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古往今来,能让诗人灵感激发, 妙句迭出的美好事物数不胜数。不过,这个世界总是“大抵好物不坚牢”,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所以,美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令人遗憾。
但是,也有些极为难得的美好是能长留下来的,比如说,月亮。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文章图片
和人类的短暂生命比起来,月亮几乎可算是永生的了。
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星球,月亮给以我们最多浪漫和美感的联想,与天上的其他星星相比,她是可望的,但是与地上的其他美好景物相比,她又是不可及的。所以,诗人们多用月亮来比喻自己思念而不可得的东西,比如爱情,比如家乡。
思乡之月 李白的《静夜思》大概是最著名的见月思乡诗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如此简单的小诗,即便是小孩子、甚至文盲也能朗朗上口,短短二十个字,道尽了对故乡的思念。据说海外的华人黑帮抓到敌人,如果对方肯用同样的家乡话背诵这首诗,就能获得赦免。可见此诗在华人心中的分量。它不仅仅是一首小诗,更代表着一种文化的认同和血浓于水的情谊。
杜甫在诗里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文章图片
其实只要天气好,赶上阴历十五,月亮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明亮,可是对于望月的人来说,只有在故乡和亲人团聚赏月,那月亮才会显得格外明亮可爱。
就像苏轼担心的,“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光是月亮好看还不行,还必须要在合适的地方跟合适的人一起欣赏才完美,即便已经有了这种完美,还要担心,怕明年就不能在这里这样看月亮了。写诗的人真是无月也愁有月也愁,千回百转没有安心的时候。
要说月是故乡明的话,耶律楚材大概不完全同意,他说:“我爱长天汉家月,照人依旧一轮明。”——瞧瞧,人家不但爱汉人的江山,连汉家的月亮也是好的。故乡的月亮可不如汉人的。
耶律楚材是侵略战争的胜利者,自然有这样志得意满的诗句,而遭遇安史之乱的杜甫,与家人是离散的状态,古代通信困难,与家人无法联系,只能看着月亮想念他们。这是二者心态的不同。所以看着相同的月亮,却有不同的诗句。
杜甫在江边,就说“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到了秋天,他说“秋月独圆夜,江村独老身”。可是,也正因为有着月亮,想到家人和自己都能同望这一轮明月,心里还能稍觉安慰,所以他又说“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杜甫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妻子孩子,也是他为数不多的温情诗之一: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文章图片
他思念自己的妻子独自在鄜州带着孩子,很不容易,想象着月光中妻子的美丽和孤单,流下相思之泪。
古时候没有电话和互联网,即便是飞鸽传书鸿雁传书也要飞一段时间,所以人们寄望于月亮能迅速直接地传递信息。
张若虚说:“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九龄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说:“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大家都期望通过月亮,以光速传递自己的情意。

边关之月 因为古代战争多发,征夫戍边,思念家乡和妻儿,所以月亮也成为边塞诗的常见题材。
顾非熊说:“海上清光发,边营照转凄。深闺此宵梦,带月过辽西。”——这是军人和军属彼此思念。
李白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是将士思念家乡。
他又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家属们对戍边将士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不仅圆月惹人相思,月牙儿也有同样效果。赵嘏说:“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
这种望月怀念征人的习俗一直延伸到明清,依然不辍。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文章图片
明代的李攀龙说:“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陈子龙也说:“只有今宵满三五,清光应是到凉州。”
清朝的马世俊说:“紫塞三千里,征夫去不还。帘前新月上,似为寄刀环。”此诗题为“古意”,大概是说,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是自古如此的。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充满了战争和离散,人的一生中,也总会有多多少少的不如意。所以苏轼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月亮尚且不能永远圆满,何况是凡人的一生呢?自然规律告诉我们,珍惜当下的幸福最为重要。


