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欣赏,并非爱不释手

古老的中式文化,最懂矜持,也最知浓厚。比如形容对某件事物的极爱不已,有“爱不释手”一词
???
古老的中式文化,最懂矜持,也最知浓厚。比如形容对某件事物的极爱不已,有“爱不释手”一词,既点到为止,又厮磨到底。我们对物件的喜爱之心,希望形影不离,希望时刻把玩,所以爱不释手。不过,最好的喜爱是欣赏,而最好的欣赏,是观赏、寻味和陪伴。因此,在中式文化里,对待物件注重陈设。什么该显,什么该隐,物件与位置的对应,还有物件之间的搭配等,都是趣致。爱不释手只是对物件夸张的情感表达,陈设得宜才是对物件切实的情感安置。
最好的欣赏,并非爱不释手
文章图片
?
中式陈设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一致,以自然平和的审美基调,讲究稳重、典雅的格调,造型简约优美,色彩浓重成熟。从门窗、隔扇,到屏风、案几,从笔墨、字画,到瓷器、古玩,都精细端正,虽讲究但却绝不张扬。香炉在中式陈设中的装饰作用和欣赏价值是从宋代开始慢慢衍生形成的。当时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对宗教的提倡,香炉成为文人使用、赏玩和收藏之物,设于厅堂或书房之内,逐渐成为重要的家居陈设之一。众所周知,到明代宣德炉的铜炉时代,对香炉的陈设品玩则达到鼎盛。
最好的欣赏,并非爱不释手
文章图片
?
巧生炉承袭宣德炉制作古艺,结合现代工艺制成的香炉,外形古意盎然,内蕴匠心文化,成为现代中式家居的陈设佳品。书房内,摆放长条书桌。在案头陈设砚台、砚滴、笔格、笔筒、笔洗和镇纸等文房用品,充满文气的书房就勾勒出大概了。如果再加设香炉在文房用品旁,中式风格会更地道。香炉是香器,是雅器,是静器,衬托书房的文气,环境也温文尔雅起来。当然,器具不只是装点门面的摆设,在这样的书房里读书练字,安定沉潜,可以真正感受书籍文字给以人的陶冶。据说,焚香读书还有益于理解及记忆。巧生制“錾刻祥云双龙架挂熏炉”是书房的优选之一。暗红色的架身炉体和中式家具完美搭配,双龙交首的架挂造型使香炉如一面刺绣作品,桌面因此既保持了简洁文雅,又不至于制式沉闷。另外,现在很多中式餐厅会把手炉放置在座位之间的格层上,营造精致温暖的食物环境。现代中式书房的陈设也可以将小巧的手炉放在书架上,书香绵绵,炉香幽幽,互相渗透。
最好的欣赏,并非爱不释手
文章图片
古代的文人雅士把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俗家”。香具与茶具,属性相宜,怡心怡情,品香与品茗配搭而成极有格调的休闲内容。在中式陈设中,茶具讲究“器具精洁,茶愈为之生色”。案几上,茶壶与茶杯,或者团簇,或者错落,即便不见茶汤,也已经给人清润之感。巧生炉中的“高足鼎炉”很适合与茶具并列陈设。
最好的欣赏,并非爱不释手
文章图片
?
三脚高足使炉身显得特别纤巧,与茶具的玲珑感相得益彰;形制又简约大方,和饮茶识香、宁神养心的文化诉求形神相宜。另外,香炉也可以陈设于客厅四处,与花、画一同营造出移步换景的装饰效果。而巧生炉形制多样,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吸收多样艺术元素,创作出丰富造型与义涵的多种铜香炉,因此这方面也可以提供足够的选择。“辟邪炉”、“海棠炉”和“瑞鹤衔芝熏炉”等,都能使摆件摆脱单调的窠臼。这类陈设,既为装饰所用,又可为收藏所用。各种桌台和博古架上均可精放香炉,颜色和气韵能够帮助整个家居环境提升安稳质感。中式陈设宜精不宜多,香炉的摆放也是如此,应恰如其分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好。
最好的欣赏,并非爱不释手
文章图片
?
中式陈设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到一件文品、一具瓷器和一尊雕塑等,提供给爱生活的人无限的布置选择。巧生品牌除铜香炉外,还以精湛的制作工艺制成多种工艺品。这些工艺品均向传统文化取用美好深邃的寓义,并潜心借鉴古典技法,使成品虽然生于现代,却带着天然经典的外貌和内涵,出现便有沉淀。现代古董感的“掐丝珐琅凤鐏”,会成为任何一张桌台上的焦点。适合摆在神龛上的“旃檀佛像”,可以感受佛祖低眉的慈悲和庇佑。在“鎏金双龙耳花瓶”内插一束干花或者几支莲藕,自然和艺术品互为彼此。还有可爱的“读书童子牧牛摆件”,给静定的中式家居增添生趣。
最好的欣赏,并非爱不释手
文章图片
?
【最好的欣赏,并非爱不释手】关于中式陈设,没有谁可以控制谁的审美,没有谁可以主导谁的习惯,但相信我们底里都有一种和中式物件相统一的趣致。无论怎样摆放和搭配,中式美学中的端、雅、简、融最终都会殊途同归。而最好的欣赏,如果不能爱不释手,那就安放在你最有生活的地方,爱不离眼。
最好的欣赏,并非爱不释手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