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有时间了……

有一个周末,早上睡到自然醒,醒来打开手机一看时间,10点钟刚刚好。
感觉今天好像没什么事,先在被窝里看看微信信息,看看朋友圈。十一点钟到了,早饭还没吃,算了,吃个早中饭吧。
醒来看了一下外面好热,还是订一个外卖吧!不想出去。
订好外卖后,想起来这些天正准备看书,刚拿起书坐在沙发上,突然手机响了,来了一条微信,一个朋友发的一条清理僵尸粉的消息,放下手机准备看书,突然感觉自己渴了,起身到冰箱里拿了瓶水,然后坐下来。
思绪有点乱飞,这时门铃想了,是送外卖的,刚好肚子也饿了,先吃上。
吃完后发现有点撑,活动了一下拿起书刚看了两页有点发困,吃完饭有点缺氧,于是走到阳台去浇了一些花。
手机铃声响了,是家里的电话,老妈唠叨了一下,你不耐烦的说了几句就挂了。
坐回沙发拿起手机一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
从拿起书到现在已经四个小时了,发现才翻开两页。你发现四个小时没了,天哪!太可怕了。你有没有发现这种场景很熟悉?也许你的周末就是发生在这种场景中。
不管你在什么,时间内总是在默默的往前走,你很想管理它,但是它不接受任何人的管理。你为了更好了解她只能跟它做朋友。
很多人都习惯了说:
等我有钱了……,
等我有时间了……。
其实你每天都有1440分钟,你拥有的是当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我们最想要完成的事情?需要统筹安排。
记得看过华罗庚在1964年写《统筹方法平话》里面提到“烧水泡茶”为引子,用很通俗的语言讲述统筹方法,受用一生。有的人一天能够活出48小时,有的人则只能把24小时当24小时用,如果他们死去的年龄相同的话,前者可以比后者多活一辈子。活着不在于时间的长度,而且在于时间的密度。
“烧水泡茶'有五道工序:
1、烧开水、
2、洗茶壶、
3、茶杯,
4、拿茶叶、
5、泡茶。
烧开水、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是泡茶的前提。
各道工序用时表: 烧开水 15分, 洗茶壶 2分, 洗茶杯 1分, 拿茶叶 1分 泡茶 1分
方法比较:
方法A:
第一步:烧水;
第二步:水烧开后,洗刷茶具,拿茶叶;
第三步:沏茶。
方法2B:
第一步:烧水;
第二步:烧水过程中,洗刷茶具,拿茶叶;
第三步:水烧开后沏茶。
那么大家比较一下这两个算法有何不同,并分析哪个算法更优。
【等我有时间了……】大家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方法B更省时间,同样的一件事情,两种方法的时间相差很大,如果把时间的维度拉长,那么这种相差甚远。
方法1、 利用一件工作的空闲时间,同时做另一件或几件工作,这是一种时间统筹法;
比如煮饭的时候的等待时间可以用来洗菜,烧菜,饭煮好了就可以一起上桌开吃了。
方法2、合理地使用器官,同时做两件或多件工作,这也是一种时间统筹。
比如我们在跑步的时候,耳朵是闲着的,就可以用来听一些学习内容;
方法3、分析任务的系统性,比如阅读与写作,这两件事情可以一起做,阅读一本书之后你需要做一些提取练习,才能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学英语和看新闻可以一起做,你可以看英文新闻,这样能够多任务操作。
巧妙地搭配时间,是时间统筹,
巧妙地搭配空间,是空间统筹。
你的24小时可以变成48小时,你可以比别人多活一辈子,整整一辈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