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并不完美的“内存扩容”,为何手机厂商会争相追捧

提及“内存扩容”,关注过近年手机市场的朋友可能不会感到陌生。作为从去年底开始出现在Android机型的一项“新技术”,内存扩容的火爆程度可谓是十分惊人,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包括vivo、华为、OPPO、小米、realme在内的多个国内手机厂商,都已纷纷在各自的系统中加入了这一功能,有些甚至还提供了多个“扩容”档位的调节。
尽管我们三易生活原本并没有打算对“内存扩容”进行太多的专门分析,毕竟这项“新技术”无论是从基本原理、还是所能实现的效果来看,其实都并没有太过神奇之处。
后台|并不完美的“内存扩容”,为何手机厂商会争相追捧
文章插图
然而当日前我们发现,作为当前Android阵营销量“一哥”的三星,也开始在包括Galaxy S21、Galaxy Z Fold3,以及面向海外市场的Galaxy A52等机型上部署“内存扩容”功能时。我们意识到,“内容扩容”的影响力如今已不止局限于国内市场,它有可能已经逐渐变成了席卷整个Android生态的“流行风潮”。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三易生活也确实是时候来给大家说道说道什么是“内存扩容”,它真的能够让手机的“内存”变大吗?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内存扩容”技术是不能让手机的物理内存变大的。例如手机原本配备了6+128GB的存储组合,其中内存6GB、闪存128GB,当你觉得6GB内存已经不太够用、日常操作有些卡顿的时候,如果此时候手机厂商为其推送了系统更新,并加入了“内存扩容”功能,那么这个时候手机里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呢?
后台|并不完美的“内存扩容”,为何手机厂商会争相追捧
文章插图
我们以目前比较常见的“+3GB”内存扩容为例,它实际上是将手机的闪存划分掉3GB的空间,作为了内存容量不够时的“备用空间”。因此这时候手机的系统信息里往往会显示内存大小是“6+3GB”,同时手机的闪存可用空间也会减小3GB。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说,这不是挺好吗,原来内存只能容纳6GB的程序、现在变成可以容纳9GB了,难道不意味着性能上升、多任务能力的变强吗?
后台|并不完美的“内存扩容”,为何手机厂商会争相追捧
文章插图
的确,“内存扩容”技术最明显的好处,就在于确实可以显著地增加手机在后台“挂机”的应用数量。打个比方,以前你的手机可能只能一边开着QQ、一边开着微信,一边打游戏;而在开启“内存扩容”后,后台则还能多挂一个淘宝一个京东,甚至还能再多一个钉钉。
乍看之下好像挺有用,但问题则在于“内存扩容”并不是真的将手机的内存变大,而只是把一部分正在运行的程序数据从内存转移到了闪存中。而这,就带来了至少三个后果。
后台|并不完美的“内存扩容”,为何手机厂商会争相追捧
文章插图
以我们手头的某手机为例,可以看到内存的读取速度是闪存的50倍,写入速度是闪存的100多倍
首先,闪存的读写速度比内存慢得多,“转移”到闪存里运行的程序,性能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实际“切”回来的时候还是有很大可能出现卡顿,并不会像真正的大内存那样顺滑,而这种卡顿感给人的感受,是否会比应用重新加载要更好呢,这可能就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其次,闪存本身的寿命取决于闪存类型、数据写入量和总容量。换而言之,由于“内存扩容”技术是将一部分活动的程序放到了闪存里运行,因此其必然会增加闪存的写入量。特别是对于一些本身级别不高、容量不大的机型来说,这项“新技术”是否会影响到手机的使用寿命、使得闪存更快出现掉速甚至损坏的情况,目前还都不太好说。
后台|并不完美的“内存扩容”,为何手机厂商会争相追捧

推荐阅读