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社交越来越方便的今天,为什么我们反而和老朋友“失联”了?( 二 )


半年好像也不是很长,但这不是“没有联系”的半年,而是“联系不到”的半年 。微信艾特没人回,打电话也没人接,我们甚至不知道他是否还在这座城市 。
这可能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儿,全中国大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过亲身感受一个人的逐渐消失,确实不是一种好受的滋味 。
有点奇怪的事情是,当他不回大家的微信也不接电话的时候,我居然想不到什么别的方法可以找到他 。
想想看,我们和一位旧友的联系居然只剩手机这个小玩意儿而已 。它是如此的方便,又是如此的脆弱 。一旦一个人抛弃掉这些赛博空间的身份,即使是出于偶然,这个人对于你来说就约等于完全消散了,成为朋友圈照片里的一个影子 。
到了这个时候,线上社交好像成为了数亿个赛博分身之间的交谈,嘈杂又虚无,每个人都可以抹掉这些分身,脱离一个群体,就像换一身衣服一样简单 。
但是从接到这个小题目开始,我觉得好像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恐怕比起我这个刚毕业一年的年轻人来说,真正的失联故事要深刻得多 。实际上这种线上意义的“失联”就是个伪命题 。在没有手机的年代,失联不过是常态罢了 。
即使是古代常常以“知己”相称的诗人们,一生往往也见不着几回面 。大家哪回碰上了喝点酒,写点诗,拍拍屁股接着游山玩水去了 。看看,多潇洒,还能借着酒劲儿整点“桃花潭水深千尺”弄到自己的诗集里头去,指不定就流传千古了呢 。
到头来,一个人最大的责任就是走好自己的路子,至于有没有机会走到一块去,那确实是缘分的事情 。
所以没有什么好忧愁的 。
明月尚在,自古天涯共此时 。
说句“想你”并不容易 
@小泰迪想长头发 23岁 研究生在读
2013年,我认识了和我一起保送高中的两个女生A和B 。她们俩来自一个初中,是闺蜜;我来自同区的另一个初中 。因为我和她们彼此之间早就听说过对方,所以在保送后的活动中面基时感到格外亲切和兴奋 。她们俩很有趣,所以我们很快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
在正式上高中、成为同学前,我们每天早晨一起搭A妈妈的车、每天都会聊QQ,我因为和B住得很近,晚上还会一起遛弯……总而言之,我跟她们也建立了她们俩之间的那种闺蜜关系 。
后来高中入学,我们在三个不同的班级,尽管还是挺好的朋友,但是毕竟有了各自的朋友圈,加之A高二就出国了,B的性格也变了很多,所以我们的关系不如往日亲昵了 。
高中毕业后,A和B之间还是闺蜜,偶尔会见面 。但我和她们之间几乎就处于“失联”状态了 。毕业后我与A只见过一次,与B只见过两次(有一次B约我被我“意念回复”了,sad),本科毕业后就更没有联系了 。现在我们偶尔还会朋友圈互赞,但是没有再聊过天 。
论我与她们之间的失联,我觉得原因有二 。一是我们之间的性格本就有很大的差异,三观也有不同 。在我们刚认识时,这一点足以被对彼此的欣赏所掩盖,但后来因为无法朝夕相处了,难免会被放大;二是因为一段时间不联系后,再拾起就会觉得尴尬和突然,谁都不好意思再开口了 。
就我来说,她们躺在我的通讯录里,在我的朋友圈里,其实找个说话的由头也不难,但是点开她们的头像准备打字时,我会纠结:我这样做会不会太突然了?她们会想联系我吗?我们可以聊点什么呢?于是,又默默地关掉了对话框……
我认为在网络时代,拾起一段“失联”的关系看似更容易了——手段上更便捷,实则更费劲了——感情上更别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