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6自勉
这一次又是好久没写了。总是在拖延很久之后,实在看不过去效率手册上那始终没打的勾,在一个不加班的晚上或者周末,拿出笔记本开始写。
现在想想看,写东西其实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话,我会更愿意去写,而一旦我内心知道自己这篇写出来要发到朋友圈的,那样就会有种不自觉的拖延。分享的意义何在呢?不写又忍不住,写了又想如果我不发出去,好像有点浪费。可能我现在正属于那种急于表达的段位。承认了这一点,反倒好过了点。既然憋不住,那就多写点干货,技巧不敢谈,只求“持续行动,微小改进”。往往刚开始培养一个习惯的时候,是很痛苦的。大概过了21天、64天之类的之后,就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似的期待,而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在没到那个条件反射到来的时候就放弃了。无论是Scalers Talk,还是王潇的趁早,都是这种思想:you never know until you do it.
想做的事太多了以至于时间不够用吗?试问如果我没有在某个时间中止我坚持了两年的日语学习,一直坚持到现在,我是什么水平?如果我没有在某个时间中止跑步,我现在是什么水平?如果我没有在某个时间中止写作,现在我写了多少篇文章?……太多,不敢想。
【2018-10-16自勉】唯一从未中止的事就是阅读,深入骨髓的这种行为才叫习惯。每晚再累,都要读两页,才能入眠。不需要意志力去控制,不需要挣扎,就喜欢读书,没有理由的喜欢。我想如果我能拥有很多种这种好习惯该多好啊!当初我是如何培养出“读书”这个习惯的呢?如此一想,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娱乐项目非常少,在某一个假期,我得到的那本厚厚的《安徒生童话》,是那半年最好的玩伴,因为读物质量上乘,有点读不懂,足够吸引我,不知不觉就有了读书这个习惯。后来的坚持是因为对“渊博”的崇拜。以前网络不发达,想“渊博”只能读书啊。而且这个习惯不会受到打压,在长辈们看来,这简直是好学生的第一标志。
由此,我想,一个习惯的培养,要由养成人充分创造条件,让周围尽量不要出现任何干扰的因素,然后保持信念不要动摇,不要时而推翻最初建立的信念,比如打算减肥,又有时会有个声音跑出来说“减肥干嘛呢”,打算学游泳,又有个声音出来说“学不会游泳又怎么样呢”。这样就是在给自己挖坑。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干嘛要拆自己台?与其痛苦挣扎,不如早点放弃。至少还能做一只无忧无虑的猪。
推荐阅读
- 终于体验了一把胃镜检查,也只能是这一次了
- 这一次,你就做你自己吧
- 2018-10-16《重塑心灵》
- 第四次开启日更挑战啦!这一次,我要治疗拖延症
- 这一次,彻底搞懂SparseArray实现原理
- 自勉-1
- Hardfault
- 六月,晨起自勉,夜幕省思
- 2018-10-16-心情日记-狠起来
- 这一次,鹿晗真的逆风翻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