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二)作文解析(附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正如“京腔京韵自多情”,很多方言中的语汇,具有不可替代的表现力。而推广普通话,能方便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交流,是国家战略。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方言有消亡的趋势。
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需要深入思考。“醉里吴音相媚好”的吴方言柔婉动听,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载体,如果呼唤和称谓变成了矫情,如果口语都变成了书面语,牺牲的不仅是语汇,还将有亲情以及独特的文化风情。
对于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你有怎样的感触,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明显(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现实性。材料中“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方言有消亡的趋势”虽非热点,但却是一个有深度的文化现实类话题,立意时不可想象或推断,思考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举例或叙事的素材应来源于现实。
2.思辨性。“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感受与思考既要考虑到推广普通话的大政方针,又要顾及方言消亡带来的负面影响,“求得平衡”就是思考二者的辩证关系,切不可只顾及一方而忽略另一方。
3.情感性。材料第一段叙述较为客观,第2段叙述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尤其是任务指令中“方言消亡的尴尬”,更表明立意时应倾向于保护方言及其所代表的文化。
开放性
1.“你有怎样的感触”,可结合自己现实生活的经历与思考来立意,特别是小时随赴异地打工的父母一起生活,长大后因户口又回家乡读高中参加高考的学生,这方面感触更深,思考更有厚度,而且这部分学生比例不小。
2.“牺牲的不仅是语汇,还将有亲情,以致独特的文化风情。”材料中的这些句子以及“活化石”、“京腔京韵自多情”“醉里吴音相媚好”的灵活精当引用,启发学生在思考议论的同时,也可以有恰当的抒情,诗句的引用,本次作文更具文采。
3.“文体特征明显(诗歌除外)”提示文体不限,加之这则材料从内容到语言形式上都表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因此,写作散文、记叙文比例大为增加。
解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选择理性智慧,紧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四大核心素养,在考查语言运用写作的同时,也隐性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审美与文化。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的战略,生活在校园里的学生,随处可以看到此类宣传标语;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与人交流,特别是刚刚过完春节,学生接触的人更丰富一些,因此对方言的日渐式微也有真实体悟。面对如此现实的话题,联系自己的经历表达感受与思考,学生基本都有话可说。与以往作文相比,本次作文切口较小,感触真实,材料丰富,文体可多样,基本杜绝了“假”、“大”、“空”现象,除议论文外,散文、记叙文等文体的写作略有增加。
但审题应注意,任务指令中虽有“对于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你有怎样的感触”,似乎可有两方面态度,但实际从材料的第2段来看,显然材料更倾向于对方言的保护,因此写作中要尽可能地支持方言,但应避免过度地夸大方言的作用意义而完全贬低普通话。还有不认真领悟材料内涵,会写成保护旧事物,保护传统,或者保护传统文化中的戏曲古建筑等。
正确立意:
1.鼎新不必革旧
2.一句乡音一缕情
3.方言,一个地域的灵魂
4.普通话易学,故乡音难改
5.普通话毕竟是“普通”话
6.方言,融入血脉的文化
7.吾安心处是故乡
8.乡音何觅
偏题立意:
1.传统,何去何从?
