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看电影

南征北战看电影
文章图片
照片来源于网络 弄不明白现在的年轻人经常去看电影,动辄花费就是几十块,难道他们不心疼?说实话,影片资源不要多长时间网络上就有了啊!难道是支持正版?可是过一段时间,“爱奇艺”上线了也可以看啊!难道是他们说的享受那时光?
【南征北战看电影】还是有点不明白,难道在影院看电影是享受,在家看就不能享受?难道早看那么几天,心里就特别舒服一点?心想还是现在的孩子不懂得节约,不知道挣钱的辛劳吧?如果他们知道我们过去是怎样看电影的,他们可能不会这么理直气壮的了。
看电影对小时候的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就像现在的穷人,咬咬牙想买一点高档名牌货,但一年到头总买不了几件。看电影也是如此,每年放映员到村子放映的机会也只有那么几次,所以看电影对小孩子来说,就像过年或过节,满怀期待,满怀兴奋,满怀激动,往往会不顾一切想方设法都要看上。不仅在自己村上看,还长途跋涉去邻村看,即使重复看也心甘情愿。
我们生活在水乡圩区,一条条宽大伟岸的圩埂把一个个村落围在其中。曲折的圩埂围成的一个围就是一个圩区,当时乡镇的设立也是按圩区划分的,所以有时候隔着一条河的两个村子就隶属于不同的乡管辖。同样,从一个圩区到另一个圩区,如果没有桥,那只能坐船了。
大多村子依圩埂而建,有的隔一、二里地,有的紧挨着;但有的则处于围的中间,交通特别不便。要说路,仅仅是能容二人擦身而过的乡间小道。如果不走土路,那就只有划船了。
地域观念一直是农民固有的,对外村天生的警惕性与生俱来,更不要说是外乡了。特别是那段灰暗时期,人们为了抢水、抢田,不仅钉耙锄头这些家伙上场了,而且民兵手中的步枪的扳机也扣响了。因此有的村子之间有世仇,有宿怨,而有的却因宗祖一类的历史渊源好得像一家人。
当自己村上放电影时,我们就成了给亲戚送鸡毛信的“海娃”,通知他们过来看。当然这都是礼尚往来的,他们村上放电影时,我们也同样会接到通知。快天黑时,兴奋的我们总要跑到放映的打谷场,先看他们埋竹竿、挂幕布。当两根高高的竹竿把一块醒目的黑边白帆布撑开后,我们才“放心”地回到家吃晚饭。
夜色降临,全村男女老少端着板凳、椅子往稻场赶。实际上我们早就到了,我们一边“陪”着放映员安装和起动发电机,一边“盯”着他们测试和放映胶片。终于在一片嘈杂声中,电影开始了,我们立即变成了“听话”的孩子。
首当其冲是当然是记录片,我们盘腿坐在帷幕下面,仰着头,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就连防治吸血虫的内容都看得津津有味。当激动人心的正片开始时,我们变得更加“认真”了,更加“安静”了。尤其是放映我们最喜欢的战争片,如《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整个人更加聚精会神,热血沸腾。
我们怀着强烈的对敌人的恨和对解放军的爱而心潮起伏,当我们胜利时,我们长吁一口气,如释重负,脸上顿时露出幸福的笑容;当敌人暂时获得主动时,我们屏息凝神,咬牙切齿,恨不得上去把鬼子痛打一番。我们与电影中正面人物的形象“同命运,共呼吸”,他们难过我们也难过,他们高兴我们也高兴。
要说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我想很大程度就是通过这些电影不断影响的结果,因此我们这一代人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人民解放军,热爱千千万万为新中国的胜利而付出生命的先烈。从不怀疑,从未改变。
电影结束后,人们都陆陆续续回家了,我们意犹未尽,看着放映员收拾东西,就询问他们下一站在哪。一旦获知了下一站的消息,我们又是兴奋得一夜难眠。
我们到外村去,小伙伴们一般都三五成群,生怕在月黑风高夜走散,还担心落单了一旦受人欺负就麻烦了。我们主要任务是去看电影,不会无端惹事。当然打架的概率不是没有,而是让比我们大一点的孩子给承包了。
在人家村上看电影,我们不能肆无忌惮想坐那就坐那了,好的位置都给本村人给占掉了,我们只能挤在人群堆里荡来荡去。虽说不是放的新片子,我们依然看得很仔细,像第一遍看时一样认真。于是转战几个村子,我们就看几遍电影。南征北战的不仅有电影中的解放军,还有我们的放映员,还有我们。
往往有些电影不是在自己村首映,所以当听到邻村有新影片的消息,那紧张,那期待又让人心潮澎湃。无论如何都想着前往观看,不管路途遥远,无惧黑灯瞎火。真的,有时候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我们在没有电筒的情况下,我们不知道是怎样回家来的。
有时候到邻村去看电影,不仅仅需要走路这么简单,有时还需要乘船过渡口。像我村和木樨村就是,面对面,就隔着一条不宽的河。来往只有一条木船,靠着船上面的一条钢丝绳来往穿梭。
白天还好,秩序井然。然而一到对面晚上放电影时,电影开始前,大家一齐挤在渡口你推我搡。渡船一到,全部蜂拥而上,总免不了有那么几个人“扑通,扑通”掉下水。放映结束后,情况依然没有改观,都想挤在第一时间回到家,同样免不了又有几个人成了落汤鸡。如果不幸“中奖”,不免让人恼火而沮丧。
同样让人感到沮丧的还有,如果遇到发电机不工作或停电不放映的情况,我们会很失落、很沮丧,甚至会很难过。如果遭遇下雨,心里的那个焦急简直无法形容,恨不得自己顶一块偌大的帐幕帮放映员遮风挡雨,帮所有的人遮风挡雨,让电影完完整整地放完。
后来,有了电影院,有了电视,没露天电影了,也不需要南征北战了。现在人到中年,有时还会想到当年走村串户看电影的情景。有一天,我路过原来的那渡口,渡船早已不在了。我忽然想,当初我们为什么非要冒着掉水的危险,千军万马都想在那个时间挤上船?为什么我们不等一等,等到人少了再安安全全过河呢?
到今天,我还是没有完全想明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