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革命》-读书总结

推荐理由: 【《睡眠革命》-读书总结】1-睡眠占据我们人生的三分之一,滋养着另外的三分之二。人们常说,睡一觉,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儿。可在现代社会,当信息干扰和生活压力双双来袭,人们不是对睡眠不以为意,就是已经面临睡眠障碍。
2-掌控睡眠,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可如何才能掌控睡眠?为什么睡了很久还是疲惫?人一定要睡8小时?如何让睡眠更高效?
3-【英】尼克·利特尔黑尔斯是首屈一指的运动睡眠教练,英国睡眠协会前任会长,从事睡眠科学研究超过30年。他所提出的R90睡眠方案,获得了体育界和商界顶尖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同,被视为是获得高效睡眠的理想方案。

《睡眠革命》-读书总结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昼夜节律 你应该已经发现,昼夜节律更为人所知的名称叫生物钟。光线是最重要的生物钟调节器,当光线隐匿,身体就会分泌褪黑素,帮助积累睡意。日光重新升起时,身体开始分泌血清素,抑制褪黑素,驱散睡意。于是我们睡去又醒来。
如果作息的时间、环境,都符合自古以来的昼夜节律,我们就将拥有最佳入睡时机,在凌晨2~3点进入高效睡眠阶段。但是,自从进入工业时代,当你睡觉时,电脑、手机、电源,幽幽地闪着的小灯,滴滴答答的声音,翻不到尽头的信息,都干扰着睡眠节奏,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二、睡眠类型 三种睡眠类型
你看了一篇早睡早起的文章,热血沸腾,马上行动,结果起床是早了,可迷迷糊糊,一整天都毁了。你想不通,为什么别人可以,自己却不行呢?那是因为,人具有不同的睡眠类型。早起型人,生物钟会相对快一点,能自然醒来,美美享受早餐,白天不容易疲惫,晚上倾向于早早休息。晚睡型人则恰恰相反。还有一类人,是介于中间型。
不同型人的策略
我们必须要了解自己的睡眠类型,才能在统一的出勤时间中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早起型人,要利用早上的最佳状态,制定好一天的计划,优先处理重要耗力工作。而晚起型人,则要制定另一种工作计划。为了跟上统一通勤要求,晚起型人可以巧妙运用光线,买一台模拟日光的灯或选靠窗的工位。另外,也可以适度借助咖啡因的效果。但咖啡因只适合偶尔为之,一旦滥用产生耐受力,它不再通向超常发挥。
三、R90睡眠方案 8小时定式
我们常常因为担心失眠而失眠。夜里4:00突然醒了,4:30还没睡着,你开始发愁,想着再睡不着,就睡不满8小时了,可越愁越睡不着,直到可怕的闹钟响起。因为8小时睡眠推荐的广泛流传,人们一旦意识到睡眠即将不满8小时,就会陷入焦虑中。但事实上,8小时睡眠只是每晚的人均睡眠时间。这世界上既有撒切尔夫人这样每晚只需睡2小时的,也有费德勒那样需要睡10小时以上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睡眠时长并不是最重要的,伴随人类上万年的自然入睡过程,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用睡眠周期,而非时长,来衡量睡眠。
睡眠周期
我们的睡眠周期由4个(有时5个)不同的睡眠阶段组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约为90分钟,整个过程类似于下楼梯的体验。
1.楼梯上:打瞌睡
关上灯,准备睡觉,就像站在楼梯上。接着,我们进入半睡半醒,朦朦胧胧的阶段。这时,经常会因为感到突然坠落而惊醒。那虽然是一种幻觉,但用在下楼梯比喻上却很形象,因为某些响动,我们惊醒了,重新被推到楼梯上。这时我们处在第1阶段非眼动睡眠。
2.楼梯中:浅睡眠
