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每天过得战战兢兢

前几日一个人静静的看完了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让我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混乱。
作为90后的在读大学生,影片中的大学生活与我目前的状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片中人物身上随处可见身边人和自己的影子。
影片看到后半部分,我一度不愿再看下去,预料到结局定会又是“一首青春忧伤曲”,果然,又是一段被时光戏弄得满怀沧桑的青春岁月。
整部影片中最令我不安的是陈孝正。他是一个自尊心和自我约束力极强的家伙,家境贫穷令他对任何事情都极其谨慎,所有的一切都进行精确地计算,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这种被生活所逼的无奈的胆战心惊,导致了陈孝正长久以来的自私与功利。即使是最终他完成了自己命运的华丽转身,却丝毫没有感受到应有的快乐。陈孝正一直活得像个爬行动物,只有那偶然的“一厘米的误差”让他拥有一段短暂的直立行走。看到最后,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对于陈孝正是怎样一种情感了。高兴?替他的成功高兴?惋惜?为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被生活逐渐压碎?愤懑?把所有的一切都利益化?说不清,或许正如陈孝正本身的复杂,我对他的感情也很复杂吧。
而陈孝正之所以令我深深不安,是因为在他身上我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当一个真实的自己站在你面前时,你绝对无法冷静,就好像你整个人都变成了透明的,被人一览无余,而且是被自己。
我生活在三个孩子的农村家庭,是家中最小的唯一的男孩。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学习,拼命去超越别人。于是,从小我都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在外的骄傲,却也是父母在家里的“别人家的孩子”,我不甘屈居人下,听不得父母的一番番比较数落,总是不停地努力超越别人。
在不停的被比较与比较中我逐渐走到了今天。总是留有短发的我偶尔照照镜子,看着自己的镜像,我总会问自己:“这真的是我吗?”如今的我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高冷的“学霸”型男生,大多敬而远之,而我明白,大家看到的不过是我多层外表的最外层而已。在我自己看来,我是一个不知满足、对自己对他人太过苛刻的心胸狭隘的家伙,而且内心还有几分自卑与怯懦。
可以说,这么多年的学校生活,带给我最大的益处是令我拥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在多数事情上我可以管好自己(但自律性越强的人往往在某些事情上会脆弱不堪,毫无自制力)。
这样,我每天可以在将近6点时自然醒来,对每件需要做的事情很少拖沓;而附加给我的坏处是我的自信被一点点蚕食消磨得所剩无几。因为不论我如何努力,总有还没超越的人在我前面,时时刻刻都可以告诉自己“你还不如别人”。就这样失败对我来说是外部打击,成功时我还会进行内部自我打压。所以成功时我很少会犯“骄傲”这种错误,因为去骄傲的那份狂妄的自信早被埋葬。
由于成就与自信的这种类似反比例的可笑关系,我总可以在重要考试时给自己一个下马威,让别人大表惊讶。小升初考、中考、高考我总会在应有水平上打折扣,总会选择一所原本被自己瞧不上的学校,这让我不论怎么努力,总会又和别人回到同一个平台。我变得越来越容易败给自己,而不是对手。步入大学,起初我也会和大伙抱怨抱怨高考失利之类的,后来我再不曾提起过,因为你会发现并没有人会因此同情你,大伙心里要么在想“你失利,我他妈还可以比这考得更好呢”,要么是真的体会不到你的那份心情,任何事只有经历过才会懂。
大学一年多了,而它和我就像同床异梦的夫妻一样,我从未真正接受它。但我依旧在不断地努力,与其说是勤奋、爱学习,不如说这已成为不自觉的条件反射。我扪心自问,除了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我还剩下什么资本呢?而如今,这份资本我也快要守不住了。就像银行在渐渐败给支付宝一样,我的埋头学习的方式已然不适应大学学习。
