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交待给你的事办完了,就不能回个话么())

你是一家婴儿车公司的CEO。前几天,你接到了一个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投诉,句句在理,针针见血。你非常重视,紧急召开高管会议,研究对策。讨论了几小时后,各部门都有了不少改进的提议,你也给出了很多要求。最后你说:我不看广告,看疗效。立刻行动起来。散会。
你对大家的态度都很满意。直到有一天,你找来负责产品的副总裁,问:“对了,上次开会时,我让你派人去德国考查一下他们的质量管理体系,你们去了吗?感觉怎么样?”他说:“啊?我正在忙质量改进的事,还没空想这件事,真要去考查啊?”
你一口鲜血喷在键盘上。这么重要的事情,副总裁没放在心上。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副总裁笨吗?是因为他缺乏执行力吗?
都不是。这是因为你的公司缺少一种叫做“PDCA循环”的管理文化。
【PDCA循环(交待给你的事办完了,就不能回个话么())】概念:PDCA循环
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P-D-C-A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Plan(计划),Do(行动),Check(检查),Act(处理)。戴明是一位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却成名于日本。在他的帮助下,丰田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丰田喜一郎说:戴明是我们管理的核心。日本甚至为戴明设立了质量管理领域全国性的最高奖: 戴明奖。1980年,他的文章《如果日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被美国国家广播电台(NBC)广播,戴明终于在美国本土一举成名。
这是一位真正的大神。他认为,高质量,不是来自基于结果的产品检验,而是来自于基于过程的不断改善。后来,他的理念不但被用于质量管理,更被广泛地用于企业管理领域。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你的问题不是没有计划,不是没有行动,而是没有检查,更没有处理。如果用PDCA循环,你应该这么做。
运用: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
第一,Plan(计划)
你的紧急会议,其实就是一次计划会议。严格来说,一个“戴明循环”式的计划会议,有四步:1、根据现状找出问题;2、根据问题找出原因、3、确定主要原因;4、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计划。
这一部分,是大部分同学们最熟悉的。但是,一个PDCA循环式的“计划”,一定要有“Who do what by when”,也就是:“谁在什么时间之前做什么”,发给大家,而不是口头布置。
对于IT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强烈建议尝试使用一些基于小组的任务管理工具,比如Teambition,钉钉,或者Outlook等,把每一条Who do what by when拆解,并发到他们的任务栏里。
第二,Do(行动)
行动,是最占用时间,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有了计划,以及基于计划分解的,分配到每个人任务栏里的,有时间限制的具体任务,执行就变得责任明确、优先级清晰。
第三,Check(检查)
每一件交代出去的任务,就像一个扔出去的回行镖,最终必须回到你的手上。这是PDCA的关键。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同事,你交代一个任务给他。他说好的,但是从此就杳无音信了。有一天你实在受不了去问他进展如何,他说:我早就完成了啊。你心里想:交待给你的事办完了,就不能回个话么?
“就不能回个话么”,就是,收回那只回行镖。
同样,对IT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可以借助我提到的工具,自动提醒任务发出者、接收者双方,确保每件事情,都要接受检查。它们最终只有“完成,放弃”这两种可能,不存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种状态。
第四,Act(处理)
把Act翻译成“处理”有点别扭,但这是为了区别于Do(行动)的。处理不是行动,而是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标准,或者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总结成功经验,是“处理”这个环节极其重要的工作。比如得到有一个产品,叫“得到品控手册”,就是把得到团队,和专栏作者,各个知识生产运营的“戴明循环”产生的成功经验,变成运营标准。“得到品控手册”每更新一次,整个得到平台就滚动上了一个台阶。
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也很重要。这将保证,问题一旦出鞘,最终一定会被解决。除非大家决定主动放弃,否则不可能出现做着做着,这个问题再也没人关心,从此不了了之的情况。
小结:认识PDCA循环
戴明认为,质量管理,企业管理的关键,是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关键,是Plan(计划),Do(行动),Check(检查),Act(处理)这四个流程组成的循环。
一旦发现问题,就启动一个PDCA的循环,直到问题最终解决。这个一环接一环,大环套小环,阶梯式上升的PDCA循环,帮到了丰田,也能帮到你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