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知识躺在脑袋里,用起来才能有回报(知识管理系列三)

最近一直在研究知识管理的知识,才发现,知识的使用是如此重要。
我尽然像“金屋藏娇”一样,让知识躺在脑袋里,不舍得用,生怕用了就少了。
正如那句俗话:“不行动,你还是那个怂样”。
“不用知识,你只是在自我陶醉。”
别让知识躺在脑袋里,用起来才能有回报(知识管理系列三)
文章图片
在黑暗里的知识
一、不舍得用知识,因为我们以为自己得到了“武林至尊秘籍”。
记得刚接触某个牛逼的知识点时,或者看到某句牛逼的话时,
比如:“成功总是有很多父母,失败总是孤儿”
这句话,我拜服了,在网上或线下活动中,常常听到老师或某些成功人士,在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错了,然后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但“成功总是有很多父母,失败总是孤儿”却有一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直接,干脆,醒脑。
这种“顿悟”的感觉真好,久久回味,不愿离开。
当知道了后,就像如获至宝一样,藏着掖着,不愿把这个“秘籍”告诉别人,就像是《易筋经》总纲,生怕别人学会了怎么办?超越了自己怎么办?
殊不知,你以为的“秘籍”,对别人可能真的没那么重要。
古往经来,能顿悟的,也许只有“慧能大师”,普通凡人,能“见悟”,已属不易。
究其原因,是我们固有的“稀缺思维”所致。
从小到大,父母教育我们要省着点用,省着点吃,因为用完了、吃完了,就没有了。尤其是经历过新中国饥荒的父母们,深切地感受到“饿”是什么滋味。
长大了,上学不仅需要考出好成绩,还需要抢名额,抢班级,抢座位。
生病了,在医院排着长长的队,挂号,找科室,找大夫。一个检查没做不能看,重新排队、挂号。
放假了,去旅游,每个著名和非著名景点,人山人海,除了感叹来错了时间,来错了地方,还是得硬着头皮进去,虽然看到的只有人,没有景。
生活、工作、家庭,所有的事情都在证明,任何东西都是稀缺的,唯有“竞争”,唯有“不告诉别人”才能有“优势”。
不然大家都知道了,就没有那么多“代理机构”了,市场中的多级分销体系也是对产品信息进行垄断而建立起的买方优势。
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公开,缩小了“买方”和“卖方”间关于产品信息的差距,比如“淘宝网”。减少了信息提供者和接收者间的信息传递节点,文字、图片、语音信息直达到被接收者。
产品信息、人的信息、机构的信息,已不再是某些人的垄断资源,同时,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 也在让“稀缺”思维不再独领风骚几千年。
互联网的规模效应、边际成本递减的特点让知识的分享变成了潮流,同时,分享性思维认为:“要分享所有最后的想法,建立一个强大的浪潮,水涨则船高。”
【别让知识躺在脑袋里,用起来才能有回报(知识管理系列三)】分享已是硬趋势,只有顺应趋势,才能不被趋势所抛弃。
不舍得,因为稀缺。舍得,因为会更富有。
二、不敢用知识,因为我们太爱自己,不给别人说自己不行的机会。
在社会上,我们活着,就会受到其他人的评价,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别人的嘴你管不了。到底为别人活,为别人口中的人活,还是为自己活,也许,你经历了一些刻骨铭心的事后才能懂得。
正如,
武侠剧中,得道高僧常说“施主,放下吧。”
对面的施主会说“未曾拿起,何谈放下?”
人就是这么自我折磨,痛了,才知道醒;失去了,才知道如何珍惜。
于是,轮回就开始了,为了不让失去,宁愿不去开始。
于是,不敢用,怕内心虚荣的自己被别人嘲笑,说不好。
怕自己学到半途而废,更给人以口食,怕被自己更瞧不起自己。
其实,我们对这个世界,真的没我们想的那么重要,我们对别人,真的没我们自己想的那么受重视。
不信?
你在公交车、地铁站来个裸跑,求个赞,试试能不能成为网红?
你在心中默念一万小时,我能成为乔布斯,试试能不能想出iPhone?

别傻了,做好自己的事,收拾自己的心,别想着改变世界,先想着改变自己,行动起来再说。
**当你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时,再想“我不敢”随便说、随便做、随便作也迟。
在心理学里,乔哈里.窗模型将“我”进行了划分:
以“自己知道/不知道”和“别人知道/不知道”为横纵坐标。
  • 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这个我为“公开的我”。
  • 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这个我为“隐藏的我”。
  • 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这个我为“潜在的我"。
  • 自己不知道,别人不知道。这个我为“未知的我”。
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扩大“公开的我”,让其他三个“我”变得越来越小,人生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不敢不是爱自己,要想知道什么是爱?你爱过别人就知道怎么爱自己了。
别不敢用知识,知识才不需要你可怜他呢,你不用他,怎么知道,他有多强大,怎么知道你有多强大。你不行,只是未到强大的时候。
三、用了知识,没回报,宝宝心里苦啊。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可是,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专业知识,如微积分,电磁波,考古学,却在生活里用不上呢?
知识很多种类,有理论研究性的,应用性的,文学性的,艺术性的,各种学科,每一种都有最高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才”。
这只是一种学习的路径,没有回报,原因之一是因为达到回报的时候,我们就放弃了。
学习收益曲线与投入时间呈现“S”型曲线,前期的收益是很低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呈现一个爆发的趋势。
这就需要你积累到至少获得第一次高收益的那一刻。
第二个问题,问一下自己,你的知识是否独特?
我会1+1=2,我会26个英文字母,我会daorimifa......这些知识是基础知识,你会别人也会, 没有独特性,知识不能在你和别人间流动。不能流动的知识,也就没有了价值。
正如人类交易所需的货币,就是因为,你有的别人没有,别人有的你没有,于是,各自想要交换到自己想要的,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了,各取所需。
第三个问题,你的知识,社会需要吗,社会中的一些人需要吗?
知识的价值,一个是独特性,保证了交易的前提。
另外一个是别人的需求,如果别人不需要,就没有交换的价值,或者说目前没有价值,那得不到回报,自然是情理之中。
但是,某些艺术家死后,其作品的价值被世人认可的例子不胜枚举。
没回报,确实心里苦。反思自己,获得反馈,让苦变成你的经验,变成珍珠,相信自己会把这些珍珠串起来。
你的喜欢和评论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记得点个喜欢再走哦。
鸡汤、干货和朋友你一起分享,别忘了关注我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