浅眠时,我们的心率和体温会出现下降,这一阶段的睡眠时间占比最高,就像走了一段长长的楼梯。此时,如果有人大声喊我们名字,或者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我们还是会被重新推上楼梯,醒过来。 如果没有干扰,继续下去,这一阶段能整合信息并提高运动技能表现。这时我们处在第2阶段非眼动睡眠。
3.楼梯下:深睡眠
这个阶段,我们已经来到楼梯下,别人需要很用力才能把我们摇醒。我们希望能在这个阶段多作停留,因为睡眠的生理修复功效大多产生于这一阶段,此时大脑会产生δ波,人体生长激素分泌量也大量增加。这时我们处于第3和第4阶段眼动睡眠。
4.螺旋滑梯:快速眼动睡眠
在这一阶段,我们会重新走上楼梯,在浅眠区短暂停留,然后进入到快速眼动睡眠,此时,身体无法动弹,大脑开始做梦。这一阶段有益于开发创造力,我们希望它能占睡眠时长的20%以上。这一阶段结束,我们会醒来,但大部分情况会紧接着下一个睡眠周期,所以我们会忘记自己曾经醒来。
在理想状态中,睡眠模式是睡眠-醒来-睡眠-醒来,从一个睡眠周期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需要的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相继出现,我们感觉自己连续地,美美地睡了一晚。
睡眠调度
睡眠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或质量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需要的具体睡眠状况。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周获得35个睡眠周期是最理想的,平均到每天大约是5个睡眠周期。
所谓R90方案,就是打破8小时睡眠窠臼,从每个人自身出发,找到各自适合的睡眠方案。你可以先从每晚5个睡眠周期开始,看看7天之后感觉如何,如果太多,可以减少,如果不够,也可以酌情增加。当你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并按此执行后,将充满控制感,美妙而从容。等到计划得心应手之后,还可以视具体情况,快速调整,应对重大比赛、赶项目等特殊情况。
虽然具体安排因人而异,但要尽量避免连续3个晚上缺失睡眠周期,尽量达成规律性睡眠,因为夜间不同的睡眠周期,各阶段占比不同。较早的周期中,深睡眠占比更大,而较晚的周期中,快速眼动睡眠占比更大。更重要的是,坚持固定的早起时间。
固定起床时间
固定起床时间就像一根铁锚,支撑着整个R90方案。回顾你前三个月的生活,把所有工作和个人的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然后制定必须起床的时间。理想状态下,这个时间应该比你上学、上班等必须时间提前至少90分钟。确保除了极其特殊情形之外,没有更早的起床需求,且每天都能实现,周末也要遵守这个起床时间。考虑你的睡眠类型,晚睡型人不要强迫自己太早起床,但也不要离日出时间太晚。
接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起床时间和睡眠周期,倒过来计算下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入睡。如果你选择早晨7:30起床,又像大多数人一样希望睡满5个睡眠周期,那就该在午夜时分睡着。如果回家晚了,错过了午夜时分,那么你可以在凌晨1:30入睡,这样就有4个完整的睡眠周期。
身体和大脑喜欢这样符合昼夜节律的作息,一开始你需要闹钟,但不久之后,在闹钟响起之前,你就已经醒来了。经常在固定时间醒来,有利于树立信心,让生活的其他方面更加灵活。
四、睡眠前后的例行程序 睡眠不仅仅包括每晚睡觉的时间。睡前醒后的各90分钟,也是睡眠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比实际睡眠时间更重要,因为你可以掌控它。在这段时间里,摒弃干扰睡眠的因素和习惯,引入更符合昼夜节律的东西,对于睡眠质量至关重要。