可爱之月 当然,月亮也并不仅仅作为伤感和思念的象征,它本身也是可爱可赏可研究的对象。
南朝齐的虞羲说月亮是:“初生似玉钩,才满如团扇。”
北周的王褒说:“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
李白更是从小就研究月亮,展现了非凡的天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文章图片
就连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李世民也写诗赞美月亮:“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有云彩时会遮蔽月光,隔树看月,似乎树上开出了花来。这两句意思浅显,但是可见李世民对月亮观察的细致,日理万机的他居然能对月亮如此细看,可见其爱月之深。
因为月亮本身具有暗夜明亮,圆满皎洁的特点,使得很多清高之士以月亮作为知己好友,甚至以月亮自喻。
王维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初中语文老师通常教学生解读为,诗人因为不被世人理解而孤独寂寞,可是仔细看看,其实诗人有一种怡然自得的乐趣,只有明月懂得他、配作他的朋友。不被俗人所知所扰,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李白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诗人自己饮酒的情形,与其说是寂寞,不如说是自恋。除了月亮和自己的影子,还有谁配与我共醉呢?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文章图片
杜甫的月亮最亲近:“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真是形影不离!
南唐的张泌把月亮看作了多情的朋友特地来安慰他的相思:“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苏舜钦的月亮是个远道来访的朋友:“绿杨有意檐前舞,凉月多情海上来。”
欧阳修的月亮更是为了他不远万里:“明月随人来远浦,青山答鼓送行舟。”
阎宽说:“月生东荒外,天云收夕阳。爱见澄清景,像吾虚白心。”这是用月亮的光辉比喻自己清白的人品。
杜牧心目中的长安月是:“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天朝大国的慷慨气魄,用月亮来表现。
曹松说月亮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公平公正,正大光明,这是诗人心中完美无缺的德行。
宋太祖赵匡胤有两句咏月诗也很知名:“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
赵匡胤据说一生只做了这一句诗,却体现了他治国安民的抱负。当然,也有人吹捧说,只这一句就显露出其霸主之相,能作此句者,自然贵不可言。这就是诗谶的说法了。


佛法之月 月亮在佛教中也有特殊的意义,《佛说喻月经》中,佛陀就借助月亮的殊胜来讲法。《华严经》中有一首偈语:“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
因此,很多知名的诗僧也通过吟咏月亮来明心见性。
寒山说:“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这是用月亮比喻自己内心的圆满。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文章图片
无可是贾岛从弟,也是著名的苦吟诗僧,他说月亮是:“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把月亮的圆满光洁比喻成值得世人崇拜的佛法真理。
可朋虽是诗僧,但也作过官,他吟诵的月亮更有经世济民的味道:“海面乍服犹隐映,天心高挂最分明。片云想有神仙出,迥野应无鬼魅形。”——有一种正大光明的气概在其中。夜晚行路若怕黑,可吟诵此句。
宋代高僧枯木法成也作有以月为内容的诗歌:“门前自有千江月,室内却无一点尘:贝叶若图遮得眼,须知净地亦迷人。
宋代诗僧慈受怀深禅师,在诗歌中将月亮比喻为菩提之月。其诗云:“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居士曾撰联赞美弘一法师是:“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照天心。”这是用月亮来比喻法师的完美崇高的人格。


