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表数据结构

线性表 线性表就是数据排成像一条线的结构,每个线性表上的数据最多只有前和后两个方向。与线性表对立的是非线性表,如二叉树、堆、图就是非线性表结构。非线性表中,数据不只是简单的前后关系。线性表结构的数据结构有数组、链表、队列等。
数组 数组,用一组连续的内存空间存储一组相同类型的数据。
定义中牵扯到几个关键词:

  • 连续的内存空间和相同的数据类型
    正是因为这两个限制,数组才能够随机访问,但这也让数组的很多操作变得低效,例如数组插入、删除数据,为了保证连续性,需要做数据搬移的工作。
数组的随机访问:
a[i]_address = base_address + i * data_type_size

base_address是数组首地址,data_type_size是每个元素的大小。因为相同元素,所以data_type_size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数组的小标通常从0开始,因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就是数组首地址。
高级语言中,针对数组类型都提供了容器类,如Java中的ArrayList、OC中的NSArray。这些容器类会将很多数组操作的细节封装起来,这些容器类都支持动态扩容,当存储空间不够时自动扩容为原来的若干倍。扩容涉及内存的申请和数据的搬移,比较耗时,如果事先知道存储的数据大小,最好在创建时事先指定好数组大小。
当遇到如下情况时优先选择使用数组:
  • 特别关注性能或希望存储使用基本数据类型
  • 数据大小事先已知,对数据的操作简单用不到容器类提供的大部分方法
  • 多维数组时,用数组更加直观
对于业务开发,使用容器类就足够了,开发效率更高,损失的一点点性能不影响系统整体的性能。做非常底层的开发,如网络框架,性能优化要做到极致,优先使用数组。
链表 链表通过指针将一组零散的内存块串联在一起,每个内存块称为链表的结点。
这篇文章介绍三种常见的链表结构: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
  • 单向链表
线性表数据结构
文章图片
单链表.jpg 单向链表只有一个方向,结点只有一个后继指针next指向后面的结点。单项链表有两个点比较特殊。第一个结点也叫头结点,是用来记录链表的基地址,有了它我们可以遍历整条链表。最后一个结点也叫尾结点,尾结点指向一个空地址Null,表示这是链表上最后一个结点。
链表也支持查找、插入、删除操作。跟数组相比,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只需改变相邻结点的指针,对应的时间复杂度为O(1)。而链表因为内存不连续,先要访问第K个元素只能根据指针依次遍历结点,直到找到相应的结点,对应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循环链表
    循环链表是一种特殊的单向链表,它和单向链表唯一的区别是尾结点指向链表的头结点。
线性表数据结构
文章图片
循环链表.jpg 循环链表的优点是从链尾到链头比较方便,当要处理的数据具有环形结构特点,适合采用循环列表,例如约瑟夫问题。
  • 双向链表
    双向链表,支持两个方向,每个结点的后继指针next指向后面的结点,前驱指针prev指向前面的结点。
线性表数据结构
文章图片
双向链表.jpg 双向链表需要额外的空间存储后继和前驱结点的地址,所以双向链表占用内存更多,但可以支持双向遍历,使得双向链表在某些情况的下的插入、删除、查询操作更高效。比如删除指定指针指向的结点,因为双向链表中保存了前驱结点的指针,单向链表为了找到前驱结点要从头遍历。再比如向指定结点前插入一个结点,查询一个有序链表等,双向链表的效率都要更高。
【线性表数据结构】这就是用“空间换时间”的设计思想。当内存空间充足,追求代码执行速度,可以选择空间复杂度相对高但时间复杂度低的算法或数据结构。反过来,内存紧缺,使用时间复杂度高但空间复杂度低的算法或数据结构,这就是“时间换空间”设计思想。
  • 双向循环链表
    把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结合在一起就是双向循环链表。

