看看都知道了!”父亲一边说着一边火急火燎地往前赶活。

我还真的从路上找来几根树枝,分别系上红布条,并把它们一一插在我特意留的几棵西瓜秧边。

随后,我跟父亲遇到其他长着小西瓜长势不好的瓜蔓都一股脑地掐了,花了两三天时间把二亩地西瓜全部打掐完毕。

收拾干净整洁的西瓜秧,通过不断地施肥浇水,简直一天一个样。瓜地很快就成了碧绿的海洋。一株株金色的花儿,在阳光和风雨里,在蜂蝶的飞舞下,每一个雄蕊都精彩夺目,迎风大笑;每一个雌蕊都是柔情脉脉,牵着着一个个毛茸茸的如仙女果大小的孩子,向乡亲们微微地笑着。

后来,等到有的乡亲已经开始采摘西瓜上市了,我跟父亲也去自家地里转转,看能不能找个熟瓜吃。

其实,吃瓜是次要,主要心里想着自己当初特意留标记的那几个瓜肯定也该熟了吧,顺便瞅瞅它们吧。

果不其然,留了标记的那些,如同一个个早产儿似的,有的不知何时已经夭折,只留下黑乎乎的残痕;有的后天发育不良,变成葫芦般的样子;有的不知道何时停止了发育,孤独地躺在沙窝里忍受热浪的烘烤,皮也已经微微发黄,大概只有三四斤的样子。

那些没有做标记的,却一个个圆滚滚的,像孕妈妈们日益凸起的肚子,还在暗暗地生长变大,让我们不好意思打扰它们。

父亲,随手摘了一个之前做标记的西瓜,用手掌轻轻地一敲,便流出了血红的汁液,甜甜的味道溢满了鼻孔和口腔。用手掰开西瓜,一个个黑色的西瓜子,分外显眼,瓜瓤也在阳光下,微微眨着小眼睛,亮晶晶的,让人不忍心下口。

就是这样,打掐了西瓜,剔除了那些不必要的枝蔓和果实,才有了后来不一样的结果和丰收。

这些与我们的人生又何其相似,很多时候就需要狠心舍去一些东西,自然而然就得到一些新的东西。每一次成长,不同的选择,都有不同的结果。

智慧的哲学,从来都不是特有的,而广泛存在任何地方,就连这乡亲们种瓜,打掐瓜一类简单农活,都充满着生活的智慧,哲学的艺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