睡觉前90分钟
如果11:00入睡,9:30就可以开始准备了。不要太晚进食,最后一次进食应该在睡前3小时。如果渴就再喝一些水,但这是最后一次喝水了,否则尿意会打断睡眠进程。除了这些,我们还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关闭电子产品。电子屏幕散发的蓝光,会抑制睡眠助手褪黑素的分泌,而且,这些设备提供的各种信息,会影响我们的压力水平,让头脑过于清醒。苹果公司统计,苹果手机使用者平均每天解锁手机80次,我们应该锻炼自己暂时离开电子产品的能力。当然,助眠软件是可以使用的,冥想、正念、听书,如果以往有用,就继续使用。
2.从明亮到昏暗。体内的生物钟会对光线敏感,环境由明到暗,人体分泌褪黑素,我们自然而然睡意朦胧。准备睡眠时,关掉卧室的主光源,打开暖色灯具或点起蜡烛,提供简单照明即可。提前刷牙,或为卫生间换上暖色灯具。确保窗帘可以完全遮光。看书最好在卧室之外。
3.从温暖到凉爽。影响生物钟的除了光线,第二大因素就是温度。夜晚降临,温度下降,睡意渐生。因此,确保你的被子不要太暖也不要太冷。卧室温度保持在16~18摄氏度较为理想。睡前关闭卧室空调,夏天提前降温。
4.整理物品。利用睡前时光对卧室略加整理,叠叠衣服,清理下垃圾,找出明天需要的衣服、行装,把物品更好归置。这样既可以避免琐碎小事塞满大脑,也能营造更舒适的睡眠环境。
5.下载你的一天。人类需要睡眠的一大原因,就是睡眠能加工我们的各种经历,把它转化为记忆,巩固已经习得的技能。白天的种种片段,在睡前都变成杂乱思绪,回荡在大脑中,干扰入睡。这时,我们可以下载自己的一天,把白天的经历、记忆分门别类归档,随意地列出“我在想什么”清单,对待处理事项安排一个可能的时间,然后,心无挂碍地睡去。
此外,睡前可以适量轻微运动一番,检查好门窗,保证安全。然后尽量用鼻子呼吸,可以借助各种鼻贴设备,早晨醒来口腔湿润就证明呼吸状况健康,否则,你可能要改变习惯,或者去医院治疗呼吸道的问题了。
睡醒后的90分钟
睡醒后的准备,是为了确保整个睡眠的努力没有白费,从睡眠顺利过渡到清醒,保持一天好状态。醒后90分钟可以包含上班路上,我们要注意以下事项:
1.电子产品回归。刚刚醒来时,皮质醇水平最高,我们不在状态。此时,不宜立即接触电子产品,它可能发来了令你不悦的信息,影响一天心情,你迷糊中的匆忙回复,也可能导致沟通问题。当闹钟响起,你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让阳光照射到房间,沐浴着阳光,你会快速清醒,大约15分钟之后,才是适合你处理手机中那些待办事项的时刻。
2.丰盛的早餐。一日三餐,早餐最重要。它既提供新的一天必需的能量,又让我们接下来在合适的时间感到饥饿。早餐最好制作简单,食用快速,麦片、面包、水果、饮料都不错。在户外或充满阳光的屋子里享用最好。
3.锻炼。早晨可以散步、练瑜伽、拉伸,让身体慢慢适应新的一天。选择步行或自行车上班再好不过了。
4.适度的脑力挑战。醒来后循序渐进地发动我们的大脑很重要,因此,早上可以看看新闻、听听书,尽快开始新的一天,融入世界。
5.周末偷懒假。周末一定要遵守计划,固定时间起床。但是经过一周的劳累,想要多休息确是人之常情。因此,我们可以早起,完成醒后例行计划,然后回床上继续休息,看部电影、读读书,娱乐一番。
睡眠前后例行程序,会让我们收获高效睡眠,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和自信心,也会让我们的每一天,更加从容、有效率。
五、日间小睡 午后倦怠期
如果夜间缺失了一个睡眠周期,午后就是最佳的弥补时机,此时,可以插入一个睡眠周期,也可以补充一个30分钟的可控修复期。总之,找个角落,合上眼睛,放空一切,来一场日间小睡。
日间小睡
如果错过了中午的休憩时段,撑过下午就需要点智慧。在工作允许的范围内,巧妙安排工作计划,倦怠期做些最熟悉、简单的工作,归档文件、润色报告,复印整理。傍晚5-7点,又是一个修复机会。晚上回家,小睡30分钟,然后更好利用夜晚。不要担心作息像老年人,多相睡眠再正常不过了。
忙里偷闲