    线性表数据结构
    文章图片
    双向循环链表.jpg
链表实现LRU缓存淘汰策略 缓存是一种提高数据读取性能的技术,但缓存大小有限,需要制定策略当缓存用满时,将哪些数据清理出去哪些数据保留。常见策略有三种:
  • 先进先出策略FIFO(First in First out)
  • 最少使用策略LFU(Least Frequently Used)
  • 最近最少使用策略LRU(Least Recently Used)
下面说一些基于链表实现LRU缓存淘汰算法,维护一个有序单向链表,越靠近链表尾部的结点是越早访问的数据。当有新数据被访问,从链表头部开始遍历链表:
  • 如果此数据已经缓存在链表中,将遍历得到的结点从原来的位置删除,再插入到链表的头部;
  • 如果链表中没有缓存过,且缓存未满,直接将结点插入链表头部;
  • 如果链表中没有缓存过,且缓存已满,将尾结点删除,再将新的数据插入链表头部;
这样就用链表实现了LRU缓存。
栈 栈是这样一种数据结构,越先存入栈中的数据,越后从栈中移除。后进者先出,先进者后出,这就是典型的栈结构。
当某个数据集合只涉及在一段插入和删除数据,且满足后进先出、先进后出的特性,应该首选栈这种数据结构。
栈的实现 栈可以用链表和数组实现,用数组实现的叫做顺序栈,用链表实现的叫做链式栈。
栈的应用 栈作为一个基础数据结构应用场景很多
  • 函数调用栈
    操作系统给每个线程分配一块独立的内存空间,这块内存被组织成栈这种结构,用来存储函数调用的临时变量。每进入一个函数,就会将临时变量作为一个栈帧入栈,函数执行完毕将函数对应的栈帧出栈。

    线性表数据结构
    文章图片
    函数栈.jpg
  • 栈在表达式求值中的应用
    通过两个栈实现表达式求值,一个保存操作数的栈,另一个保存运算符的栈。从左向右遍历表达式,数字压入操作数栈,遇到运算符,与运算符栈的栈顶元素比较优先级,如果比栈顶元素优先级高,就将当前运算符压入栈。如果比栈顶元素优先级低或相等,从运算符栈取栈顶运算符,从操作数栈栈顶取两个操作数进行计算,再把计算完的结果压入栈,继续比较。如下图
线性表数据结构
文章图片
表达式求值.jpg
  • 浏览器前进后退功能
    使用两个栈X和Y,将首次浏览的页面依次压入栈X,点击后退按钮时,依次从栈X中出栈并将出栈数据依次压入栈Y。点击前进按钮时,依次从栈Y中取出数据压入栈X中。当栈X没有数据时,说明没有页面可以后退浏览了。当栈Y没有数据,说明没有页面可以前进浏览了。

    线性表数据结构
    文章图片
    浏览器.jpg
队列 队列,就像排队买票,先来的先买后来的站在末尾排队。先进者先出,就是“队列”。队列也是一种操作受限的线性表数据结构。只能将数据放到队尾,叫做入队;从队列头部取元素,叫做出队;
队列可用数组和链表实现,数组实现的队列叫做顺序队列,链表实现的队列叫做链式队列。
线性表数据结构
文章图片
队列.png 队列需要两个指针:head指针指向队头;tail指针,指向队尾。结合下图理解,a、b、c、d依次入队后,队列中的head指针指向0的位置,tail指针指向4的位置
线性表数据结构
文章图片
dequeue_1.jpg 两次出队操作后,head指向2的位置,tail仍指向4的位置
线性表数据结构
文章图片
dequeue_2.jpg 随着不停的入队出队,tail 和 head会持续向后移动。当tail移动到最右边时,即使数组中还有空间,也无法继续往队列中添加数据了。
此时需要通过数据搬移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每次出队都搬移整个队列的数据,出队的时间复杂度从O(1)变为O(n)。我们可以在没有空闲空间的情况下,入队时集中做一次数据搬移操作即可,这样出队保持不变。
循环队列 用数组来实现队列的时候,在 tail==n 时,会有数据搬移,这样入队操作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循环队列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线性表数据结构
文章图片
CircularQueue.jpg 队列大小为8,当前head=4,tail=7。当再有新元素入队,放入7的位置,但不把tail更新为8,而是在环中后移一位到0的位置,再有新元素入队放入位置0。通过这样,避免了数据搬移。实现循环队列的关键是,确定好队满和队空的判定条件。
队满判断条件:head = tail;
队空判断条件:(tail+1)%n = head;
阻塞队列 阻塞队列是在队列基础上增加了阻塞条件。队列为空时,从队头取数据会被阻塞,直到队列中有了数据才能返回;队列已满,插入数据的操作会被阻塞,直到队列有空闲位置再插入。这个定义其实就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使用阻塞队列可以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并发队列 线程安全的队列叫并发队列。简单的实现是在出队和入队时加锁,但加锁粒度大并发度会降低,同一时刻只能运行一个存或取操作。
以上内容是对学习极客时间王争出品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的总结,若感兴趣可以去订阅学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