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印象

我第一次来西安,是2013年的夏天,那时我刚刚高考结束,跑到小舅那里找了一个大排档的工作,那时,小舅的眼睛还可以看的清这人世间的色彩斑斓。似乎从2013年路过西安的那一天起,预示着这前半生都在不停的奔波之中。
2014年,考上大学的我途径西安去千里之外的省份上学,在西安我大舅送我进站,为了赶火车,在西安的车站从头跑到尾才将我送进车厢,一个人一路站票站到了黑龙江。
2014年冬天,东北的高校放了假,我拖大舅的女儿给我在西安的回民街找了个临时工,给自己赚点生活费,主要是给一家叫做"巴郎部落"的手工店给人卖东西。那时才算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西安。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那年放寒假去西安是在临晨4点下的车,大舅的女儿已经怀孕了,挺着个大肚子来接我,领我去她租的小屋里,打了个车开到钟楼,从城隍庙的那条街上下来,步行去所住地,一路上寒气逼人,路上垃圾成堆,由于是临晨,西安的街道给我一种脏乱差的感觉。
由于连夜赶火车累的不行,于是到了大舅女的住的地方以后我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大舅的女儿就领我去了"巴郎部落",刚出门,眼前的景象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叫卖的小吃店络绎不绝,手工店,饰品店,琳琅满目,和凌晨看到那个黑漆漆,荒凉的景象完全不沾边。

西安印象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店里简单和巴郎部落的老板交谈了两句,说好了工资和工作时间,我答应老板先安排住宿,第二天开始上班。也就是在那一个寒假整整3个月,我意识里的很多东西都悄悄的发生了变化。早上9点上班,晚上10点半左右下班,我不爱说话有些读书人清高的性格在卖东西时突然变得伶牙俐齿。在我从小到大的时光里,我觉得中国的很多人都像我一样贫困,但是在那里,天天络绎不绝的游人中,在一克玛瑙石买到15块钱时,当人们心甘情愿掏出RMB来消费时,我突然站在"巴郎部落"的门口明白了一个事实,我以前的认知是错误的,原来在那时起,中国的很多人的生活早已在我们之上,他们有很多的钱,起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我深深感知西北农村家庭的人生活犹如浮萍……
"巴郎部落"是一家感觉很不错的店,处在繁华的闹市中,却独有风韵。因为这家店主打民族风,老板或许在很久以前就去了很多地方,所以那个店里有丽江的名谣碟片和民族饰品的手链,项链,还有新疆风格的和田玉,戈壁玛瑙。
【西安印象】
西安印象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巴郎部落的门口放着一个木墩,上面清晰的刻着"巴郎部落"四个大字,门口放着6寸~12寸大小不等的手鼓,门口的右边放着不知道从哪淘来的碟片,用综色的圆木板刻着"淘碟"两个字,在竖着一次摆放的碟片前面,总会有几个姑娘轮流随着门口播放的丽江民谣拍着"咚嗒嗒咚咚哒"类似的旋律。有喜欢乐器的朋友,把小手鼓带给家里的小朋友,给自己买个敲得响的拿回去做个饰品心满意足。那时虽然没有休假时间但日子也过的快乐简单,我也是那时,被店里的几个小姑娘教学手鼓,学会了几个简单的拍子,没事就坐在店门口敲敲鼓,偶尔敲着敲着,卖出去很多鼓,卖出去很多丽江民谣的碟片,原创歌曲,那时民谣歌手"赵雷"还没有很火,但赵雷的《画》已经在那家店放了很长时间了。当人潮在夜晚散去,在快到晚上10点时,路上叫卖的小吃店的小伙子再也不喊了,路上的各种小店渐渐开始收拾关门,整个街上寥寥无几时,我就坐在淘碟的门口,呆呆的听着各种各样的民谣,在没有喧嚣的夜里,音乐在那时变得无比纯粹,这时偶尔间冲进来几个一起逛店的朋友,成交一件商品给他打个折,一天的生意才结束,那时候,那条街也开始渐渐灯光灰暗,我能想到游客留的吃的垃圾又在街上七横八竖,第二天早上起来去上班,路面又出奇般的被清理干净。
2015年的冬天,我再一次在寒假为自己赚取生活费,这次我没有选择去西安,我跟着室友去了北京大兴的一家小型医疗厂,没日没夜的在流水线工作,四六制的工作时间,让我时常颠倒黑白,有一天在凌晨下班还以为是下午,给我妈打去了电话,结果被告知是凌晨,那时真的是累,工作一周下来感觉全身的骨头都散了架,终于坚持了一月半之后我又一次途径西安,在朋友那里住了两天,去了大唐芙蓉园和汉城湖玩了玩,再一次去"巴郎部落"老板在游人不多的人里认出了我,愉快的聊了聊天,老板还开玩笑说让我过年留下来帮他卖东西,我笑笑说今年在北京吃了太多的苦了,就不来了,回家过年去。
2016年寒假,我再一次在一个清晨拉着行李箱走进巴郎部落,再一次异于常人的为自己挣大学生活费,老板娘看到我时也有些诧异问我怎么来了呀,我说还招人不,我又来赚生活费了,说完两句大家都笑了,那时巴郎部落的风格还是民族风,但是街上做民族风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了,老板就开始买包了,店里只有少数是饰品,当然手鼓还在,那一年赵雷火了,店里有赵雷歌的碟片销量很好,于是就开始卖包,而2014年的老板和2016年的老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变得越来越像个商人,每一次讲价都斤斤计较。那时西安那条街上的布局都还没怎么变。
2017年,我大三了,要实习了,留在了北京,直到过年才回一次家。到了2018年的现在,我一直待在北京,如同大多数人遇到的初来北京惨淡的生活一样,我起初也是在北京的夜里崩溃大哭,房子漏水,工作折磨,后来转辗到了这家单位这才稳定下来,算起来,已经有整整一年的时间了。
2018年11月16日因工作出差,我再一次来到西安,西安的天气下着小雨一直不停,冷嗖嗖的凉风刮进行人的身上,掖了掖衣服走在西安小雨的街头,西安已是真正的深秋了,高大的梧桐橘黄色的叶儿厚厚铺满街道,橙色的柿子再高校挂满枝头。意兴阑珊转车再去了回民街,而眼前的景象已早已不似当年!
商业化日益严重的回民街,似乎从前那些闲适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和友人走在街头,想再去巴郎部落敲手鼓,一路上却发现多了很多的新店铺。其中有好几家鱼疗店在叫卖的小吃街的夹杂中显得格外突兀,在街上向鱼疗店望去,有几个男人伸着自己的大脚丫子在玻璃池里泡着,那些鱼在池子里游来游去好不惬意。我们走在曾经的"巴郎部落门口",却不见"巴郎部落"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买明信片的小店。走进店去早已不见"巴郎部落"的格局,店里有个姑娘,我问她"你们什么时候搬到这里的"?她告诉我"一年前就搬过来了",我再次追问,"那之前的那家巴郎部落搬哪了"?她告诉我"她不知道,只是他们搬走了,他家的店就租下了这个地方,已经很长时间了。"
和朋友走出回民街,去"大冰的小屋听民谣",几曲过后,我想起了曾经的"巴郎部落",只有那些熟悉的民谣飘进我的心里,陪我浪迹天涯……
西安印象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