2.保护传统文化
3.如何对待旧事物
4.保护方言,摒弃普通话;
范文1:
四海知音,和而不同
听温婉动听的吴地方言,便带了几丝柔情;听雄厚洪亮的西北方言,便多了几份豪迈;听几句京剧,便陡添了京派雄厚的文化底蕴。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如环佩、如风铃般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方言,正逐渐从我们的耳边淡去。取代它的是字正腔圆便于交流的普通话。虽方便了沟通,但总有几分怅然在心中。
方言带着浓厚的地域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递着独特的文化风情。如果方言正在消失,那传承在血脉中的乡愁就会渐渐的变淡,很多以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消亡。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更会切出一大片,让人怅然若失。消失的方言将带走亲情友情,乃至更多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要保护方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在保护中国几千年来传承的文化遗产。
当然,方言有时也有达不到沟通交流的目的。地域特色是好事,也是坏事,为了沟通和交流,普通话的存在是必须的。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语言不同,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就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而且场合不同,你必须要学会使用一定的书面语。口头化的语言总会给人一种不庄重的感觉。而且现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不推广学习普通话,无法沟通交流,人也就会被社会淘汰。
世界是残酷的,不迎难而上就会被这股洪流冲刷而下,我们的方言无法适应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因此学习普通话也是一种选择。四海同音,万众一心,中国的未来才会更有希望。普通话的存在,才让生于农田的农民有了开阔眼界的机会;普通话的存在,给了偏远山区的孩子走出来的机会。普通话或许不柔媚,不雄厚,但它默默的担起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也让人与人之间更加亲近。
方言不可灭,普通话不可少。但二者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仍需调解。我们要传统文化就离不开方言,我们要交流就需普通话,人的一生总有各种选择,虽然会遇到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
四海知音聚合,方能沟通交流,方能发展;四海各有不同,方才有其特色,方有文化的传承。四海知音和而不同,从你我做起,寻找到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文化之间的平衡,让方言不灭,让普通话生存。
【点评】:题目《四海知音,和而不同》新颖工整且观点鲜明,全文能辩证思考,开篇采用排比指出方言的优点,行文中肯定普通话的优越性,结尾照应材料,寻找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平衡,让二者共同生存,和而不同。
乡音引领乡愁
故乡是游子内心深处的一抹温情。若是在情绪低沉时,与同在异乡的故人简单几句方言寒暄,便可感觉亲切与温暖。
无论是“你侬我侬”的江南水乡,还是“俺们俺们”的齐鲁大地,抑或“额的额的”的关中平原,地方特色都通过方言展现的淋漓尽致。试想一下,当年的唐太宗是否会站在长安城头喊出“额的,额的,都是额的。”千年的地方文化自有其独有特色,可能不太精彩,不会夺目,但绝对感情深厚。毕竟“阿妈”代表的含义丰富,通用的“妈妈”到底还会差了一些。“老爹”和“父亲”间、“爷父俩”与“父子两人”差异立判。如果在说话交流的同时还需要感情,请把方言找回家。
工作、学习、交流、旅行都需用普通话,我们从小学习的也是普通话,进入学校,无论是教学区的门口,还是学校的报栏,都大大地书写着“请讲普通话”。江南塞北共同构成了大中华,中华有声音,但不应全是一种声音普通话的交流,多份礼貌,但还是少份亲切。如果何时何地都是普通话,这种礼貌又会驱走多少亲近,不求推而广之只求能传承下去,在家乡这片土地上能有方言的声音,还请把方言找回家。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朗读者》一档节目中,全程用陕西话进行交流。后来朗读自己作品时,也是用陕西话来朗读,而身为陕西人的我虽隔着屏幕,也感受到了同区人的亲切感,展示着独特的陕西风情,传递出独特的陕西范。
不得不说,普通话着实方便了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交流,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但若因此就摒弃方言,任其消亡,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在千篇一律中我们找不到任何趣味,在标准与规范中,我们无法谈及个性与张扬,在口语与书面语的混杂中,我们找不到独特的乡音与同乡人的亲切。普通话是大家的,而方言却是自己的,方言虽不及普通话使用广泛,却有着我们自己最独特的韵味。
普通话与方言两者是相互依存的,一个带你走出家乡走向各地,另一个带你在各地找到自己,偶遇故人。两者虽有不同,可却相互补充,切不可只顾一方,没有普通话,不同区域的人难以交流,没了方言却也似乎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不会刻意去偏向任意一方,但我会呼吁切莫让方言成为历史,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应给方言留有一席之地。
方言是你与故人寒暄式的亲切,是长辈对你宠溺的呼唤,它承载我们的故乡,引领着我们的乡愁,让我们在大千世界中存着对故乡的向往与期待,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与怀念,别让方言消亡,让乡音引领我们的乡愁。
【2019年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二)作文解析(附范文)】【点评】:全文语言特色鲜明,既有方言的亲切与幽默,又有普通话的典雅与沉稳。联系现实生活,既肯定普通话的开拓视野,又赞成方言的引领乡愁。结尾再次呼吁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让乡音引领我们的乡愁。
推荐阅读
- 2019年12月24日
- 2019.4.2咖啡冥想日记
- 2019-04-01|2019-04-01 幸运
- 亲子日记第三百四十二篇|亲子日记第三百四十二篇 暴雨
- 2019年第22周报
- 牙齿好痛
- 幼小衔接家长手册(欢迎来到一年级读后感)
- 亲子日记257天
- 2019年《家庭中的正面管教》作业七
- 亲子日记第二十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