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9智力背景的阅读

智力背景的阅读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阅读随笔三
//行言20210415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所有的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智力背景
他对“智力背景的阅读,是这样阐释的:
“学生要能牢固的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过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这种阅读就可以称之为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
以上的这段话其实可以用苏氏自己的理论总结概括为:“智力背景阅读,即是第二套教学大纲,也即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一两个教育实践事例
我们来看一下这位教育家的两个教育实践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关于物理学科的。
他教了6年物理课。他说:“我总是尽量设法让课外阅读跟新学的每一个新概括相结合。在某一时期所学的概念越复杂,我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就应当越有趣,越有吸引力。在教电流定则这一部分教材时,我搜集了一个专题的图书架,供学生们个人在课外时间阅读。这个图书架,有55种图书,都是讲自然现象的,而这些自然的原理,都跟物质的各种电的性能有关系。……,我使学生们的思维和积极性高涨起来了,……,孩子们对我所讲的一切东西,简直是‘一听就明白’。”
在这个事例中,我们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相当有责任心,而且付出了大量精力甚至额外的开支。
他非常注重学生的智力背景的阅读,为此他提前给学生们搜集了一个专题的图书架,共有55种图书,都与物质的各种电的性能有关系,这些书都是与学科内容紧密相连的书,并不是文学性的,而是自然科普类或是有着某些专业性质的书,他们需要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而且所选取的书籍其中一个条件是“应当越有趣,越有吸引力”,他成功了,学生们对他的课是“一听就明白”。如此的话,学生又怎么能学不会呢?既然学会了,哪儿还会考不出好成绩呢?
【2021-05-19智力背景的阅读】这就是“智力背景阅读”的神奇作用。因为有趣、有吸引力,所以学生喜爱读;这种阅读又是带着思考的,因而记得快记得清;同时,这些书籍又都和学科的所学知识紧密关联,所以,一旦读懂,也就意味着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取得了成效;当这种课外的阅读被大量的完成后,许多涉及到书本的知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于是,这样的阅读就在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中被有效的实施,等到老师在课堂上去讲课时,他们自然也就很快地就理解了学会了,“一听就明白了”,学习成绩想差都不可能!
再看他举的第二个教育实践的事例——生物学科的教学。
他说他在高年级教了3年生物课。他是这样做的:“当学生第一次学习如生命、生物、遗传、新陈代谢、有机体等科学概念时,我先从科学和科普性杂志、书籍和小册子里给他们专门挑选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激发起学生对一系列科学上的复杂问题以及对新的书籍的极大兴趣。”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教育家并不是让学生单纯的去读去思考,他还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他说:“我的学生们提出的疑问越多,他们获得的知识就越深刻。”而最后的结果是,学生成效显著,成绩优异,“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所得的评分是低于4分的”。
因为相对于语文学科,生物这门学科更多的是倾向于自然科学,所以,这位教育家给学生专门挑选的课外阅读材料,就大多是“科学和科普性杂志、书籍和小册子”等,目的是借此让学生“引起对周围自然现象,特别是各种各样的代谢现象的兴趣”。他充分发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朴素真理的作用,这其实就是让学生去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让学生在理解与思考的过程中去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并在不断的从生疑至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与快乐感,试想,这样的教这样的学不正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生本教育的思想吗?从尊重学生本身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成为学生的领路人,退居到学生的身后。
变过去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为启发诱导式教学。
仅从以上的两个事例我们就可感受到这位富有爱心又极具教育智慧的教育家对学生的学习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所以,我想,这位老师之所以优秀,更多的应该在于他对他的教学工作所做的孜孜不倦的研究吧他是真正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出发,借助阅读的手段来达成他的教育目标的伟大教育家
他的这种智力背景的阅读是从教育出发,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科知识的扩大拓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升在内的阅读故此这种阅读注重理解与思考,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他的这种智力背景的阅读有较强的指向性与针对性也是目的明确而又有些功利色彩的然而这种功利性,是从一个更高的教育高度来着眼的
他的这种智力背景的阅读本着不使学生学习枯燥乏味以致于丧失兴趣的思路,着转化学生科为优科,转化差生为优生的目的,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自发的学习的原则等,老师站在一个更高的教育思想的高度,为学生精心挑选那些能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书刊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从而达到对他们进行智育的目的。
我要特别地强调一下,是智育


二智力背景阅读的有关要求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心中,对学生所进行的智力背景的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随意的阅读,而是“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的阅读。这种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有助于识记”,所以归结起来,智力背景的阅读有如下要求:
其一,与学科学习紧密联系。
其二,重在思考,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
其三,阅读的内容是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
其四,以有助于识记为重要作用,用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等的综合提高。
那么,我觉得,这种所谓的“智力背景的阅读”,是需要有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与指引的,至少应该帮助学生去选取那些适合的书籍、刊物、杂志等,而且要训练出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的能力。
这些选取的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不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强品德修养为目标指向,而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直接目的,如果你想要通过阅读来达到让学生知书达理、涵养身心、涵咏品性、精修德操,领会某些有益的精神财富,那你该要更多的去让他们进行文学阅读,尤其是小说阅读、古文经典阅读等,这一点差别必须要认清楚,否则就会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阅读观产生曲解
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将这位教育家的智力背景阅读与文学阅读同推进,在学生求学阶段,交错的指导学生去进行这两种阅读的学习,这样既育智又育德,才与德兼得。
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种智力背景阅读与文学阅读可以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不论其成绩的优与劣,学习能力的高与低。成绩差,能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固然应当对他们开展这两种阅读,使他们快速成长,成绩逐步改善,乃至于优异;而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应当去做好这两种阅读,因为可以使他们更优秀,学习能力更强。他们正是学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正是思想性格发展与成型的关键时期,其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会在阅读中得到更好的完善与发展。
当知识技能的才学与思想性格的美都得以健康向上的发展时,我们的学生就会成为社会期待的优秀青年栋梁之材对他自身的人生来说也就意味着成功,至少他的成功也是对学校教育对教师辛苦付出的一种肯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