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我命运轨迹的那个人和那本书
文章图片
记得那是高三的12月,刚刚完成了最后一次SAT的考试,马上又要备战期中考试和1月即将截止的十多所美国和加拿大大学申请。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选的学校五分看排名,五分看论坛大神推荐。看着哪个排名高、名气响,哪个网友推荐多,我也随着大流申请着试试。前二十申几个冲刺校,前三十申几个目标校,最后前五十申几个保底校,美国申完了,再挑几个加拿大名气响的申。看着这些陌生的名字和他们同质化的program,暗地里又和同学们叫着劲,看看他们都申请什么学校,拿了什么offer,除了标化要求和GPA之外,我对大学的申请要求一无所知。
听说美国大学注重课外活动,那我多写几个课外活动;听说他们喜欢有领导力的学生,那我把自己学生会和社团的工作放在列表的前端。爸爸妈妈也只能在精神上支持我,鼓励我追求自己的梦想,申请我想去的学校。虽然申请早期,我也获得了几个不错的offer,但内心深处我对他们并不了解,只知道他们在什么地理位置,排名多少,什么专业好。但问题的根本,现在回想起来,是因为我当时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dream school也是根据排名得来的,也是自己的虚荣心作祟,我想要去排名高的学校。
文章图片
某一天下课,我被叫到学校的升学指导主任办公室(下称为升学办)。当时正处12月申请的大学的关键期,到老师办公室的路走得战战兢兢,被叫去升学办通常是我的申请需要补充什么材料。面对着十几所大学的申请,加上期中考试和未完成的学校文书的压力,我真不想再花更加多的时间去补什么资料了。
我依稀记得慌张地走到升学办,打开老师的门,主任马克老师,朝我微笑,说:“Sting,我找到了两所学校。以我对你的了解,我觉得挺适合你的。”他递给我两份复印件。“我从这本“Colleges That Change Lives”《改变命运的大学》的书上复印了这两所学校的资料,你拿去看下吧,我觉得你很适合去那儿,可以尝试申请一下。”我点点头,向老师鞠了个躬,“好的,谢谢Mr.D。”就径直离开了,心想:“还好,没漏材料!”
文章图片
回教室教师,我瞄了一眼学校的名称:Reed College(里德学院)和St. John’s College(圣约翰学院)。没听说过,肯定不行。快要上课了,我就匆忙把资料放进了桌肚里。
课间休息,我翻出资料后,快速扫了一眼,就对这两所学校充满了好感。
资料里谈到了一些在我看来至关重要的点:
1)我是谁?我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2)学习的目的是为什么?
3)什么才是我理想中的学习环境?
一页、两页、三页,一份、两份。上课铃响,不管,继续看一遍、两遍、三遍;高光、提问、笔记、等等;我看得无法自拔。资料里的一个个学生案例和教师参访打动着我:里德学院高产学者,耶鲁、哈佛、芝加哥的教授遍布着里德毕业生;圣约翰学院则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所有人上着一样的课程,每堂课导师带领讨论有趣、晦涩、重要的问题;各种MIT,伯克利转学来到这个读书人的天堂。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在此之前,我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为什么要学习?没有思考过我是谁,我想学什么?同学之间讨论的永远都是:作业做完没?考试考几分?你申请的学校排第几?你拿到offer了没?
我下课飞奔到了马克老师的办公室,询问能不能和他讨论一下这两所学校,为什么他觉得他们适合我。老师邀请我坐下,他说道:“Sting,我们认识挺久的了,从高二开始你上我的历史课。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一直讨论你上课的态度、课后组织的活动、你的为人等等。我觉得你适合去一个关系紧密的学习社区,而不是几百个人在一间阶梯教室里听讲座的学校。你喜欢发言、喜欢组织活动、喜欢帮助别人,文理学院非常的适合你,而这两所学校尤其适合。他们课程大多是小班制讨论课,每个学期还有自己的thesis,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听完老师的分析,我感到醍醐灌顶,心想还是需要一个有经验、了解自己的第三方时不时提点自己。毕竟,旁观者清。我也觉得自己是一个需要老师指导的人,因为对老师,我一直都有种亲切感,愿意向他们提问、分享和寻求帮助。我经常会在晚上代表班级给老师打电话,问他作业中的bug怎么解。我也知道自己是一个非常喜欢团队学习的人。我经常会和几个同学聚在一起预习复习、做作业、讨论问题;我在这种学习方式里效率最高。
马克老师随后打开了电脑屏,向我展示了圣约翰的The Great Books Program:
文章图片
【改变我命运轨迹的那个人和那本书】想到可以读荷马、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的著作,我就兴奋不已,因为我知道如果不去圣约翰,我这辈子都不大有机会能读懂这些著作,可能连读的力气都不会有。马克老师又介绍了里德学院的特色:自带核反应实验,加校友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光环,听上去就酷毙了,但who am i kidding, 咱的智商搞不了核物理。
讨论完毕,我知道自己找到了Dream School。我告诉马克,我会把圣约翰放到我选校列表的顶端。老师笑着说:“写完了文书就赶紧拿过来,我帮你一起修改,截止日期是15号。”这时我心头一暖,“谢谢老师!”Mr.D管着两百多号学生的申请,让他帮你看文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幸福是不是来得太突然了一点呢?
我打开网申端口,找到圣约翰学院,愣住了。这学校不仅program独树一帜,文书也不走寻常路。别的学校都问:“为什么你会选择我们学校?”“你课余时间是如何使用的?”“你能够我们学校社区带来什么?”之类的套路问题。圣约翰问我“对我成长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列一个最近5年看过的书单”等等。面对梦校文书,我对着屏幕半天没打下一个字。第二天我又来到了马克老师的办公室,他却耐心地向我解释我应该去学校的官网寻找哪里信息,并通过网络和媒体了解在校老师和学生对于这个学校的具体评价;他还提醒我:学校招生人员希望看到最真实的我,文书是我向他们传递信息的媒介。通过和他的谈话,思考明白了什么是我想要的教育。
来年三月,我顺利接到圣约翰的电话面试通知,马克老师又帮助模拟了两次面试,教导我如何准备,如何调整心态以及如何应答。正式面试结束之后,我被告知录取,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第一时间跑到升学办告诉了马克老师这个消息,并向他道谢。在大学期间,我还常常和他通邮件,为他描绘我精彩的校园生活。
当时他递给我的那本《改变命运的大学》的书,真的改变了我。因为我在圣约翰,学会了我如何学习、待人、交流、思考和面对失败。回国从事教育行业之后,接触了许许多多家庭和孩子,我一直学习着马克老师,为大家推荐真正适合的教育方案。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我要做大厨
- 2018-02-06第三天|2018-02-06第三天 不能再了,反思到位就差改变
- 一个小故事,我的思考。
- 家乡的那条小河
- 第三节|第三节 快乐和幸福(12)
- 这辈子我们都不要再联系了
- 死结。
- 跌跌撞撞奔向你|跌跌撞撞奔向你 第四章(你补英语,我补物理)
- 我从来不做坏事
- 喂,你结婚我给你随了个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