日间其他时候,秉承R90方案,也应该尝试每隔90分钟休息片刻。站起来,倒杯水,去个洗手间,聊会儿天,做什么不重要,关键是暂时离开办公状态,让大脑得到片刻修复时机,再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可以用手机设置90分钟闹铃,提醒自己定时休息。困倦疲乏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也会让人发挥失常。从长远来看,公司也能从日间休憩中获益。
整理一个非常舒服的失眠环境,营造一种安全感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会给人安全感和放松感。睡前检查门窗,适当隔离噪音,放上能让自己愉悦信任的照片、物件。
六、各种睡眠问题 睡眠限制
如果在夜间醒来,看下时间,判断自己处于哪个睡眠阶段,问问自己为什么会醒,是要上厕所,是喝了过多的咖啡,是压力过大?如果无法快速睡着,不妨起床做些睡眠前例行程序,等待下一个睡眠周期开始时,再尝试入睡。实在睡不着,可以尝试冥想,让大脑休息下;或者回忆下自己最辉煌的时刻,给自己一点信心,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焦虑水平。
失眠最大的障碍,是心理的。失眠的一大原因就是焦虑,我们笃信8小时睡眠,因此睡眠减少,就会心里不安。但根据R90方案,我们应该把7天总量作为一个观测期,而且,较短但顺畅完整的睡眠周期,效果优于长时间的浅眠。如果实在难以入睡,可以考虑推迟入睡时间,在睡眠冲动最强烈时选择入睡。然后根据具体的表现,再循序渐进增加至正常时长。
时差反应
坐飞机长途旅行,短时间内跨越多个时区,昼夜节律和新环境的光暗循环失去同步,我们就会出现时差反应。飞机超越了人类进化的速度。粗略估算,每一个小时的时差,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克服。
如果你能提前飞往目的地,或者回来后休息一两天,就能缓和下时差反应,但旅行时间一般有限,这样做并不太现实。和以往一样,我们能利用最有力的武器,依然是光线。我们可以利用光线在飞行前、中、后时段重置生物钟。如果是向东飞行,出发前几天提早入睡、起床,早早引入光线,晚上隔绝光线,尽早入睡。飞行时,充分暴露在光线里,或者使用辅助软件。如果反方向,那则要在飞机上尽可能遮住所有的光源,戴上眼罩。到达目的地之后,努力适应目的地的光暗循环。白天照射充足阳光,而不在黑暗房间中睡觉。
上夜班
夜晚,人体自然分泌褪黑素,促使我们进入睡眠状态,如果夜间工作,就错过了睡眠冲动和睡眠需求同时达到高峰的睡眠时机。早上下班,睡眠压力非常大,但睡眠冲动下降,我们很难获得像夜间一样高质量的睡眠。如果必须上夜班,就要有效地重置生物钟。上完夜班回家,不要还直接上床,可以先吃点东西,和家人相处一会儿。然后开始睡前例行程序,彻底隔绝卧室光线,重点经营午后和傍晚的睡眠时机。上班时,则需要日光灯、咖啡因的帮助。但是长期与身体对抗,会带来严重问题。所以,你必须思考,夜班职业生涯到底要持续多久。
冬日也会带来一些睡眠问题,寒冷、缺乏日光,都会让人更嗜睡,因此,利用休息时间尽量多沐浴阳光格外重要,在办公室放置一盏日光灯也是个好办法。
结语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穷途末路,可能只是缺少一点激素。拉上窗帘,整理干净卧室,放空大脑,让褪黑素飞一会儿,带你进入美美的一觉。醒来,你会发现人生竟然如此美好。
制定睡眠计划,认真准备睡眠,打造舒适的卧室,醒着睡着都充满掌控感,你的人生会更有力,也会更有效。美好的生活,从认真睡眠开始。从现在起,从睡眠开始,优化你的人生效率。
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一生想要的是什么,良好的睡眠可以让我们的人生目标更加精准,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良好的睡眠。都可以更顺利的实施自己人生的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