正如陈孝正,我何尝不是把自己人生的每一步看得太过重要,每走一步都在衡量利弊。可以争取的我都尽力去争取,我时常陷入矛盾与迷茫中,我问自己:“是我太功利?还是我有颗积极进取的心?我是真的喜欢这些呢?还是我觉得它会带给我什么?”以前我以为自己不同于身边的一些整天沉迷于游戏的室友,他们自甘平庸堕落,而我有颗追求上进的心。渐渐我明白,自己充其量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同样是井底之蛙,只不过是他们满足于现有环境,而我却在幻想井外的世界。我渴望跳出去,却又羞于成为异类,做事畏畏缩缩,不敢放开手脚拼力一跃,却又羡慕那些越跳越高者。就像我们总喜欢嘲笑那些敢于“疯狂英语”的家伙,自己却不敢为那“哑巴英语”张开嘴,我们总是这样,用对他人的不屑来掩盖自己的不敢。
大学,我喜欢上一个女孩,期末考试前总能在图书馆看到她,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她。碰巧的是,我俩竟然在一个专业,而且很多课程会一起上,这样难免会有一些接触,渐渐开始和她有了聊天,却几乎都是在QQ上。她很健谈,有时可以一聊好几个小时,她会谈到很多事情,但多数是和她有关的,烦恼、快乐都会和我聊到。而我却很少主动提到自己的事,她也很少问及。每一次和她聊天我都感到很快乐,有时竟然会连自己都没注意到的笑出来,被室友看出异样。后来,我得知她居然是我们专业第一,这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过意外了,自此,我总觉得有些东西硌在心头,因为,我不希望自己喜欢的女孩强于自己,内心在抗拒。
自从和她有了聊天,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很多次想过向她表白,但素来谨慎的心态令我一直克制着自己,担心万一自己只是一时的好感怎么办,那既伤害了人家又自找烦恼;担心万一被拒绝了怎么办,以后见面会有多尴尬,现在这种可以随心所欲聊天的状态也不会再有了。我竭力让一切看上去平常无比,却总是会在很多时候不自觉关注她,越是这样,反而越难以克制,甚至常常会梦到她。
后来终于有一天,我再也忍耐不住,不论结果怎样,我要去试一试。结果再次印证,一件事情,我越是担心什么,结果往往正好如此。所幸,她给了我足够的尊重,依旧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而我却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我骗不了自己,毕竟有些事情已经被我改变。
自此,我俩依旧会有聊天,而我却在努力克制自己,尽可能不再主动。她还会像以往一样和我聊到很多,吃喝玩乐、烦恼苦闷,我总是小心把握分寸。就这样一个学期马上过去了。
当考完最后一门课程时,我顿时有种从来没有的失落感,感觉有些东西突然不见了,我明白是什么。虽然一直都不曾拥有过,但自己或许曾经一直都沉浸在幻想中,被拒那天便明白已经失去了,哪怕只是一厢情愿,而此刻才真正感受到失去了。我想就好像一个人知道了亲人时日不多,虽痛苦害怕失去,但直到真正离去的那一刻才会明白意识到真的失去了。
放假了,一切就此结束了,我明白,此刻是真的结束了。我想,她也明白。
就此没了联系。
我留校一段时间,一人待在宿舍,静下心来我认真思考这件事。这个女孩身上有什么吸引着我?我答不出来。我真的喜欢她吗?而我却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定义喜欢一个人,怎样就算喜欢一个人。我会不自觉的想起她,希望收到她的消息,和她聊天感到很快乐,但她不论在性格、家庭、爱好等诸多方面与我都有较大差异。或许我只是喜欢上了她给我的那种感觉,我想不明白,而又何必非得明明白白。就像影片中郑微多年后回首那段时光,心里自然有了答案。
长久以来,我在不断前行,前方带给我的未知令我时刻感到不安。或许别人看来我一直在有目标的奋勇前进,其实只是埋头不停前进,以此来掩饰自己的迷茫。
成长到今天,我终于明白,拥有自信对我们每个人非常重要,自信可以让你抓住一切属于你的甚至不该你的能力拥有的东西:缺乏自信只会让你把原本该拥有的一件件丢失,最终失望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身边关注你的人。很多我渴望得到的都不曾得到,很多我本确定可以拥有的也都失之交臂。因为我始终不够自信,因为我太害怕失败,往往未曾开始,便败给了自己。
别把日子过得整天提心吊胆的,别去刻意衡量每一步的意义与价值,用正确的心态去走一条容许犯错的路。
【别把每天过得战战兢兢】我想,我该扬头大步前行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