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相信医学了

别太相信医学了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中秋节前我的外公生病住院了,做了两次手术花费九千多元钱,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产生了新的疾病,大家都很无奈,外公只得带着失望回家。
这让我想起罗胖《罗辑思维》有一期节目《我们到底该信谁》里面讲到冯唐,著名的作家,他原来是协和医院的科班出身,花了三年的时间在基因层面研究卵巢癌,但根本找不到突破的方向,眼睁睁看着患者从自己眼前死去。他有一篇著名的文章,他说我为什么不再当医生,其中有一条,就是医学到底有用还是没用,而且他还引用了医学界小圈子里经常讲的一句话,说医学的作用是“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能安慰”。就是说,医学的知识大厦看起来非常高大,但是它的实际作用就是安慰剂和缓解剂。医生是很少能够治愈一项病的,你别看你跑了一趟医院,然后病就好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你身体的自愈功能在发挥作用。
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面,乌尔比诺医生有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手术刀都就是药物无效的最有力证明,所有的药物都具有毒性,每个人都是自己死亡的主宰者,医生能够做的就是帮助患者没有恐惧和痛苦地死去。小说虽然是小说,但这和冯唐的观点几近相似,也许减少患者的恐惧和痛苦就是医学发挥的最大的作用。
加之现在有一些无良的医生把小病大治,不负责任地给患者的身体埋下隐患,那么我们到底该信谁?既然这样,我们该肿么办?难道生病也不去医院等死吗?当然不是,医学的前景还是乐观的,人的寿命延长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只是,我们不应该把医学当成救命稻草,应该对医学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允许医学对某些疾病束手无策;因为个体的差异、生活环境的不同,允许对别人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你无效这种情况的发生。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对于疾病来说,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如果通过预防可以让患病的概率降低,让疾病的程度减轻,让疾病来的晚一些,再晚一些,那么,为什么不?
我们可以做什么?
1.锻炼身体。这是一件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事情,当然贵在坚持。身体健康还能给你带来自信,从而更有利于保持好的精神状态,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2.做好情绪管理。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他的书里写过,癌细胞或许就是被彻底压制的某些感受的表达途径。所以,全方位做好情绪管理能够对身体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乐观、达关、正见、正思,不让不良情绪有生起的机会。很多人会觉得很难做到,其实不然,要相信情绪是可以管理的。控制情绪,需要一些知识储备 ,比如阅读一些心理学著作,增加阅历,增强对人性的洞察。不良情绪很多时候起源于无知,也就是人由于无知而产生了偏见和固执,从而产生了痛苦。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认知,认知和能力结合起来,情绪的控制能力会大幅提升。
3.学会接纳。要知道,人生是很脆弱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能担保自己的人生一路吉星高照。如果遇到了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的事,遭遇了不能治愈的疾病,要学会接受现实,享受生命,让每一天拥有最大的意义。乔布斯曾有一个经典问句:如果这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会怎么做?答:向死而生。
【别太相信医学了】医疗科技在发展在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略自己的力量,如果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更健康更快乐更好的方式去生活,那么,何乐而不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