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Small Wins
今天是day 1。(运动、语音训练、英语、专业......)
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回顾笔记。
用数据说话 “数据”这个词总时不时在我的脑海中出现,思考问题时,我会有意地告诉自己“要数据,用数据”,起初,并没有特别深的感悟,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会用到数据,但思考多了,总会有“噢,原来这种情况用数据说话,更直观,更形象”的惊喜。
以下是我所想到用数据说话的地方:
将每天做任务花费的时间量化,例如,看书3小时,浪费2小时,这样会让自己更珍惜时间,而不是对时间无感,也不会每天浑浑噩噩的。
将每天的开销一笔笔列出来,例如,买书200元,零食100元,这样能让自己清楚掌握资金流向。
用数据说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过去没能这样思考问题,尽管会非常的遗憾,但对我而言,遗憾、自我怜悯都无济于事,更重要的是,忘掉过去,从现在开始“进化”。

自我怜悯(self-pity):我充满羞愧,我不行,我这个人不行;
发布文章,不想还是不敢 很意外在收到一个喜欢,这是我写作至今收到的第一个喜欢,当时有些小开心,但又略微担心,我在这里写文章,只是想让自己有个输出的平台,如果别人看到自己写的东西,反而会感觉不好意思。
我开始考虑到底要不要将文章公开。分析不公开的理由,把所有理由堆起来,只能反映我自己「格局小」,别无其他。抛开所有的一切在所不谈,我做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自己“进化”,而自己所采取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指向这个最终目的。
过去的学习方式就是自己学自己的,从来不曾与他人分享,也不懂的分享,而且还有些小自私,既然已经用了这么久都没有特别好的效果,难道不正说明其不怎么好用吗?那我又为何一定要固守却不肯重新选择呢?我从来未尝试过这样的方式,为何不坚持试试呢?
过去的行为习惯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有时也明知这些问题,但为何就是不肯去改变呢?
我为何不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呢?
不反思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快递大姐
到了和快递大姐约好的地方,一询问,代收的人告诉我,快递还没送来,无奈手机又欠费停机,只能求代收人帮忙打电话问一下,快递大姐什么时间能过来。之后,我在那里焦急等待着,太阳火辣辣照耀着。
差不多等了十分钟,大姐出现了,她还没停稳车子,就朝我不停的摁铃,我以为她示意我过去,就没多想朝她跑去,还没到跟前,就听到快递大姐说“今天让你等了哈”,她忙不停的跟我解释,她具体说的什么我也没听清,只是微笑着应付着,回应了几句“没事儿的”,拿到快递后回到车子那,准备汽骑车离开,不曾想快递大姐又吵我这个方向走来,经过我时,又是一番解释。
快递大姐通过解释她迟到的原因向我表示歉意,她会尽可能毫无保留的将她的一切袒露给我这个毫不相关的陌生人,但她却无法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想来也奇怪,在这种情况下,我宁愿说无数遍的“对不起”,也不会想细细说出原因,这里面的诚意孰轻孰重谁又说得清呢?
尽管家乡的父老乡亲说着一口土话,但却总能感觉到他们的热情,相反,当我处高楼林立的大城市时,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温暖。
理所应当 我把很多东西看成“理所应当如此”,包括生活方式,说话方式,交友方式,这深深的害了我。
这样的思维习惯,会让我觉得自己所做的才是“正确”的,而且我会特别希望他人采取跟我一样的方式,看吧,多么可怕。
村里最享福的老人 村里的大姨今天在家里吃饭,老妈和大姨还小酌一杯,我则在一旁静静吃着,一言不发。席间,老妈总时不时提高嗓门,因为,大姨的听力下降很多,如果不大点声,她根本听不清。
老妈突然间很轻松地告诉我,大姨是现在村里最享福的老人,我听完笑了笑,随声附和几句,之后,大姨就兴高采烈地讲她年轻时所经历的种种苦难。
老妈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她之前时常埋怨大姨,但又时不时请大姨来家里吃饭,真的是非常的矛盾。
看着满头白发的大姨,心中五味杂陈,我想,面对这样一位老人,即使曾经发生过很多不愉快,在此刻,那些都不重要了。
最近,我总有类似感触,事情发生时,特别情绪化,各种爆发,各种癫狂,各种无所顾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对自己当初的行为无比懊悔,不停责怪自己当初为何非得要斤斤计较。
【0517】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思考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