神话之月 月亮看得多了,月亮的传说也多,广寒宫啊,桂花树啊,嫦娥吴刚等等,诗人们厌倦了人世间的纷扰,也常在诗歌中寄托奔月求仙之意。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文章图片
宋代的姚孝宁写词说:“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 韩驹也说:“唤起嫦娥,撩云拨雾,驾此一轮玉。桂华疏淡,广寒谁伴幽独。”——看来宋朝这两位词人都相信嫦娥是个值夜班的孤独女司机。
而元朝的柯九思则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嫦娥在月宫的悠闲生活:“遥瞻广寒殿,素娥正凭阑。白兔捣月魄,指顾成神丹。”——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视力奇佳。
除了揣测月宫仙人的生活方式,诗人们还对其思想感情和生活品质有自己的评价。
李白说:“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这是为仙人的生活过度无聊而操心。
刘禹锡说:“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幽幽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这是对仙人的清闲自在的羡慕。
李商隐对嫦娥最关心,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又说“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他的想法跟李白有点像,怀疑神仙生活太过无聊,连宠物也没有好日子过,所以嫦娥应该为当初奔月的行为而感到懊悔。
苏轼的想法有点类似李商隐他们,他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起初也想上天成仙入月宫,又怕月宫清冷,转念一想,觉得还是在人间晒晒月光跳跳舞更为有趣。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文章图片
而黄裳则与他们想法不同,他写诗的时候赶上了桑拿天,所以还是希望去月宫避暑,他说:“梦冷魂高何处寄,琉璃砌上笼人睡,逃暑广寒宫似水”。——他相信既然是广寒,那么肯定非常凉快啦。
诗人们不但对月中仙人的生活方式有多方点评,还喜欢对月宫的园林装修出谋划策。
杜甫说:“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他建议把月亮里的桂花树砍去,没有了树荫的遮挡,人间可以得到更多明亮的月光。
但是唐朝的张荐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赞美月中桂花说:“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这么美的绿化植物,必须好好保护啊!
杜甫这个建议到了宋朝,终于得到了辛弃疾的赞同,他说:“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文章图片
清朝的宋琬对于这个提议更是极力支持,他说:“谁使清光卷?望尽空,广寒宫阙,浓荫难遣。昨夜香风飘桂子,沾湿泪珠还泫。偏此夕明蟾封茧。怪底天宫能耐事,纵金蟆,玉斧挥犹浅。云母障,几时展?”——这是明摆着质疑神仙们执行力太差,这么久了一棵树还没砍掉。


爱情之月 当然,在更多人眼中,月亮是爱人的象征。自古以来,月亮就与爱情有关。最早吟诵月亮的诗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诗经》,《国风-陈风-月出》就是把月亮比喻为爱人:
月出皎兮,佼人僚(liāo)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lǐu)兮,舒懮(yǒu)受兮。劳心慅(sāo)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liǎo)兮,舒夭绍兮。劳心惨(zào)兮!
诗人在月亮出来的时候,思念着自己爱慕的美人,一唱三叹,月光愈明,相思愈深。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把相思的美人比喻作月亮:“可怜楼上月徘徊,映照离人梳妆台。”
戎昱的月亮是“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余清。”
苏轼说:“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也是看到月亮就想到美人。
晏几道的月亮美人联想则更加具象:“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纳兰性德把亡妻比作月亮: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传说荀粲之妻冬天高烧病重,荀粲为了给妻子降温,脱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体冰冷时回屋给妻子降温。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文章图片
纳兰的意思是,如果亡妻能够活下来,他宁可像荀粲那样不辞严寒之苦。可惜人如明月,不能永远圆满。这是爱断情伤的绝唱之音!即便隔了三百年,我们依然可以对他的悲痛感同身受。
如此多的惊才绝艳的千古名句都是因月而起,其实月亮并没有感情,有感情的是人。
戎昱说得好:“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


永恒之月 在情感宣泄之后,诗人们也对着月亮发出了哲学疑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这一问,奠定了他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之美誉的基础。不知月亮从何而来,也不知月亮在等待何人,任凭时光流逝、物换人非,月亮却默默无语,始终如一。
作为月亮最为不懈的歌咏者,李白对此的评价是: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千年过去,国兴国灭,似落叶纷纷如雨,花开花落,成美人回眸一顾。
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物质财富已经越来越稀少,留下的精神财富也往往残缺不全,唯有这千古一轮明月,依然毫不走样地照在我们身上。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
文章图片
苏轼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对他爱的人的美好祝福,人生坎坷,相爱的人不能永远团聚,但是只要各自安康,还是可以在分隔两地的时候共赏一轮明月——这也是一种幸福。
月亮不但能帮助人们超越地理空间的限制,也能超越时间的限制。我们无缘与古人面谈相聚、分享他们的经历,然而,通过诵读这些优美的咏月诗词,观赏着这轮曾照过那些古人的月亮,我们可以更为真切地体悟他们当时的生活和情感,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这又何尝不是莫大的幸福呢?


【千古诗人一轮月——你应知应会的咏月名句俱在此】欢迎关注公众号凭栏望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