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文正公家书》之有感一二

知湘乡曾国藩文正公许久,因某人和文正公同姓,五百年算是一家,故生出些许亲近之感。然虽知其名,并知其乃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但更深入的细读研究却是从来没有的。今既得闲暇,故细细读来,聊以记录读后之感。
此家书分上下两集,由线装书局出版,橙色书封,古朴精美,首页书曾文正公家书几个楷体大字,苍劲有力,古风之意已铺面而至。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一种最高理想境界。《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谓:“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说的明白透彻一些,即为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严谨治学。而从家书中的详细记载来看,曾国藩有此成就绝非一日之功、正是终身对自己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并之以专才使其成为一位集修身、治学、治世、治政、治军于一身的"古今第一完人"。
家书中所记为曾国藩与祖父母、父母、兄弟之间的书信往来、文字简明、读来毫无晦涩之感。内容涉及治学、人伦、孝悌、经济、时政等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其中给人最有启发的当属治学。
曾国藩在给其四弟、六弟、九弟的书信中多次阐明自己治学读书的态度。他写到"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从一个天资平庸之人一步步成为治学大家,践行此三者数十载,可谓有志有识有恒。在别的场合,曾国藩也曾经说:“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从这些一再地强调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曾国藩对有恒有着特别的体悟,“恒”之一字在他心中有着特别的分量。
除了恒以外,曾国藩还在家书中对自己的几个弟弟反复强调治学当以专为第一要诀。他说"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猛火煮,后用慢火温。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苦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此强调治学当专。
【读《曾文正公家书》之有感一二】有恒,贵以专,万事可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